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
国际博协公布了2023年的节庆主题为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强调了博物馆在增进人的福祉
和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将博物馆与人的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团结包容结合起来
彭州市博物馆位于彭州市金彭西路403号,始创于1993年,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其中文物展厅600平方米,文物库房240平方米。2004年被命名为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现向社会免费开放。
彭州博物馆里的文物上溯殷商,下迄清朝,纵贯彭州3000多年的历史,不仅反映出历代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辉煌岁月,更是彭州文明社会的历史缩影,凡参观了馆内文物犹如翻阅了一部彭州灿烂厚重的史书。
彭州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0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9件(套)。各个历史时期的遗物品种繁多,在馆文物中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宋代金银器,其工艺精湛,属国内罕见;汉代画像砖,唐、宋、明、清的瓷器,明清以来的古善本书籍,古书画作品,也多为国家珍品。
彭州竹瓦街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窖藏中有9件被国家定为国宝级文物。天彭街道出土的唐代钱币窖藏重达6000余斤,实属罕见。还有在原磁峰镇我国首次发现的三叠世纪恐龙脚趾纹化石。天彭街道发现的宋代金银器窖藏,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金银器窖藏。彭州磁峰宋代金城白瓷窑属四川省独有,载入《中国瓷器》史册。
国之瑰宝
光耀四方
见证华夏文明的历史与辉煌
《品鉴彭州》今天继续推出
“天府金彭•博物志”
国际博物馆日
与你一同走进彭州出土的
银器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窖藏坑,出土了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宋代金银器窖藏,可辨认形状的 共343件,其中 金器27件, 银器316件。它们保存完好,形制精美,代表了宋代金银器的最高水平, 有15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因此这个窖藏坑被誉为 “天下金银第一窖”。
为何这么多金银器会深埋于地下?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南宋时期元军入侵四川,百姓纷纷将家中值钱的家当掩埋起来,这是宋代窖藏出现的主要原因。
316件银器当中有碗、盘、杯、梅瓶、壶、长颈瓶、盏、熏炉、执壶与温碗、茶托、瓜棱壶、唾盂、钵、盆等。这些器物多为日常生活用品,除对前代金银器的继承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器物造型,如银梅瓶、银执壶与温碗成套、银斗笠碗、银夹层蜥蜴纹杯等。器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主要有捶揲、鎏金、錾刻、镂刻、铆接、焊接、铸造等。纹饰有动物纹和植物纹两大类,主要有龙纹、凤纹、龟纹、狮纹、折枝花纹、团花纹、雷纹、云纹、兽面纹、蝉纹等。
银盆
宋(公元1127—1279)
高7.5厘米,口径47.9厘米
底径38.4厘米,重1071克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宽折沿,弧腹,平底。素面无纹,通体磨光。沿上錾铭“壬午陇宅置”,应为器物的制造时间及所有者。
