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从一介平民成长为一个开国皇帝这一路上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其中最著名的还要属刘基(即刘伯温)。刘基小时候就聪慧异常,十分好学,在当地是有名的神童,大家都知道刘家有个十分聪明的小孩,对于同龄人来说他就属于“别人家的孩子”。长大之后的刘基也没有成为方仲永,他一直延续着自己的神话,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参加了会试考上进士。
经过几年磨练之后刘基就正式踏入官场,成为一名朝廷命官。但是他空有一身的谋略,于仕途上却不那么顺遂,他为人正直,一直都奉公值守,不乐意参加官场上的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站队的他受到两方势力的打压,经常受到别人的压迫和陷害,幸好他为人很好,别人始终抓不到他的把柄,再加上他有朋友帮忙,才能免于小人的陷害。
这样的为官经历实在是很不愉快,会中庸之道的他处处受人排挤,明明没做错什么却总是受罚,气愤之下他辞官回到老家,决定再也不回去那令人厌恶的官场。但好在他遇到了朱元璋,朱元璋对于有才之人十分赏识,他看出刘基是可造之材,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着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品质,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于是他诚恳地邀请刘基当自己的谋士,而刘基虽然愤然辞官,但是心中还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怀才不遇的他在关键时刻遇见了朱元璋这个伯乐,所以他便决定跟随朱元璋。
之后他也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为朱元璋分析时局,提出建议,其中有很多有用的军事战略被朱元璋采纳,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于是朱元璋对他的信任日益增加。但是众所周知,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却格外忌惮昔日帮他打下江山的臣子,刘基自然也被列到了其中。
相比较刘基而言,朱元璋另一位谋士则显得聪明多了,而且他的能力也不在刘基之下,这个人就是朱升。朱升才高八斗,但是对于当官没什么兴趣,一心只想着要功成身退。朱元璋之前攻打婺源的时候遇到了阻碍,军队久攻不下,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手下向他推荐了朱升。听说这个朱升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为了表示自己的人尊敬朱元璋便决定亲自上门拜访他。而自古以来有才之士都很愿意效忠有诚意的人,朱元璋的真诚也打动了这位谋士,他针对朱元璋遇到的难题给出了自己的计策,这个计策十分简短,简短到只有九个字。他给出的计策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就是这短短的九个字,解决了朱元璋的难题。
之后立了功的朱升便一直跟随着朱元璋,并且在朱元璋统一中原的历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善于观察局势,为朱元璋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计策,是朱元璋得以称帝的重要助力。这样聪慧的他自然也十分懂得进退之道,在朱元璋成为皇帝开始显露野心之后,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如果再留下只会惹来君王的猜忌,于是便提出了归隐的请求。虽然朱元璋对他百般挽留,但是他主意已定,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他。得到皇帝批准辞官之后,他带着自己的家人云游四海,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果然如他所料,一直跟着朱元璋的谋士们基本没什么好下场,所以说在适当的时候隐退也是一种智慧,刘基与朱升的不同结局就为我们印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