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乐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历史、人文、风物、情结,都已超越历史时空,给后人留下深深的印记。从理论上说,郑和下西洋出发点是江苏太仓的刘家港,但是,船队真正集结、整补都在长乐太平港完成。在七次出航中,除了一两次曾经到过泉州外,其他都是从长乐起锚出海后就不再停靠中国的土地。实际上,郑和走出国门,出使西洋第一步是从长乐跨出的。
郑和像
长乐水陆交通便利,各类物产丰富,并且有造船和航海的悠久传统。三国时,吴主孙皓派会稽太守郭诞在此造船航海,并由此启程,所以长乐古称“吴航头”。
北宋建瓯人陈传《望江亭》云:“山蔼峨峨江岸深,望余亭影落江心。无风万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思远解邀无己句,流清宜写不齐琴。仙槎一棹惊秋晓,此去银河尚几寻。”此诗描绘吴航头一带宽阔的江面,从中可见明代太平港烟波浩渺的壮阔情景。
太平港在长乐县西250米许,处闽江下游,原名下洞江、马江,又称下港、河下港、河阳港。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奏请改名为太平港,为的是祈求下西洋船队往返航行太平安顺。这里水深港阔,海面最宽处约有一公里,沙洲岛屿环绕,形成许多船舶寄碇地。南北两岸各有东西走向的山脉作为屏障,东北部的闽安镇,山峰夹峙,江面狭窄,对外海的浪潮可起阻扼作用,所以既可避风又可防浪,是一个天然的驻泊良港。
从船队人员组成来看,下西洋使团的第二号人物、正使太监王景弘即为闽南人,阴阳官(掌握天文气象测候等事)林贵和是福清县人,22名有姓有名的福建籍军士因下西洋有功被升官而载入《闽书·武军志》;至于船师、水手、采办、贸易等技术和经济人员,更是以福建籍居多。
除了福州造船业发达和周边的航海人才密集、便于船队补充水手外,福州长乐还具有其他优势:一是太平港是优质的淡水港湾,适合庞大的船队在此候风和补给淡水;二是福州及其周边地区物产丰富,有利于船队补给物资。
长乐人姚广孝是郑和下西洋的总设计师、保护神和重要支持者。
姚广孝像
姚广孝成功辅佐朱棣夺取皇位之后,由于朱棣的挽留和自保的考虑,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积极地参与国事。
他根据当时帖木儿崛起于东亚与蒙元力量一分为三后互相攻伐,赖以与世界通商的“丝绸之路”被破坏殆尽的国际形势,一面鼓动好大喜功的永乐皇帝北征元朝残余力量,一面策划下西洋为其开辟财源,并且极力举荐自己的战友兼徒弟——郑和,担任下西洋的三军统帅“钦差下海通番正使兼领总兵官”。
规模庞大的郑和下西洋船队,把南京的龙江港作为制造基地,把江苏太仓刘家港作为出发点,却又偏偏在船队出发之后又加了一个候风港,这是因为实际需要而决定的。
今长乐郑和广场
候风港没有选在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也没有选择当时东南最大的海上贸易港口——漳州海澄镇的月港,甚至浙江的明州港(今宁波)、广东的广州港都没有被选上。虽然这些都是当时闻名海内外的大港,这些港口都设置了市舶司(海关),不管在补给、训练,还是招收有经验的水手、翻译或导航人员,都极为便利,但是,郑和却偏偏选择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马江。如果单单仅凭“水域宽广”这个条件来挑选候风港的话,怎么也都轮不到马江!国内良港比比皆是,仅在福建就有好几个,而马江却连正式的港口都不是——还是郑和奏请了朱棣,马江才变成太平港。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供给问题:长乐当时全县人口只有5万人,怎么可能供给3万人船队的衣食住行?
