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朝丈母娘,择婿也疯狂,派壮汉抢女婿,连73岁老进士也难逃遭抢

宋朝丈母娘,择婿也疯狂,派壮汉抢女婿,连73岁老进士也难逃遭抢

“择婿”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从古至今也流传下来不少这方面的故事。不过,宋代的择婿应该是最另类,最让人感觉出奇的。

在其他朝代,婚姻问题向来讲究“门当户对”,尤其在宋朝以前,门阀制度盛行,官老爷的闺女一般都会嫁给官老爷家的公子,富商家庭的公子一般也会娶个富商家庭的闺秀,但在宋代,不是这个习惯。

在宋代,只要你在考场上中榜及第了,那么婚姻的主动权马上就在回归到你的手里,这时候不再是丈母娘择婿,而是中榜的才子择妻,而且还是要好好的挑选一番,甚至中榜的才子还会被抢,被“预定”。

比如宋真宗时期,范玲孙中了榜首,宰相王旦立马将女儿嫁给了他;宋神宗时期,蔡卞中了进士,大名鼎鼎的王安石让他火速娶了自己的女儿。由于中榜的才子数量有限,竞争太大,发展到后来,人们便开始“预定”了,只要看好了某个人有可能中榜,便先定下来,只要一中榜便立马结婚,比如大文豪欧阳修就是这样被人家定下来的。

王安石、欧阳修的例子相对还比较柔和,还有更生猛的。

曾有一位刚及第的年轻举人,长的也还帅气,中榜后被一个权势大家庭看上,这家不是上门提亲,而是“霸王硬上弓”,直接派了十多个壮汉将这个帅气的青年簇拥至其家,大有“绑架”的嫌疑。不过这个举人的态度比较随和,不以为怪,他既不拒绝,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

更匪夷所思的是,不多久又一位身穿高官袍服的人来到这个年轻举人面前,问他:“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

此青年深深鞠了一躬,推辞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在择婿上,只要中了榜,出身不是问题,年龄也不是问题。曾有一位叫韩南老的人,刚考中进士,便有很多人上门来提亲。这位韩南老还为此作了一首诗:“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这老进士都73了,上门提亲的人还络绎不绝,可想而知,年前的举人有多么受欢迎了吧,所以被抢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中榜才子的数量相对全宋朝的适婚女孩数量来说太少了。

为何宋朝的中榜才子在婚姻上能如此抢手呢?

宋朝是中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代,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是宋朝廷考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比如北宋的正、副宰相,其科举出身的占到九成,所以有诗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说的就是宋朝。

随着宋朝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门阀制度的观念逐渐淡漠,大家更加注重个人才能。十年苦读的才子,只要在科举场上胜出,那将会名利双收。所以,在宋朝一个家庭如果能有几个中举的士子,或者嫁给中举士子的女儿,都将会是这个家族的无限荣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朝廷发榜之日,全国各地的富绅、大户纷纷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由于富绅、大户的数量远远多于中榜的士子,所以择婿就演变成了“抢婿”,坊间称为“捉婿”。还有人颇带有讽刺意味的称为“脔婿”,“脔”指小块的肉,场讽刺性的把中榜士子称为大家抢的肉。甚至,一些富绅还会用重金作诱饵,引诱中榜的登科士子娶自家的女儿。

因为这种择婿文化,也造就了众多的“剩男”、“剩女”。宋朝官位只有那么多,为了能够胜出,读书人只能卧薪尝胆,寒窗苦读。再加上宋真宗赵恒作的那首《劝学诗》:“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更是给天下读书人打了一针足足的鸡血,无比的励志,让无数才子下定“不及第不成家”的决心。

而众多的大家闺秀、富绅之女都想做个“官夫人”,这次嫁不到,就等下次,等着等着就成了大龄的“剩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壮汉,丈母娘,富绅,科举,女儿,女婿,读书人,宋朝,婚姻,才子择,消息资讯,宋真宗,中榜,欧阳修,宋朝,才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壮汉,丈母娘,富绅,科举,女儿,女婿,读书人,宋朝,婚姻,才子择,消息资讯,宋真宗,中榜,欧阳修,宋朝,才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壮汉,丈母娘,富绅,科举,女儿,女婿,读书人,宋朝,婚姻,才子择,消息资讯,宋真宗,中榜,欧阳修,宋朝,才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