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临终前连唤三声“朱棣来否?”,想传位还是杀掉?

朱元璋临终前连唤三声“朱棣来否?”,想传位还是杀掉?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一统天下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并把这位准接班人极力进行培养。

可惜朱标英年早逝,让朱元璋猝不及防,心里为储君之位一直矛盾重重,后来还是导致了靖难之变。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崩,年七十有一,遗诏命太孙允炆继位。他临终前连喊三遍“朱棣来否?”为什么他偏偏要见朱棣,到底有何意图?

从后世角度推测:

一种可能是交代朱棣要尽心辅佐侄子朱允炆。

毕竟太子周标早逝,秦王樉、晋王棢都死掉了,朱棣排行老四,已是实际上的长子。

第二种可能就是杀掉朱棣。

在诸藩王中,燕王朱棣权力最盛,兵马最强,威望最高。

燕王朱棣英武独断非常类似朱元璋。特别是洪武二十三年,他率部队出古北口,收降元太尉乃儿不花。二十九年,又斩获元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朱元璋对朱棣越加重视。到三十一年,就命朱棣总率诸王,朔漠一带,都归朱棣镇守。他是皇孙执政最大障碍。

不过这也是朱元璋自相矛盾之处,他杀开国功臣毫不留情,为的就是给皇孙扫清障碍。所有守边事宜,改令皇子专任。他以为血缘比那些大将可靠。对自己儿子却舍不得了,担心朱棣会篡权,为何还让他拥兵自重,归根到底,他还是比较矛盾的。他心里有想让朱棣继承皇位的意愿,但是和朝臣商量,没通过。

史料记载:

当时太子薨逝,朱标生有五子,嫡长子早夭。次子叫作允炆,即建文帝。也快成年了,假若舍孙立子,未免于礼不合。

于是朱元璋在东角门召群臣会议,说出自己的想法“国家有年长君王,是万民福气。我想立燕王为嗣君。你们意下如何?”

学士刘三吾抗奏道:

“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是古今的通礼。若立燕王,将置秦王、晋王于何地?弟不可先兄,臣意谓不如立皇孙。”

朱元璋听到此言,又想起太子朱标,潸然泪下,于是决定立允炆为皇太孙。

还有一种可能是这种事根本没有发生,而是朱棣登上皇位后,为了让自己权位来的名正言顺,篡改了这一小段历史。

言下之意,父亲朱元璋临终见他是有重大事情交代的。他来南京是奉诏而来,是光明正大的,是侄子不让他进城的。

为了让朱允炆能够在自己死后顺利登基,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临终前下了一道圣旨,9个字: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意思就是说,我的儿子们呀,你们好好地守在自己的封地上,不要赴京奔丧了!朱元璋的这份旨意实际上是针对朱棣发的,他认为只要朱棣待在北平,不来南京,朱允炆就可以顺利即位,这样一来,朱棣便会乖乖臣服。

建文帝继位后,拿着皇爷爷诏令各地藩王,毋须来京,于是诸王皆遣使朝贺,都乖乖地在封地呆着。

独燕王朱棣星夜南下,将至淮安,被兵部尚书齐泰得知,告诉朱允炆,于是派遣使者,催促抓紧回封地,燕王朱棣无奈北还。

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洪武三十一年(1398)润五月,朱元璋病重,遣人前去召燕王朱棣进京,但皇太孙(朱允炆)与齐泰却假传圣旨让朱棣待在封地。心急的朱元璋忙问左右“燕王来未?”连问三遍,但却无人敢答。

其实导致史书记载相互矛盾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4个字:篡改历史。

朱棣把朱元璋的临终诏令说成了是朱允炆假传圣旨,他后来以“清君侧”的号令,率大军攻破南京城,把朱允炆赶下了皇位。朱棣于是乎坐上了这梦寐以求的皇位。

朱棣是靠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夺得皇位,但天下人皆知道事实:朱棣是逼死侄子而夺取的皇位的。朱棣为了堵住这悠悠众口,彰显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于是乎指使文史官修改了这段历史。

没有圣旨,燕王朱棣怎么能够来到南京城外?

因此,朱元璋临终连喊“老四来了没”显然是朱棣篡改过的史料。

一家之言,欢迎交流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诸王,朱棣来,封地,朱元璋,侄子,皇位,朱标,朱允炆,太子,南京,消息资讯,朱元璋,燕王,朱标,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诸王,朱棣来,封地,朱元璋,侄子,皇位,朱标,朱允炆,太子,南京,消息资讯,朱元璋,燕王,朱标,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诸王,朱棣来,封地,朱元璋,侄子,皇位,朱标,朱允炆,太子,南京,消息资讯,朱元璋,燕王,朱标,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