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虽然不是昏君,但起码和庸主这个词能挂上钩,清末史学家蔡东藩认为,李治为色所迷,昏庸已甚,贬勋旧,斥忠良。李治一没有8岁就当了太子的李承乾威望高,而没有李泰能力强,李恪他当然也比不上,李世民怎么会选择让他当太子呢?
简单来说就是,李承乾和李泰这两个势力最大的人相互争斗,结果彼此都惹了一身的骚,而李恪这个人血统又不对——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让他即位,天下岂不认为是隋朝复兴了?
当然,李治也有自己的优点,第一大优点就是他性格好,不会上台之后就对自己的兄弟大开杀戒。而且那时候天下基本已经平定,唐朝所需要的不再是开拓之君,而是守成之君。最最重要的原因则是李治拥有一个强大的、拥护他的团队,这个团队以凌烟阁功臣第一名,长孙无忌为首。还有李世勣和褚遂良这样的贞观元老。其中李世勣属于军方的代表人物,长孙无忌属于老政治家,褚遂良是新政治家,他们拥护李治不遗余力,以至于敢去指责李世民在立储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李世民曾倾向于李泰,他为了说服大臣,就给他们讲了一个青雀入怀的故事,这个青雀就是李泰的小名:有一天李泰扑进了李世民的怀里,告诉他如果自己当了太子,日后一定杀掉自己的儿子,让弟弟李治即位。李世民很感动,褚遂良却不高兴了,他知道李世民是什么意思,站出来指责他说: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陛下的话大错特错,臣希望您好好想想,别在耽误了。)陛下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已成今日之祸。陛下当初立了李承乾,又宠爱威望,这才导致了今天的祸事,有人会为了兄弟杀儿子吗?是儿子亲还是兄弟亲,如果您要立李泰,请务必先妥善安置好李治,不要让他被李泰杀了……李世民听完这句话就哭了。
李世民一直不怎么中意李治,在确定要把李治立为太子的那次会议上,李世民无奈地说道: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李世民在向自己的大臣哭诉,我的三个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还有弟弟李元昌,一个个这副样子,我活着可真没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他不想立李治。说完这句话,大臣们都沉默已对,无声地进行抗议,李世民拔刀作势要自杀,大臣们把他抱住,夺下了刀,褚遂良转身就把这把皇帝的御刀交给了李治,这不只是到,准确地说,它其实是权柄。
一会儿,大家平静下来了,长孙无忌问李世民:陛下想立谁为太子?李世民说:李治。长孙无忌于是对大家喊道:皇帝主意已定,再有异议者格杀勿论。李世民的反应更绝,他对李治说:孩子啊,快谢谢你舅舅吧!他答应让你做太子了……
一直到李治当了太子后七个月,李世民还去找了一次长孙无忌,李世民说:我觉得李恪不错,你觉得呢?长孙无忌当然说不行了……
我只想说一句,如此的君臣关系,在历史上只能出现于贞观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