武陵观察网 历史 坐拥数十万大军的李自成,席卷大半个明朝,为何不敌关外的多尔衮

坐拥数十万大军的李自成,席卷大半个明朝,为何不敌关外的多尔衮

李自成起于卒伍,于明末之际竖起了起兵反明的大旗,在民不聊生、流民遍地的明末,席卷了明朝大地,自举事之后,李自成势如破竹,挟百万之兵,攻破了北京城,成为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按照正常的历史剧本,李自成下一步应该是登基为帝、君临天下、安抚四海,揭开一个新王朝的序幕,从此名留青史!诡异的是,仅仅一个多月后,李自成就被迫离开北京,从此江湖日下,最后兵败身死。

那么,李自成为何溃败地如何之快呢?这里面既有队伍结构的原因,也有方针大政的失策,更因为对手实在太强!

李自成的队伍人才严重匮乏,限制了其发展壮大

李自成能够一路北上攻破北京,在大明掀起了农民起义的浪潮,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气。明朝后期,官员贪腐成性,军队战力低下,武备极度废驰,国力几近耗空,李自成才得以崛起。

李自成的军队,战斗力谈不上彪悍,碰到稍微强劲一点的对手,也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偏偏整个大明最为厉害的、最能打的兵的将领,却都被后金牵制在了边关,导致李自成越战越强,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让李自成成了气候。但这并不代表李自成就很强,李自成的队伍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的极度缺乏。

李自成的农民军主力,就是土地兼并和大饥荒导致的流民,这些流民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在极高的淘汰率之下,,最终成为了李自太麾下最精锐的部队,这部分人也是李自成队伍的核心。问题是:这些人作战能力虽然提升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胸襟、见识也提升了。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却极难。打天下可以依靠精兵强将来强推,坐天下却需要富有理政才能大量的官吏,这些官吏产生的土壤,就是数量庞大的士绅阶层。他们自小就的就是治理天下的知识和本领,可李自成的队伍里有这样的人才吗?

李自成进北京之后,有相当一部分文官主动投靠李自成,这些人具有丰富的治理经验,是一个帝国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可李自成是如何对待这些士族的呢?他对这些士族严刑拷打、日夜逼捐,硬是从这些文官身上榨取了八千万两白银。

李自成的行为让这帮士族算是看明白了:李自成根本没有夺取天下的气概,更没有坐稳天下的能力和胸襟。李自成并非没有认识到自己队伍的弱点,可他已经无力改变现状了。他倚重的大将袁宗第、李来亨、刘宗敏、田见秀、贺锦等,眼睛里只看见白花花的银子!李自成如何去约束和命令自己手下这帮大将?

武将如此,文臣也好不到哪去,他手下的谋士牛金星、李岩、宋献策、顾君恩等,有的心胸狭隘、有的难得信任,有的才具有限,他们没有能力提出一个完整的施治纲领和定国大策,最终只能随李自成败走。

手下无能人,导致整支队伍水平低下、缺乏长远目标,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是李自成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缺乏奋斗目标和远大目标,注定了李自成无法走得更远

如果让明朝的老百姓、士族在李自成和多尔衮之间选一个,大多数人一定会选李自成。不管怎么说,李自成好歹是“族类”。明朝在崇祯吊死煤山那一刻,就注定要成为过去式了。

那么,为什么拥兵百万、占据北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的李自成,仅止步于此?仅仅月余便黯然离开了北京?天时、地利、人和皆占,最终败走麦城、江河日下,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农民军的衰败?缺乏信仰、缺乏奋斗目标是根源所在。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你要去奋斗的目标。李自成的农民军,参加起义的目标很单纯,那就是有饭吃,不会饿死。在起义前期,这种朴素的愿望,可以在短时间内聚起一支大军,只要有军粮就足够了,饥饿的流民,能吃一顿饱饭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当吃饱饭不再是奢望时,他们有了更高的追求,那就是银子、女人。攻破北京之后,这一切就唾手可得了!那么,此时靠什么去约束他们?如何激起他们的斗志?李自成并没有给他们一个目标,因为连他自己都处在迷茫当中。历史的局限性和历史规律,不是任何人能够打破的。

更为严重的是,李自成的农民军,缺乏长期经营的思想准备。占领一座城市后,最重要的就是恢复农业生产、安抚人心、施行良政,用十年以上的时间把这个城市“消化”掉,真正成为自己的大本营,可是一群“流民”思想严重的农民军,哪里会想得这么长远?

没有长期经营的思想,队伍就无法扎得下根,打顺风仗的时候还看不出缺陷,一旦打了败仗,这些隐忧就会爆发。没有根据地、没有补给,就没有退路,结果只能连败、再败,最终败亡!

历史上这样的正反例子非常多。例如楚汉争霸时的萧何,没有打过一天仗,为什么成为西汉功臣之首,就是因为他给刘邦建造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将粮草、兵员源源不断送到前线。很显然,李自成的队伍既没有远大的目标,也缺乏能够踏踏实实去做这些事的人,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李自成的对手异常强劲,它面对的是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

李自成的一生有许多对手,但是实力最强劲、将他赶得走投无路的,却是多尔衮。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尺度来看,后金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生机勃勃、战力彪悍,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势力”。

打破北京之后的李自成,是他兵力最盛、战力最强的鼎盛时期,此时李自成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区区一个后金有何可怕?然而现实狠狠给了李自成几个耳光,等他明白过来之后已经回天无力了。

明朝晚期,并非没有能打的将军,但这些武将最终的下场都如出一辙,被崇祯自己杀得干干净净。自毁长城?焉能不败!此消彼长之下,后金的优势越来越大。而李自成与明朝长年作战,又严重消耗了明王朝的实力,明朝提前出局。

多尔衮在入关前,并没有占领江山的打算,他已经做好的撤退的打算。实质上多尔衮已经把李自成视为“中原之主”了!如果李自成过于强劲,屁股一拍出关避走就是了,后金不是一直这么干的吗?

最初与李自成战斗的,并不是清兵,而是投降后金的吴三桂。吴三桂以仅有的五万人,与李自成的十余万大军打得旗鼓相当。多尔衮这才发现,大明已经没有能够与他抗衡的军事集团了!

当多尔衮正确判断出当前的形势之后,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碍后金入主中原了!当清军全数压上之后,李自成兵败如溃堤,最终被后金赶尽杀绝,一个曾经席卷大半个中国的起义就这样走向了末路。

李自成逃出北京之后,清军在背后紧逼不舍,他被迫逃往西安。清军追到山西时,山西守将竟然未战而降。随后,清军调集主力进攻西安,三下五除二就把陕西也丢了。这时候李自成终于明白了,此前自己之所以能够纵横天下,不是他有多能打,而是碰到的对手都不堪一击!

李自成没有能够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政权,导致中原为后金所据,原因是多方面。

首先,明朝后期的腐败,耗尽了中原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业生产严重破坏、人口锐减,连年征战之下,早已经腐朽不堪,一碰即倒。

其次,李自成的团队能力低下,缺乏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导致部队缺乏身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李自成又无法得到士族的支持,吸收其中的优秀分子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

最后,崛起的后金是一支充满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政权,在缺乏强劲对手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大的战略性失误,入主中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文/脂肪故事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历史,李自成,目标,北京城,关外,对手,队伍,流民,大军,消息资讯,明朝,李自成,农民军,后金,多尔衮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历史,李自成,目标,北京城,关外,对手,队伍,流民,大军,消息资讯,明朝,李自成,农民军,后金,多尔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历史,李自成,目标,北京城,关外,对手,队伍,流民,大军,消息资讯,明朝,李自成,农民军,后金,多尔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