目前所知的唐代银盆均为敞口,最大的一件为法门寺“浙西”银盆,口径达46厘米,比此盆略小。这类银盆在江苏江浦南宋张同之夫妇墓、江苏溧阳宋墓也有出土,均为宽折沿,但口径只有20厘米左右,远没有此盆宽大厚重。
石榴花结纹银碗
南宋(公元1127—1279)
高4.5厘米,口径11.5厘米
底径4.4厘米,重100克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直口,方唇微内敛,弧腹,饼足内凹形成假圈足。内底中心饰六瓣团花一朵;团花外饰石榴花结一圈,共有花结六朵,以石榴为结头,编结成柿形的中空花朵,相互缠绕。口部内沿饰一周卷草纹,足外部饰一周雷纹,口、足均衬以小碎点纹。口部外壁錾铭“齐”字,表明该银碗的拥有者为“齐”氏家族。
团花纹饰是唐宋时期常见的金银器纹样,但外饰石榴花结的团花纹较为少见。小碎点纹出现于唐代晚期,但很少用于金银器装饰。至宋代,小碎点纹代替了唐代盛行的“鱼子纹”大量出现在金银器上,成为主要的装饰地纹。
龙纹夹层银杯
南宋(公元1127—1279)
高6.8厘米,口径8.5厘米
底径4.2厘米,重117克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圆唇,直腹,高圈足。杯身由内外两层构成,中空。口部饰一周雷纹,腹中部满饰整齐的卷云纹八层,腹下部则饰一周双层叠压形团云纹。高圈足的直口上以小碎点连成线錾刻一周卷草纹。杯腹浮雕双龙,其中一条龙上身扭曲向上,两前爪攀于杯沿,可活动的龙头伸于杯口内。
夹层技法是宋代金银器制作的新工艺,以此技法制成的器物不仅具隔热的功用,还使器物显得更加厚重。装饰龙纹的夹层银杯尚属首次发现。此杯造型精美、工艺复杂,很可能是官府作坊的产品。
葵形银盏
南宋(公元1127—1279)
高5.2厘米,口径12.3厘米
底径4.4厘米,重107克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方唇,六瓣葵形口,喇叭形高圈足。盏体呈互相叠压的六瓣形,在每瓣边缘分饰莲花、葵花、梅花、牡丹花、石榴花及桃花纹饰,均衬以小碎点纹。盏内心饰六瓣团花一朵,花蕊高凸,中有一凸棱。凸棱上端满饰鱼子纹;下端为圆柱形;中又有一圆蕊,蕊瓣上刻细密的叶脉纹。蕊下腹地为柿形花瓣六瓣,每瓣上满饰鱼子纹。盏足外壁下部饰弦纹一周。盏内底团花镀金,使此盏成为“金花银盏”。
葵形盏是宋代金银器常见器形之一,此盏器身的水波状分瓣线与通常的直线形分瓣线不同,它不仅起分瓣的作用,更使器物在造型上与仿制的原物接近。该盏制作精致,造型美观,堪称宋代金银器中的精品。
三足银盘
南宋(公元1127—1279)
高3.9厘米,口径17.9厘米
底径13.2厘米,重173克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圆唇,平折沿,平底内凹,底下有三足。盘折沿面上饰雷纹一周。底心饰忍冬花结组成的团花纹。团花外饰一周十字花瓣纹。
三足银盘在宋代金银器中尚属首次发现。其窄盘沿是宋盘中流行的样式,器身所饰团花纹为唐宋金银器最常用的纹样。三足盘是外来器形,在唐代金银器中有较多的发现。此盘三足制成树叶形,具有唐代的遗风,体现了宋代金银器对唐代金银器的继承和发展。
莲盖银注子、六曲银温碗
南宋(公元1127—1279)
注子高34.1厘米,口径5.2厘米
底径9.1厘米,重760克
温碗高16.7厘米,口径17.8厘米
底径12.9厘米,重424克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注子直口,折平肩微斜,下腹略鼓,下收成平饼足,足平底。曲柄中空,流细长,接于折肩之上。双层莲花形盖,上层为四重球形仰莲,下层为四重覆莲,莲瓣错位叠压。覆莲下为筒形,外壁錾铭“董”字。器身素面,口外壁錾铭“董”字,底部錾铭“广平李宅”。
温碗呈六曲形,方唇,口微敞。腹较直,下收成一平底形。高圈足外撇,下部亦制成六曲形。器口有一墨书“宅”字。器底浅刻划一“亮”字。素面无纹,通体磨光。
注子使用始于晚唐,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有注子的图像,宋代更为流行。关于其用途,参照宋徽宗赵佶《十八学士图卷》聚饮时摆设的注子,知宋代注子是注酒器,宋徽宗赵佶《文绘图》中的宴饮场面与河南登封黑山沟宋绍圣四年(1097)壁画墓宴饮图中均以这类器皿作饮酒之器。
