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当朱元璋打下南京城后,修筑了完美的城防。朱元璋指着高大的城墙,问谁会攻入南京。刘伯温回答说:几乎没有人能攻破,恐怕只有燕子才能越过城墙。乍看只是一句诳语,谁料竟一语成谶:朱元璋驾崩后,燕王朱棣入主南京,他凭借着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华,将明朝国力推向鼎盛时期。朱棣在位时兢兢业业,开疆拓土,文治武功,大有成为“千古一帝”的态势。相比之下,“名正言顺”的建文帝朱允炆很快就从历史中销声匿迹了。
朱棣坐稳江山后,曾希望借助编纂《永乐大典》的机会为自己正名,然而,不少建文帝的旧臣拒绝合作:朱棣递上纸笔让方孝孺写诏书,谁知方孝孺竟当场写下“燕贼篡位”四字,被朱棣怒诛十族;作为《永乐大典》和《太祖实录》编纂工作的主持,才子解缙也拒绝遮掩朱棣起兵篡位的事实,一连被朱棣打回三次重新修改,“靖难之役”却愈发血腥残酷,最终被埋在雪地中活活冻死。
然而,文人再不听话,一把刀就能解决问题;相比这些难以驯服的文人,朱允炆的下落更让朱棣感到担忧。史家通常认为,当燕王大军攻破南京时,建文帝放火自焚,但史料中却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证明朱允炆确实死在火中。虽然人们确实在火中找到一具烧焦的尸体,但这具面目全非的焦尸身上就存在诸多疑点,朱棣是绝顶聪明的人,他自然会怀疑朱允炆可能借助金蝉脱壳之计趁乱逃走,意图东山再起。
只要朱允炆还活着,朱棣就是“篡权者”,万一哪天朱允炆突然重新出现在百姓的视野中,以“建文帝”的名号大手一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足以令朱棣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中。更令他细思极恐的是,有人报告说在皇宫下发现了一条密道,民间又开始四处流传说建文帝不但逃出了南京,还跑到今福建泉州一带当和尚,甚至很有可能已经出逃南洋,壮大自己的势力以图反击。
这些说法令朱棣夜不能寐,终于逼迫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永除后患。朱棣召回了道衍和尚姚广孝,此人是个高人,曾在朱元璋驾崩后怂恿朱棣起兵造反,朱棣坐稳江山后,他又急流勇退,归隐出家。据史料记载,姚广孝为朱棣所用时已经年逾六十了,本身无意争名逐利,只是想要施展一下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而已。然而,当姚广孝衣锦还乡时,乡亲们却骂他助纣为虐,行同反贼,罪该当诛。
从姚广孝的遭遇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一点:虽然论能力,朱允炆比朱棣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但他毕竟是正统,即便是被推翻,下落不明,他在民间依旧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朱棣的担心是十分有道理的。然而,当朱棣召回姚广孝,要他出谋划策时,姚广孝以年老体衰为由推脱,但他却给了朱棣一个完美的计划,也推举了一个人。
公元1405年,明朝组建规模庞大的舰队,大小舰船62艘,船员共2780名,由宦官郑和统帅远下西洋。这是明朝首次海上远航活动,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遗憾的是,正史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过是宣扬大明国威,与西方几乎同时期“大航海运动”的目的相差甚远,这也让强大的明朝错失了同早期的欧洲强国争取海洋霸权的机会。然而,仔细一看,郑和下西洋之行却另藏玄机。
《郑和传》有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值得一提的是,郑和12岁开始就跟随朱棣,是绝对的心腹;郑和此前又有出访日本的经历,拥有一定的航海经验,让他统帅船队也是名正言顺。由此我们可见,此次远航活动的首要目的是找到朱允炆,斩草除根;其次是宣扬明朝国威。结果我们非常熟悉:也许朱允炆的出逃确实仅仅是一个民间传闻,郑和先后七下西洋,带的人手一次比一次多,最远抵达东非、红海一带,最终也没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不过,这一系列行动的另外一个目的达到了,永乐大帝开疆拓土、宣扬国威的愿望得以满足。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第五次亲征鞑靼,凯旋后病逝在军中。同年冬天,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归,皇帝已经驾崩。困扰了朱棣半辈子的事最终没有发生,子孙顺利地继位绵延。不过,就朱允炆是否真的死于大火,如今仍然是历史上的一道未解之谜,至今仍众说纷纭。光绪二十七年,永州的“红崖天书”指示建文帝的遗迹,还有福建宁德发现一古墓,有一家李氏的后人称守护的陵园就是建文帝。不过,这些说法都缺少确凿的史实做佐证,各种传闻也在不断地被历史学家们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