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会用“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望汉四百年之张子房”这句话来比喻辅佐帝王君主的能臣。这句话里的人物,一位是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张良,另一位是帮助周武王击败商纣建立西周政权的姜子牙。
姜子牙,名尚,被世人称作太公望。姜太公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作为周朝的开国功臣,又是冰学的奠基人,被大众所熟知。
在《封神演义》里,就讲述了姜子牙。先秦文献中对他的身世、遭遇、功绩都有记载,但大多都是比较模糊的,且说法不一。
关于姜太公是哪里人的问题,更让人展开了激烈讨论,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周朝文献记载,姜太公是炎帝的后裔分支。
传说在炎帝被皇帝击败后,炎帝的部落就被皇帝吸纳了,其中一部分人发展到今天山东沿海地区,成为了东夷一族。
到了唐尧和虞舜时期,姜氏一族已经成为统领四岳的首领。
关于四岳,在《尚书尧典》里就有明确的介绍。四岳不但会参与政事,辅佐首领,大权在握,而且在尧舜禅让的问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这里能看出,姜太公的祖先在尧舜时期作为四岳的首领,权力是相当大的。
关于姜太公是东夷人的佐证,可以参考《吕氏春秋》里对他的介绍,里面明确提到了姜太公是东夷之师。
结合我国现代考古发现,历史上的东夷人就是在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土著居民。
因此,姜太公是炎帝后裔,东夷族的后代,这个观点是由史料支撑的。
有的学者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无论是先秦文献还是《吕氏春秋》的记载,猜测的成分比较重,并没有把这个说法定性。
因此,学者们提出了姜太公绅士的其他看法。他们认为姜太公是吉县人。
对于这个观点,有两个佐证:
其一,是根据水晶柱的记载,蓟城东门北侧有姜太公庙。庙前伫立着一座石碑,上面写道,汉代会稽太守杜宣,还有河内郡吉县县令崔瑗,都认为姜太公出生于吉县,至今故居仍然存在。
其二,在几种书中记载了姜太公是魏国集义人。这种说法是因为在战国时期,极限属于魏国的极易。
到了宋代,著名学者罗密在他的著作录史里也认可了姜太公是河内吉县人的说法。
这个说法并没有打动历史学者们。
但一些人认为,虽然姜太公不一定是东夷族的后裔,但姜太公的确是出生于东海之滨的。
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记载,姜太公是东海人。他的祖先曾经做过四岳。由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他的祖先一脉有的被封在吕城,有的被封在申城。到了封地,虽然分散,但他们都姓姜。《史记》虽然没有说姜太公是东夷族的后人,但明确说明他是东海人。
对于这件事,《孟子》一书也记载了姜太公居住在东海海边,他的先祖在封地繁衍后代,其中有些人从吕城迁徙到东海之滨,与当地的彝族人和平共处,逐渐发展为一个有势力的团体。两族通婚,繁衍后代。
姜子牙作为姜姓吕氏的后人,自然就成为了这个集团的头号人物,甚至有着大组长的身份。
但姜太公并不一定是先祖与东夷女子通婚后的恩之。
在《史记》和《孟子》里,也只能确定姜太公是出生于东海之滨的。
时至今日,姜太公到底出生在哪里的问题一直没有定论。
姜太公到底是祖居东海之滨的东夷人,还是出生于河内郡汲县?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各有可信度较高的证据作为支撑。
姜太公到底出生在哪里,成了暂时解不开的谜题。
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能够了解到姜太公的出生地和种族,让诸多历史爱好者解开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