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华千字文》曾记载:“郑和远航,大张旗鼓。宣威异域,举世瞩目……七下西洋,应付自如。绝域殊方,心悦诚服”。后世人多认为,“郑和下西洋”,标志着世界大航海时代序幕的正式拉开。它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海贸商业的发展。但是,郑和当时为什么要下西洋呢?在没有发动机的明代,“航海万里”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很多史书典籍当中都有记载,郑和曾作为大明王朝的使者,前后带领船队七次远赴海外。这支船队规模庞大,尤其是郑和所乘的宝船,被人们称为“万吨巨轮”。郑和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为之感到震撼。这次海外探险,是中华向海洋伸出触角的重要开端,也是中外文明开始碰撞融合的重要催化剂。
01
但在当时,明成祖朱棣登基不久,国之根基尚且不够稳固,国库也不够充盈,为什么朱棣会下这样耗费资金和民力的决定呢?有史学家判断,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朱棣和朱允炆的皇位之争。
想必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死前,是立了朱允炆为太子。但是后来,朱棣逼宫上位,取代了朱允炆,成为大明的帝王。就在朱棣带兵攻入皇宫之后,派人搜遍了皇宫,也没有发现朱允炆的踪迹。这朱允炆到底是在战火中被焚毁了尸身,还是已经逃了出去,朱棣心里并没有底。
朱棣这皇位毕竟来路不正,他对外宣布的是,朱允炆已经自焚。可朱允炆究竟是生是死,就连朱棣自己也不确定。这就像一根刺,哽在朱棣的喉咙中,让他食不下咽。再加上当时有传言,说朱元璋早就料到了有这么一天,已经提前给朱允炆准备好了保命的东西:一个铁匣子。里面是一件袈裟、度牒,还有剃刀。并且留言让朱允炆在有性命之忧时打开,按照里面的路线走,可保一命。
在宫门被攻破前,朱允炆就知道,自己这个皇帝是做到头了。他连忙打开朱元璋给他留的铁匣子,这一看就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他连忙收拾打扮,扮作僧人离开。朱元璋连逃亡的路线也提前为他规划好了,让他先从水观一路到神乐观,并且准备好了一条船,就是防备以后朱允炆逃亡无路时,能从这里离开。
02
朱棣登基后派人暗查这件事,后来摸到了一点线索,再加上手下人追查到,曾有两名身份不明的僧人,坐船从鹰潭离开向南行进。朱允炆的离开,成了朱棣的心病,若是不能除掉他,朱棣这皇位坐得也不安稳。再加上,明朝一直有“崇尚不武、威服外邦”的格局,这也更加坚定了朱棣修船下西洋的决心。
朱棣下令修复建造船只,四年中,一千多艘船只陆续投入使用。罗懋登在《西洋记》中记载了当时郑和船队的船只尺寸,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郑和所乘坐的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按照明朝的尺寸来换算,这艘宝船的高度达到了55米,长度达到了125米,完全称得上是“巨轮”,像足球场那么大。
据说,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随行船只都达到了200艘以上,光宝船就有40到60艘。这么大的巨轮、这么多的船只,是如何穿越浩瀚的海洋,在一次次狂风暴雨中平安归来呢?当时没有发动机,又是什么为这些船只提供了动力,让他们穿越万里,到达异国的彼岸?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风。这里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
03
其实当时的人们,对地理、气候已经研究颇深。他们发现,只要每年开始吹东北季风时,顺风而去,顺着海水的流向,路上确定好方向,就可以解决动力的问题。等来年,再次顺着海流和季风,就可以重新返回。这就是我们在地理上学到的季风和洋流,早在那个时候,人们就可以运用这些智慧,让这些巨轮在大海上驰骋。
在航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方向。侧风时,可以通过转动船帆,将风对船帆施加的力,分解为船前进和前侧的力。这样不仅能够抵消一部分海水对船行进的阻力,还可以推动船体的前进。当时这种“之”字型的行船方式,是非常考验航海者的功底的。这种行船方式,也被称为“抢风行船”。
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和郑和本人关系也非常大。他虽然姓郑,但这姓氏是后来为朱棣所赐予的。郑和本身有阿拉伯血统,属于穆斯林,他可以和沿海的阿拉伯国家进行交流,同时在航海方面非常有天赋,这也是朱棣选中他领船的原因。
结语
不管当初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什么,不可否认的是,此次的航海远行,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它不仅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洋探险活动,而且建立了以明朝为核心的东南亚政治体系,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激励了更多国家开始进行海上探险。而郑和船队当初在航海过程中运用到的智慧,对今天的海洋航行,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中华千字文》
《西洋记》
《瀛涯胜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