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乱世,群雄争霸,无论是陈友谅、张士诚,还是徐寿辉、彭莹玉,初期势力都比乞丐出生的朱元璋大的多,可为什么最终一统天下,登基称帝的却是朱元璋呢?不是朱元璋手下猛将多,也不是朱元璋运气好,而是因为一59岁老头给朱元璋提出的“九字方针”!
公元1358年,朱元璋派心腹大将邓禹攻打婺源,久攻不下,朱元璋便亲自前往,在和邓禹的聊天中,朱元璋得知婺源有一能人叫朱升,人称“时下诸葛”,当时的朱元璋还很弱小,当真是求贤若渴,便跑去和朱升见面!
当时的朱升已经59岁,胡子花白,早已没了争霸天下的心思,但见朱元璋军队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心知此人非池中之物,当朱元璋拜访他时,便多聊了几句,没想到,这一聊,跟验证自己的看法,认为朱元璋是可造之才,便跟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
高筑墙,目的是让朱元璋巩固自己的后方,只有后方牢不可破,前线将士在作战时,才能心无旁骛,不必当心后方的父母妻儿,地盘才会一天比一天大!
广积粮,当时的朱元璋占据的是南方富饶之地,但长期被战争摧残,土地荒芜,人口稀少,而行军作战,最重要的便是军粮,广积粮这一政策,便是要让朱元璋地盘恢复繁荣,有能力装备更多军队,给朱元璋军队提供更多钱粮!
缓称王,是朱元璋能够在元末争霸后期成为庞然大物的根本原因,像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早早便称王称霸,很是威风,但枪打出头鸟,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也成了元朝军队重点围剿的对象,当陈友谅等人跟元军拼死拼活的时候,朱元璋却在闷头抢地盘,朱元璋不壮大,怎么可能?
在朱元璋灭了陈友谅之前,一直都是以吴国公自居,直到陈友谅被灭,才自称吴王,而朱升,便一直待在朱元璋身边,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在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处州和番阳湖大战时,都提供不少谋略,朱元璋对此人很是倚重!
朱元璋建立明朝,登基称帝后,朱升便以年老为由,告老还乡,朱元璋感念其功绩,赐“免死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