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今南京),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这一天,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皇帝。
那时候,朱太祖高皇帝走得很安心,面带笑容,他真的是心满意足的崩了。
是啊,自己从一个衣食无着、朝不保夕的朱重八和尚,成为创下了如此辉煌、大大的帝国朱洪武皇帝,多少凶猛之人,多少名将、多少奇才不是臣服于自己,就是被自己消灭,时间证明,自己就是这个世界最优秀的一个,唯一一个,此生足矣,足矣!
如今,那些如狼似虎、嗜杀为生的武将们在自己死以前,大多已经不存在了,而自己,为了让自己的孙子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享受做皇帝的乐趣,他还准备了一套可以足够治理天下的班子,为他服务。
第一个人,方孝孺,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朱元璋第一次见到这个人,就认定了他,于是他对皇太子朱标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
于是,他刻意打压方孝孺,不给官做,方孝孺的父亲犯事后被杀,已经被株连的方孝孺,又被朱元璋从生死簿上划掉名字,礼送回家,目的就是把这个人给朱标,让他来提拔,以便方孝孺感恩太子,臣服于他。
后来。朱标死后,他又告诉懿文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方孝孺这个人一生都会忠诚于你,而且他能为你治理国家,能为你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第二个人,齐泰,原名齐德,名字是朱元璋改的,在朱元璋看来,这个人品质高尚,再加上能够记住边疆所有武将的名字,出身来历,有何本事,被朱元璋提拔为兵部侍郎,留给了朱允炆。
第三个人,黄子澄,会试(高考)第一名,叫会元,学问自然是呱呱叫,于是理所当然的成为朱允炆的东宫伴读,理所当然的忠于他,特别是和朱允炆在东角门的交谈(见小编上回文章),让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
果然,这三个人在朱允炆即位后,立即得到提拔,召回方孝孺,任命为翰林侍讲,提升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
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有什么不安心的呢?走吧,走吧,这世上有我的希望!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可是朱太祖错了,他似乎忘记了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实际上,刚刚即位不久的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感受到一丝丝的乐趣,即位那天,他就发出命令,要求那些散发在各地的藩王叔叔们,不要到南京来“祝贺”了,没办法,他担心他们的到来,说不定都来了,自己这位子就没了。
于是,那些藩王们大多无所谓,说不来那就不来呗,您是皇帝,您说了算。
可是,有一个藩王不同意了,他说,你做皇帝不要我来祝贺,那是你的事,可是我老爹死了,你总要让我过来拜祭拜祭一下吧,那可是我的亲爹呀。
因此,他竟然快马加鞭,率领数千卫士,从北平星夜南下,不过数天,就来到了距离南京200多公里的淮安,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顿时一片混乱。
明摆着皇帝已经下了命令,别的藩王们都服从命令,为何独独你不听,偏偏飞马来京,是什么意思。
时任兵部尚书齐泰赶紧报告给建文帝:“燕王朱棣竟然不听旨意,星夜来京。”建文帝陡然听说,大吃一惊,自己这个命令其实就是下给朱棣这个四叔的,而他却偏偏抗旨,意欲何为?
建文帝一迭声的传令,赶紧阻止,赶紧阻止他来京。
燕王朱棣其实就是心里憋着一股子气,不停劝告,急驰而来,他在心里无数次表达自己的愤怒,凭什么一个娃娃就可以做皇帝,自己为父亲征战沙漠,立下汗马功劳,能力、功绩,文治武功哪一点不是天下第一,可为什么偏偏就是他做了皇帝,而自己却还要回到那整天都是黄沙漫天的北平,听从他的旨意,为他守护边界?
不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爹,有一个嫡长子的好爹吗?
不过,一口气跑了几千里的路,这气也发泄完了,人啊,就是这样。这时候再不回头,估计天理难容了,虽然不服气,自己身边的这几千人,在建文帝绝对的实力面前,还是要低头的,毕竟人家是真正的皇帝,金口玉言。忍一时之气换万年太平,于是怏怏北还。
可是,这次事件,再次在建文帝的心里留下巨大的阴影,比上次朱棣大揉他的后脑勺留下的阴影还大。
建文帝招来了黄子澄,问道:“先生还记得那次我们俩在东角门的谈话吗?”
黄子澄回答:“臣不敢忘!”
建文帝随即大声说:“如今燕王抗旨不尊,竟然要来京和我理论,其意已显。”黄子澄回道:“陛下,请不要过于忧虑,还是那句话,削藩是必须的,燕王阴险,包藏祸心,即使不削他,也会造反,不如早定决策,看我的吧,老臣自然有对付他的办法。”
建文帝大喜,道:“朕得先生,可无他忧了,凡事当尽委先生。”于是,传旨封黄子澄为太常侍卿(管礼仪的官),参领国事。
没有过几天,忽然建文帝就接到了一封户部侍郎卓敬的密奏,密奏上说:“燕王智虑过人,才华不下于先帝太祖,而且他驻守在北平,兵强马壮,卫士诸多,一旦搞一个什么事来,皇上您就很难控制了,不如您就把他赶到南昌去吧。”
建文帝看完这封信,大受感动,心里想,知我者卓敬也,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但是,假如自己真的下诏让燕王去南昌,依燕王的个性,和他的虎视眈眈,他会奉诏答应吗?
