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七年,时任四川巡抚张德地向康熙皇帝上呈了一份奏折,首次提出了“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蜀地家园”的建议,可此时的康熙皇帝还只是一个15岁的少年,朝政大权仍然掌握在权臣鳌拜手中。康熙三十三年,在四川官员无数次请求以后,康熙皇帝颁布《招民填川诏》,下令“户部饬行川省、湖广等处文武官员知悉,凡有开垦百姓,任从通往,毋得关隘阻挠”,正式开启了长达一个多世纪,史称“湖广填四川”的人口大迁徙。
为何要发动这次移民,康熙皇帝在《招民填川诏》给出了原因说明:
独痛西蜀一隅,自献贼蹂躏以来,土地未辟,田野未治,荒芜有年,贡赋维艰。
而在雍正年间四川提督黄廷桂等人所著的《四川通志》中,对“湖广填四川”的原因有着更为直接的解释:
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根据《明会要·卷五十》的记载,四川一省人口在明朝万历六年就已经达到310万之多,行至明末已经超过了400万。可根据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清顺治十八年四川一省的总人口仅剩8万余人;康熙二十四年的人口统计中,四川一省也只有9万余人。也就是说,这个自古以来就异常繁荣、人丁兴旺的“天府之国”,经过明末清初短短数年的战乱时期就发生了灭绝性的大口大锐减。
根据康熙皇帝的说法,清初四川人口大锐减的罪魁祸首乃系当时的大顺皇帝张献忠所为。这一点在清廷编纂的《明史·流贼传》中有着更为直接的记载:
献忠黄面长身虎颔,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坑成都民于中园。杀各卫籍军九十八万。又遣四将军分屠各府县,名草杀。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其惨虐无人理,不可胜纪。
但随着历史文献和地方县志等更多资料的现世,“张献忠屠川”的真相却逐渐模糊起来。历史本就是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只归胜利者书写,但从清朝官方文献和后世笔记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得出三个极为明显的疑问,或许能为我们解开四川在明末清初出现人口灭绝性大锐减的历史真相。
1、顺治三年,张献忠死于“腰插三矢”;而失去张献忠统治的四川,直到顺治十六年才被清军攻破首府,宣告平定。既然张献忠“共杀蜀之男女六万万有奇”,已经将蜀人屠杀殆尽,清廷的征西大军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到底在同谁作战?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自古就宁死不屈、绝不低头的蜀人,恐怕才是清军13年未能平定四川的真正对手。根据多铎在平定江南地区,一手制造“扬州三日”、“嘉定三屠”的具体血腥表现来看,面对反抗如此强烈的蜀人,清军在平定四川的过程中进行了报复性屠杀,然后顺势嫁祸给张献忠恐怕才是历史真相。
2、在诸如《清实录》、《起居注》等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中,顺治皇帝曾经给征西将领下达过“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的命令。在《雅安地方志》中,甚至直接明确了清军在此期间的所为:清军败兵奔驻雅州、名山两地,民间谷、豆、荞麦尽掠,鸡、鸭、牛、羊尽杀,瓦屋茅舍尽毁。
根据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对张献忠于蜀期间,“令其众遍收川兵杀之,及其妻子男女,惟十岁以下者仅留一、二”;“年十五以上杀之,或男之屠杀殆尽,唯留妻女”;“发兵四出,搜各州县山野,不论老幼男女,逢人便杀”的记载,张献忠死后的四川应该已经没有了反抗可能。既然没有了抵抗,顺治皇帝为何还要对征西大军下达如此严苛的命令?
这就证明“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古语,并非虚言;能证明四川境内还具备着数量绝对客观的反抗势力;更能证明清朝对“张献忠屠川”的刻意抹黑。
3、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以后,张献忠也紧跟李自成的脚步于成都登基称帝。建立大西政权以后,张献忠设置百官、开科取士、推行钱法甚至还推行了“蠲免边境三年租赋”之休养生息的积极政策。也就是说,成为大西皇帝的张献忠已经开始将四川当成自己长期经营的根据地,已经开始了诸多积极经营。
既然如此,张献忠如果再将蜀人屠杀到仅剩“十之一二”的疯狂地步,是不是就失去了统治意义?张献忠即使再有着嗜杀本性,也断然不会将自己苦心建立的政权变成一个没有百姓存在的虚晃政权吧?
当然,在入川之初,张献忠确实对四川境内的明朝藩王、官吏、守军进行过血腥镇压和屠杀,但绝没有达到疯狂屠杀平民百姓的地步。另外,根据“2016-2017年度发掘张献忠沉银”的考古活动所得金银财物来看,这些财物仅有两种来源:明蜀王朱至澍四川宗藩、官僚的财产;向富民、大贾征收的税银。而且那些制造精良、用料考究的金银首饰绝非占据四川人口绝大多数之普通百姓所能拥有,这也能直接证明清朝官方文献对张献忠“强征暴敛,以屠戮殆尽”的记载,根本就是刻意抹黑和嫁祸。
后记
正如四川民谣所唱“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四川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人口大锐减离不开张献忠的血腥统治,离不开四川境内的连年瘟疫和自然灾害,但这都并非关键所在。张献忠死后,清军对四川长达13年的血腥平定过程,恐怕才是蜀人所遭受的最大灾难。
正如时任四川巡抚王骘,在康熙二十七年给康熙皇帝上呈奏折中的说明,“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满目疮痍。自荡平后,休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张献忠对蜀人的伤害只是“祸变相踵”中的一个,而且绝非关键;对四川进行了报复性屠杀的清军,才是造成四川人口大锐减的罪魁祸首。
参考文献:《清实录·世祖实录》、《明会要·卷五十》、《明史·流贼传》、《四川通志》、《康熙皇帝—招民填川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