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唐朝建立前,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关系就已经势同水火了,不过李建成毕竟是太子,有着天然的优势,他看到李世民手下人才济济,心里非常恐慌,手下人就给他支招,把他们都调离秦王府,调到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那么李世民就没有威胁了,于是乎,李建成就通过各种方式说服李渊,秦王府的幕僚就一个个的调走了,这时候担任秦王府记室的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府中幕僚虽然被迁往外地的人比较多,但是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只有这个人绝不能放走,他有王佐之才,将来一定有大用。李世民也深以为然,于是也上书李渊,终于保住了他。
那么这个房玄龄重视,李世民也要亲自上书作保的人是谁呢?他就是杜如晦,咱们知道历史上有个非常牛的组合,那就是“房谋杜断”,其中的房当然是房玄龄,而这个杜指的就是杜如晦。这个人的祖上都是北周高官,后来隋朝取代北周,他爷爷当了工部尚书,封义兴公,老爸做了隋朝的昌州长史。他呢,自小聪慧非常,喜欢与人谈论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在隋朝大业年间当了朝廷的预备官员。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他非常赏识,就给他一个官当,还安慰他说:这个官不大,但是日后有的是机会。可是杜如晦当了几天就撂挑子不干了。
后来李渊拉杆子造反,他呢被李世民召入秦王府任为曹参军,而后升为陕州总管府长史。再后来李建成与李世民就开始明争暗斗了,理由也非常的简单,李世民战功卓著,而且也有称帝的野心,此外他的手下是人才济济。于是李建成就撺掇李渊,将李世民手下都调到外面去了,房玄龄看到这种情况赶紧向李世民汇报:说别人走没关系,得把杜如晦留住了,他有王佐之才,将来有大用。李世民也深以为然,赶紧上书李渊,终于把杜如晦留下了。
再后来杜如晦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在玄武门政变前,与房玄龄尉迟恭等人密谋终于促使李世民大下杀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论功行赏,拜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食邑一千三百户。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任命杜如晦为礼部尚书,仍然总管东宫兵马。他在任内非常称职。不幸的是在贞观四年,身染重兵,于是请求解除他的职务,可是李世民仍然按照杜如晦以前的官职给他发俸禄,还不是的给他送医送药,然而最终他还是病逝了,李世民为此大哭不止,三天不能处理朝政。转封杜如晦为莱国公。
在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让阎立本画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二十四人的画像置于凌烟阁,他位于第三位。后世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清朝的曾国藩都对他有极高的评价,而咱们最了解的恐怕还是那句“房谋杜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