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华悠悠五千年,放眼望去大多时代都是由“男人”掌控天下,而“女人”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甚至根本没有接触政治的机会,但是“武则天”却是个例外;虽然历史上也曾出现了吕雉、慈禧这样强势的女人,但终究没有一个女人敢像“武则天”一样自立为皇的。虽然“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性皇帝,但她在历史上的功绩却似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男性皇帝;奇怪的是,“武则天”好不容易夺得李唐天下,最终却没把皇位传给武氏一族,反而“还政于李”,这一行为是不是有点傻?
“武则天”可不单单是一位女性皇帝这么简单,在她当政期间虽不至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国泰民安,政治清明绝对是合格的;就算是临死前也没像其他自吹自擂的皇帝一样将自己所谓的“丰功伟绩”刻成碑文传于后世,“武则天”墓前只是一块光秃秃的石碑,上无一字,因此后世称之为“无字碑”。或许正是这块“无字碑”的独特才引得后世对“武则天”产生了诸多猜测,更有甚者还把她的死描述成神秘莫测的非自然现象;传说后世有贼盗其墓,动土则电闪雷鸣,放弃则云开雨散等等,又给这位“女皇”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其实“武则天”带给后人的最大谜团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她半生争权夺势,甚至不惜将自己的骨肉宗亲杀死,好不容易67岁登基为帝,却为何又最终放弃传位与“武氏”,反而又“还政与李”?关于这点众说纷纭,有人说情势所逼,有人说她晚年时分已经是兵临城下,也有人说她是老糊涂了;但不管怎么说,“武则天”最终没有以皇帝的身份安排身后事,而是仍以皇后身份,只不过谥号为“大圣”进入李唐宗庙。
仔细想来,“武则天”将天下还给李氏后人并不是傻,相反正好反映出了她的智慧。首先第一点,自黄帝开始,历朝历代的政权统治者都是“男人”,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她一代人就能扭转改变的;况且唐朝自李世民开始就有“李唐盛世”之说,这就促使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有着思念旧唐的心结。如果此时“武则天”仍旧一意孤行将权利交给自己的武氏宗亲,那无疑犯了众怒,“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她在统治期间就已经领教过了,来硬的恐怕她死后连葬身之地都没有。
第二点,“武则天”当政期间可以做到国泰民安,但是纵观朝野上下,能堪大用的“武氏”重臣又有几人?这就很明显的反映出一个问题,即便是强行传位给自己的“武氏”宗亲,他们一样没能力固守武则天辛苦打拼下的江山;守不住江山就必然兵戎相见,而“武氏”也必败无疑,到那时“武则天”虽早死多时,可万载骂名是一定躲不掉的,搞不好整个“武氏”家族都会被连根拔起。到那时“武则天”不仅在李唐后人面前背负千秋骂名,甚至在自己“武氏”人眼中也是个罪人;与其里外不是人,倒不如留其美名还政与李,也免了百姓的刀兵之苦。
第三点,还有诸如“狄仁杰”这样的重臣挟持。说起“狄仁杰”总给人一副断案如神的样子,其实他还是李唐旧臣,除他之外还有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的重臣;这些人不仅是心向“李唐”的旧臣,还是“武则天”时期的中兴名臣,其中尤以“狄仁杰”劝说武则天还政最为知名。试想,有这些心向李唐的重臣把持朝纲,“武则天”就是有心不还政权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说白了,只要晚年的“武则天”流露出半点非分之想,恐怕到时她连军队都难以调动。
当然,上述只不过是大概的原因,其中细节因素还有很多;但总的来说,“武则天”还政与李氏是当时的唯一出路,也是唯一可以保护“武氏”又能万古流芳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