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个人在临死之前,若是条件允许的话,一定会跟身边人说一些心里话。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给身边人留下忠告。有的人临死之前充满怨气,只会说一些狠毒怨言。比如,历史上李世民的儿子被杀之前,撂下了一番怨毒的狠话,预示了长孙无忌的悲惨下场。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吴王李恪在临死之前,曾愤怒地骂道:长孙无忌窃弄威权,陷害国家忠良。若是祖宗有灵的话,长孙无忌的家族肯定离灭族不远了。从身份上来看,李恪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其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氏。
李恪早年英勇果敢,深得父亲喜爱。在公元620年的时候,被朝廷册封为长沙郡王。过了几年被改封为汉中郡王。公元627年,李恪被晋升为汉王。十年后,李恪被封吴王,同时兼任安州都督一职。公元653年,因为涉及房遗爱谋反一案,被时任太尉的长孙无忌陷害。
因此,当时有不少人认为,李恪临终前的话,只不过是丧家之犬留下的怨言,没有必要当真,结果长孙无忌很快就遭到了“报应”。公元654年,唐高宗李治打算将王皇后废掉,册封武则天为皇后。
李治担心大臣们不同意,于是就把长孙无忌找过来商量。两人在宴席上聊了许久,长孙无忌始终装聋作哑不肯配合。李治对此非常不满,最终强行的废掉王皇后,扶持武则天上位。经过此事后,长孙无忌遭到了李治的疏远,同时也遭到了新皇后武则天的忌恨。
长孙无忌同时得罪两个大人物,在朝中的位置越来越尴尬。公元659年,有人向唐高宗李治密报称,长孙无忌跟监察御史勾结图谋造反,必须尽快处理才能稳定局势,否则的话,必将造成祸患。唐高宗考虑再三,决定剥夺长孙无忌的官职和封地,将其流放到黔州。与此同时,长孙无忌的儿子也被罢免,被流放到了相对偏远的岭南。长孙无忌抵达黔州后被迫自缢,其家产被全部没收,亲属也都成了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