盒式银熏炉
南宋(公元1127—1279)
炉盖高10.5厘米,盖径20.7厘米,重290克
炉身高16.3厘米,口径19.9厘米
底径12.5厘米,重368克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炉盖弧顶,溜肩,直腹,直口。炉身子母口,喇叭形高圈足。炉盖顶部饰双凤穿花纹及卷云纹、折枝花纹,肩部饰两层卷草纹及小团花形镂孔,腹部满饰折枝花纹,“八”字形弧线内饰各种花瓣;器身上部满饰折枝花纹及圆珠纹,下部饰一周莲瓣纹;足部饰一周雷纹。纹饰多呈浅浮雕状。
盒式熏炉为首次出土,浙江宁波天封塔出土的层台银熏炉造型与其相似,不同的是其炉身下接有六角形须弥坐式台基。与前代相比,宋代熏炉的式样更为繁多,制作也更为精巧。
银唾盂
南宋(公元1127—1279)
其一
高11.2厘米,口径21.3厘米
底径5.4厘米,重221克
其二
高8.2厘米,口径16.1厘米
底径8.7厘米,重259克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一件唾盂方唇,口微敛,斜腹微弧,束直颈,平折肩,直腹,底微内凹。另一件唾盂方唇,口微敞,束直颈,斜折肩,直腹,平底。通体素面。平折肩唾盂唇面錾刻“□□三郎”。
唾盂也称“唾壶”、“渣斗”,是汉代以来常见的器形之一,也是宋代普遍使用的一种生活用具。唾盂一般放置于餐桌上,为宴饮时盛唾秽物或残渣之用。小型者亦用于盛载茶渣,故也列于茶具之中。元人笔记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筋瓶、渣斗”,即指此物。唾盂使用时多置于手上,这在唐宋特别是辽代的墓葬壁画或石刻画像中常能见到。
鸟纹银经瓶
南宋(公元1127—1279)
高21.3厘米,口径3.8厘米
底径5.5厘米,重365克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小口,翻唇,直颈,小平底内凹。瓶身颈部以下饰鸟纹和云气纹。鸟纹的头部较大,尖喙,曲颈,鸟身用细线纹饰出绒毛,双翅饰以大片羽毛,长翎状尾,整只鸟展翅欲飞,灵巧而生动。云纹呈团状,内饰以小碎点纹。盖口下敞,呈大喇叭形,素面。器底錾铭“周家十分”、“君谟置”。“周家十分”标明了制造商家,可以确定该经瓶是私人作坊的产品;而“十分”则代表制作器物所用银子是最纯的,这可能是打造者宣传自己产品的一种方式,不一定代表所用银子的真正成色。
瓜棱形银壶
南宋(公元1127—1279)
高24.5厘米,口径11.6厘米
底径10.1厘米,重930克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翻唇,宽折沿,束颈,阔肩,腹呈十二瓜棱状,下为圈足。足外壁錾刻“吉庆号”三字,器底亦浅刻“吉庆号”三字,字较大。通体素面。锤揲成形,器表磨光,厚重而不失大气,凝练而不失饱满。
这种形式的瓜棱壶在宋代并不常见,宋代常见的是一种名为瓜棱形注子的酒具,同样为瓜棱形器身,但带有流和柄。宋代金银器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多仿生器。
彭州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是一座充满了久远记忆和岁月积淀的城市
在彭州博物馆
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撩开神秘面纱
静静讲述着岁月深处的故事
那些古蜀文化与思想碰撞交融的故事
那些古老年代里的印记
正缓缓向你走来
……
:
天府金彭•博物志 | 穿越800年去“赏金”,再现宋人的雅致生活!
天府金彭•博物志 | 咔嚓!定格“石光”,来看古人的照相术超赞的~
天府金彭•博物志 | 古人的生活有多精致?扒一扒藏于彭州古代的日用品
天府金彭•博物志 | 快来认一认,这些铜罍、铜戈、铜矛上的花纹都像啥?
期数:2737 期
文字:彭州市博物馆 品鉴彭州
图片:彭州市博物馆 品鉴彭州
视频: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有一种美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冯艳丽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