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曾以一根梢棒打下八百军州,可惜的是年仅五十岁就撒手人寰。让后人不解的是,继位的不是他的儿子,却是他的弟弟。如果他们赵家流行的是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也可以理解。
可是赵光义即位后,不遗余力迫害自己的弟弟秦王赵廷美。把赵廷美迫害致死还不算,他哥哥的两个儿子也被他数次折磨,害怕得要自杀。
由此观之,赵光义的继位让人不得不心生疑心,他到底是怎么得到大位的?他迫害所有跟太祖有关系的人尤其是太祖的宋皇后是不是为了掩饰他阴谋夺位的事实?
一.烛影斧声
宋太祖从北汉北征回来后,身体就不太舒服。一天晚上,太祖传召赵光义来宫里议事。到了半夜的时候,宫外的太监看到屋里蜡烛忽明忽灭。
太祖对晋王说:“好为之,好为之”!边说边有玉斧砸地的声音,太宗见太祖身体出了状况就请安起身回了晋王府。凌晨就传出太祖暴毙而亡,晋王赵光义在太祖灵前继位,是为宋太宗,这就是烛影斧声的故事。
后世对晋王颇多非议,尤其是晋王对太祖的皇后宋孝章皇后的口是心非的做法颇感不齿。那么赵光义与宋皇后有什么恩怨呢?
本来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之后,应该对哥哥的亲眷好好照顾。然而,赵光义对兄长的家人充满了敌意,尤其是宋太祖离世的皇后孝章皇后宋氏。
太宗登基不久后,就将宋皇后赶到了西宫,褫夺了皇后该有的权利,并派人严密监视宋皇后的一举一动,在西宫的这段时间里,宋皇后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
公元995年,年仅44岁的宋皇后病逝,这时人们才想起来后宫还有这么一位前朝皇后。
让人意外的是,向来“养尊处优”的宋皇后年仅44岁就去世。而且在她病逝后,宋太宗赵光义竟然拒绝给嫂子成服,而且也拒绝大臣参加她的葬礼。
按理来说,宋皇后应该和太祖合葬,然而宋太宗并不让她下葬皇陵,死后棺椁只是停放在了赵匡胤妹妹的家里,就连牌位宋太宗也不让放入太庙。
从她的短寿可以得知,孝章宋皇后生前应该经历了很多身体和心灵的折磨。群臣都知道如此不合规矩,但只有王禹偁敢站出来。王禹偁上书说:“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太宗看完王禹偁的折子后,一言不合就把王禹偁贬到安徽滁州。
那么这个宋皇后是什么来历呢?让宋太宗这么忌惮?宋皇后出生于洛阳,是忠武军节度使宋偓的大女儿。她的母亲是五代时期后汉的公主,她的父亲是后唐庄宗的外孙。
他们家是根正苗红的凤子龙孙,据《宋史》记载,宋氏家族“近代贵盛,鲜有其比”。她在两岁多的时候,就被周太祖郭威所看重,送了她一身冠帔。在古代,被君王赏赐衣服可是一件天大的荣耀。这份荣耀在她身上还发生了两次。
宋太祖建立大宋后,她和母亲来参加长春节,被赵匡胤送了一身冠帔。从此她就和宋太祖结缘,第二年她就被宋太祖封为皇后,时年十七岁,而宋太祖大她二十五岁。
宋太祖开宝九年,宋太祖突然去世,是为烛影斧声。第二天宋太宗继位,从此她就消失在了政治舞台上。据说宋太祖去世的消息,本来是她让太监王继恩去告诉太祖的二子德芳,可是王继恩却去告诉了晋王赵匡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德芳来耶
宋太祖刚驾崩的时候,北宋名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
知道要变天的宋皇后,火速派王继恩去找太祖的第次子赵德芳,然而王继恩出宫后却直奔开封府尹晋王赵光义的府邸,王继恩根本就没有把宝押到德芳的身上。
当王继恩回来的时候,宋皇后心急火燎地问“德芳来耶?”,话音刚落,迎面而来的却是赵光义,宋皇后反应也很快,立马改换说辞,跪在地上乞求赵光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听后,打包票说“共保富贵,无忧也。”
赵光义嘴上说对太祖母子怎么怎么好,实际上太祖的儿子没有一个善终。一个个被他逼死,宋皇后自然也难逃毒手。从赵光义后来的表现中,他对自己的嫂子宋皇后可谓如芒刺在背,早晚都要拔。难道只是因为当时叫德芳,没召唤他吗?并没有那么简单。
赵光义知道,只要自己这个年轻的嫂子不死,自己的权力随时都会受到威胁,位置一天都坐不稳。宋太祖赵匡胤死得本来就不正常,太祖常年随后周柴荣征战,身体健壮正值春秋鼎盛的宋太祖为何会突然病逝?
从斧声烛影的故事中,可以得出宋太祖是意外死亡,从结果论来看,谁得到了最大好处,谁就是最大的嫌疑人。赵光义在这中间必定担任了不光彩的角色,而宋皇后可能是唯一的知情人,或者说宋皇后发现了什么。
在太祖突然暴病身亡的当天,宋皇后需要拿个主意,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宋皇后的选择会决定下一任天子以及太祖旧臣的命运。在宋皇后进宫之前,赵匡胤已有两子,分别是年仅十岁的赵德芳和已经比宋皇后还大一岁的赵德昭。
为了避嫌,宋皇后和赵德昭刻意保持距离,和赵德芳很亲近。因此,赵匡胤,宋皇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赵德芳。因事出突然,太祖并没有留下遗诏,这个时候谁先控制了皇宫,谁就得到了皇位。可惜所托非人,改变了宋朝的轨迹。
从赵光义即位当天就改元以及对宋皇后的所作所为来看,赵光义此人做贼心虚。不过报应总是会来的,在南宋开国之初,高宗赵构就失去了生育能力。
高宗传位给太祖一脉后裔的孝宗赵眘,太祖和宋皇后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参考资料:
《续湘山野录》
元·脱脱《宋史太宗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