三个字,不可能。
于是,他又召来他的侍读黄子澄,问道:“这个人是你安排的吗?”
黄子澄断然否决,并说:“这种方法确实不妥,燕王绝不会答应,如此一来,反而打草惊蛇。”
建文帝说:“那怎么处理这件事?”
黄子澄说:“先好言安慰吧,绝不可让外人知道这件事。”
建文帝于是传话召见卓敬,温和地对他说:“燕王是我的四叔,骨肉至亲,怎么会对我搞事呢?你千万不要胡说。”
卓敬大声说道:“陛下啊,您难道不知道当年的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的故事吗?他们还是父子呢,杨广为了皇位,尚且把他的父亲害死,何况您和燕王不过是叔侄的关系。”
建文帝大惊,他转头看了看周围一群低着头看似一脸恭敬的太监,又看了看黄子澄,对卓敬喝道:“大胆,不要再说,赶紧滚出去。”
其实,这件事情没有过多长时间,果然就传到了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那里。
当年燕王早在懿文太子、明兴宗朱标当太子的时候,就和朱元璋同志手下的太监打成了一片,到处撒钱,小恩小惠,不知笼络了多少阉人。
不仅如此,朝廷里面也有太多的官员和燕王相好,什么大臣,什么大臣的儿子,无一不是他的狐朋狗友,因此,朝廷里面一有动静,就立即传到了北平。
朱棣得到消息后,和他的智囊军师道衍和尚聚在一起,反复商量,决定将这个事传到其他藩王的耳朵里,就说新皇帝他们的好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开始要除掉他们了,这样必然会引起一众藩王的慌乱,抱团取暖,自己这边也以静待变,博得同情,一旦有变,趁势而起。
果然,这消息传到各地藩王那里,除了一片慌乱声音,还有许多的叫骂声,当然,除了燕王朱棣外,还有许多藩王相互联络、蠢蠢欲动。
就藩开封的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后第五子,朱棣同母弟,建文帝朱允炆之叔,周王朱橚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人据历史记载,能文会武,曾作《元宫词》百章,特别是在医学方面,奇才一个,编著有《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医学作品,为后世也做了不少贡献。
然而,就是他本身就对朱允炆成为皇帝大为不满,历史称蓄有异谋,他的长史王翰屡次劝说,却丝毫不起作用,只好装疯卖傻跑掉了,离开了开封。
建文帝的五叔朱橚听说小皇帝决意削藩后,一时大怒,便紧急联络燕王朱棣、七弟齐恭王朱榑、十二弟湘献王朱柏,要操作起谋反大业来。
却不料,这个举动引发了他的小儿子汝南王朱有爋的不满,也许是他觉得即使他的父亲造反成功,也不过是一个王而已,和现在也没有什么区别,何必去冒这个株家灭族的风险呢?也或许是他真的觉得他的父亲不该在和平年代造反。
反正,他二话不说,立即派人跑到南京,向他的堂兄建文帝告发。
建文帝听说后,立即召见齐泰、黄子澄,入内密议。
兵部尚书齐泰首先说:“所有藩王中,燕王是最强的一个,也是反意最明显的一个,所以,我觉得,应该先讨伐燕王,一旦燕王被抓,在陛下的滔天皇威下,其他的藩王自己自然老老实实的,无人敢再反抗陛下了。”
黄子澄打断齐泰的话说:“断然不可,齐大尚书,您糊涂了,正因为燕王太强,所以不易慑服,加上他们互相勾结,一旦联手,就更难铲除了,所以,如果要打掉燕王,就应该将其他藩王一个一个的剿灭,这样,就如同砍掉燕王的手足,没有了手足的燕王,想作乱都难。”
建文帝看了看齐泰,见他没有什么话说,又对黄子澄说:“接着说。”
黄子澄一躬身,又说:“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兄弟,勾结甚密,现如今,既然已经知道他谋反,就应该先将他捉拿,严加惩处,这样就可以威慑燕王以及其他诸王,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建文帝最怕的就是他的四叔燕王朱棣,朱棣在他面前的肆无忌惮,让他从小就有着一种先天性惧燕症,捉拿燕王,其实他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他简直不敢想象抓住朱棣时的样子。
因此,找一个软柿子捏捏,正可以锻炼自己的信心吧。
于是,他又问道:“那先生告诉我,怎么捉拿周王呢?他们可是已经勾结在一起,就不怕他们一起拘捕吗?”
黄子澄信心十足的说:“我早有安排了,只等陛下批准。”
建文帝大喜说:“先生教我,我必答应。”
随后,齐泰和黄子澄联袂辞别建文帝,一出宫门,黄子澄立即召见大将李文忠的儿子曹国公李景隆,以建文帝的旨意授他密计,并命令他立即率军行动。
一场大纷乱就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