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5·18国际博物馆日“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在东莞开幕了

5·18国际博物馆日“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在东莞开幕了

“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在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综合展厅开幕了,展期:5月17日——8月20日。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修成的大型类书,也是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这部成书于明永乐之初,重录于嘉靖之末,正本至今仍下落不明,副本更是星散飘零,百存一二,共11095册、22937卷, 三亿七千万余字,其中汇集了上至先秦,下讫明永乐年间的图书七八千种。

本展览共分为“大典犹看永乐传”“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阅沧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显”“珠还影归惠学林”5个单元,全面展示历史变迁中遭受重重厄运的《永乐大典》从成书经历、价值与利用、聚散流变,以及在几代人的研究和保护下,明珠还于合浦的历程。通过讲述这部巨著的前世今生,观众可以充分领略这部中华典籍的神韵与气度,使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与智慧可持续性地在博物馆绽放光彩。

看点一:典籍之渊薮

这部旷世大作来到东莞,让我们有幸能够一睹芳容,其规模远超前代所有类书,实为典册渊薮、佚书宝库。其中就辑录了许多东莞地区从秦代至明代的宝贵资料,包括历史、地理、风俗、文学等丰富的内容。

本展览展品60余种70余册(件),包括明清刻本、稀见清末民国印本,以及收藏于海内外10余家机构、并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仿真影印出版的《永乐大典》,以及莞城图书馆藏的古籍资料等,汇集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让观众全面了解《永乐大典》的历史。

在“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之《永乐大典》中,曾有这样的描绘:“中华文化典籍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黄的辞章,也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

看点二:编纂之艰辛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意图以文治笼络人心,消弭“靖难之役”后朝野上下的不平之气,下诏解缙等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 ”。《凡例》有云:“是书之作,上自古初,下及近代,经史子集,与凡道释、医卜、杂家之书,靡不收采……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以至奇闻异见,谀词逸事,悉皆随字收载。”解缙奉谕召集百余人组成编修班,次年进呈。成祖览后,赐名《文献大成》,但认为“尚多未备”。

永乐三年,成祖复令姚广孝等重修,延揽四方文儒宿学达两千余人。广集天下图书六七千种,按韵编排,汇为一书。永乐五年,姚广孝进呈《永乐大典表》,成祖审阅后甚为满意,并亲自撰序,正式定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编纂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当时的编纂者不仅要精心收集文献,还要修订和校勘,以确保文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永乐大典》被视为古代文献的百科全书,收录了中国古代五千余种文献,在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看点三:典籍与东莞

《永乐大典》卷11368“简”字册记录了: 东莞资福寺(寺废,址在今东莞莞城中心小学)始建于南汉大宝五年(962),北宋元符年间,资福寺中建罗汉阁,方丈祖堂禅师求碑于苏轼,苏轼关于作此碑记之事。

《永乐大典》卷13140“梦”字册记录了:“梦赤蛇吐珠”是祖堂禅师与苏轼皆梦到赤蛇吐珠,是为祥瑞,苏轼大喜,以佛脑舍利相赠,并作《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一文的典故。

《永乐大典》卷3527“门”字册记录了:《广州府图经志》中所载有关明代东莞县虎头门(今虎门)的内容,虎头门因珠江口上大、小虎二山若虎踞之状而得名,是广州出入南海的门户。清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即在此地海滩。

《永乐大典》卷11907“广”字册记录了:该册收录广州府的风俗形势、气候、田赋、课利、土产等。其中特别提到,东莞特产龙眼等水果。(现藏于英国阿伯丁大学图书馆)

《永乐大典》卷9764“岩”字册记录了:收录明代以前有关岩石的文学作品,以及地方志中关于当地岩石的记载。该册辑录《广州府志》中关于明代东莞县南的杯渡山(今属香港)滴水岩的相关内容。

来源: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看点,广州,国家图书馆,解缙,展览,东莞,文献,永乐大典,苏轼,典籍,姚广孝,东莞,永乐大典,苏轼,字册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看点,广州,国家图书馆,解缙,展览,东莞,文献,永乐大典,苏轼,典籍,姚广孝,东莞,永乐大典,苏轼,字册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看点,广州,国家图书馆,解缙,展览,东莞,文献,永乐大典,苏轼,典籍,姚广孝,东莞,永乐大典,苏轼,字册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