这背后就是姚广孝发挥了作用。姚广孝虽然于1335年出生于江苏长洲,但其祖籍地在福建长乐。他对父老乡亲十分看重,对长乐感情深厚。
正因为姚广孝的祖籍地在长乐,所以马江才能够在众多的良港中脱颖而出,被选中为郑和船队的驻泊基地、候风港和开洋起点。
在姚广孝的推动下,加上长乐具有其他优势,郑和下西洋最终选择在长乐伺风起航。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出海前均要在长乐停留,补给物品和等候季风到来,少则几个月,多则十来个月,然后经五虎门出海。其组织规模相当庞大,船只多达200多艘,最少也有48艘。随从人员从领导到民梢、余丁,最多时近3万多人,少的时候也有2万余人。
郑和统领的下西洋船队,是以风帆为动力的,所以必须按照“北风南航,南风北航”的风候规律行驶。船队由太仓刘家港入海后,航至长乐太平港驻泊候风,到北风吹起,再扬帆经五虎门开洋。太平港属南洋的海洋性气候,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盛吹东北风,所以下西洋船队都在此时由国内启航。
长乐太平港
长乐太平港,既然是郑和船队在国内的最后一个据点和基地,必然负有维修船舶、付给供养、添置货物、招聘随员和进行休整等任务。在这些方面,它也确实是一个理想的港口。因为福建省是我国主要木材产区之一,杉、松、樟、楠等造船的上好木材,分别由闽北各地沿闽江源源不断地顺流而下,汇集到此,为郑和船队船舶的建造和修理提供了大量材料。船队所需的茶、盐、糖、油、酒以及淡水等生活用品,福建也十分富有。和西洋各国贸易的丝、绸、缎、绒、芝、纱、绢、棉以及瓷器、樟脑等,都是福建传统的手工产品,早就畅销国外,享有盛誉。
郑和船队的驻泊大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使长乐县城“人如云集,竞成大市”,奠定了明代福州在海外贸易史上的地位。
南山在长乐城区,是郑和舟师的驻扎之地。郑和的东西两座辕门扎在南山下东面,上下两个射圃也辟在南山下。
南山上有座建造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的石塔——圣寿宝塔。郑和经调查后发现,此塔是为宋徽宗赵佶祝寿而兴建的,他极不高兴。他认为宋徽宗是著名的昏君、亡国之君,不值得为他祝颂。他看到南山三峰并峙,便把塔名改为“三峰塔”。
圣寿宝塔
三峰塔全用石材砌造,仿八角楼阁形式,七层八角,高27.4米。塔内为拱顶空心室,设曲尺形石阶供攀登,第一层有一扇门,第二层至第六层有两个门,而第七层却开有四个门,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既便于在顶层室内张灯作为航标,又便于游人四方远眺。
三峰塔每层塔壁都有浮雕莲花座佛,这些座佛刻工精湛,布局繁简得当。永乐十一年(1413年)郑和对它进行了重修。宣德六年(1431年)春,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在塔下重修天妃宫时,又整修了一次塔。这座古塔,虽然历尽沧桑,但至今依然巍然耸立。
郑和经常登临三峰塔观察、休息。塔旁原有一座小庙,内供奉海神天妃(妈祖林默娘)神像,当时出海经商的人都要到这里上香祭拜。
郑和一行也是十分相信神灵的。在第三次返航之后、第四次远航之前的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奏请朝廷在三峰塔下建造了天妃宫。在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他又重修了天妃宫,并在其左侧建造了一座三清殿,除了雕塑了天妃神像外,还铸造了一口铜钟。十一月,他又立了《天妃灵应之记》石碑一座。
郑和碑
《天妃灵应之记》碑,人们称之为“郑和碑”。“郑和碑”记叙了郑和出洋船队起航前,到南山天妃宫祈求庇护的情况,其中还提供了航行的时间、船只、人员、编制、修舶、设备、到达国家等可靠史料,订正和补充了文献史料记载的错误与不足,是目前记叙郑和航海唯一仅存的珍贵石刻文物。
郑和下西洋,大大推动了中外和平友好交流,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许多国家的国王及其亲属、使臣纷纷随同郑和宝船来华朝贡,从福州或泉州上岸,然后再由驿道进京。有些使节和其亲随甚至会在长乐住上一段时间。
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带去了本国的奇珍异宝,各国的珍奇动物也从长乐被带到了全国各地。此后一段时期,长乐太平港也成了一处著名的贸易港口。
永乐五年(1407年)10月,郑和奉旨第二次下西洋。这次的船队共有249艘船、37000多人,比第一次下西洋更加庞大。船队在长乐马江太平港驻泊了两个多月。
郑和船队驻泊长乐马江期间,经常登上南山三峰塔俯瞰其船队。一天,正好是其生日,他又乘轿上山去了。通常过生日者,都会思念生母,郑和也不例外。恍惚之中,郑和好像回到了云南老家,老母招呼他吃饭:“今天是儿的生日,我儿吃了娘煮的饭菜后再走。”郑和一看,桌上摆的一盘菜是缢蛏炒韭菜,觉得很奇怪,缢蛏是长乐海边特产,母亲怎么会煮这道菜呢?正在纳闷之中,突然被一阵伤心的哭泣声惊醒,才知刚才是南柯一梦。
此时轿子已经行到南山脚下,郑和掀开帘子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老太太正在路边一间破房子前悲泣,门前供桌上摆放一盘菜,居然就是他梦中所见的缢蛏炒韭菜。郑和感到十分蹊跷,急忙下轿询问。老太太告诉他,36年前的今天儿子死去,这是为她的儿子做“祭忌”。
郑和一听惊呆了,老太太亡子的“忌日”正是自己的生日,莫非自己是老太太亡子转世而来?如此说来,老太太不就是自己前世母亲了吗?郑和见老太太可怜,顿发孝敬之心,认他为谊娘,并出钱把其破屋改建成两层楼房,命名为“母梦楼”。长乐人见是郑和为之所建,也称之为“太监楼”。从此后,郑和每到长乐,必定到母梦楼去探望这位谊娘。
母梦楼位于南山脚下、高隍巷20号附近,楼前耸立着一座门牌楼。谊娘迁进新居时,郑和还拿了一个自己舰上使用的球灯送给谊娘。那灯乃金丝楠木镂空,薄似纸,灯上还有镀金花纹,极其精致,据说是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回来,永乐帝当殿赐给郑和的。
郑和还在母梦楼旁边的下射圃给谊娘掘了口水井(即天妃宫大井),其井栏系一块圆形巨石凿成,外围橘瓣形,上覆荷叶,下托莲花,纹饰流畅。整个石栏造型,与衙前井基本相同,为明初石雕工艺精品。
(来源:2023年4月21日《福州晚报》·林宇)
来源丨2023年4月21日《福州晚报》·林宇、网络等
责编 | 庙小妖风大
校对丨古力波
该文谨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如侵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