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只针对李建成?与李渊不可调和的矛盾才是主因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只针对李建成?与李渊不可调和的矛盾才是主因

文:正史漫谈

图:来自网络

我们都知道,玄武门事变,是李氏兄弟围绕太子宝座攻防战的一次终极对决。以我们今天的立场,很难理解李渊为何不能正视俩儿子在野心、气魄、能力以及功劳上的差距,果断改弦易张,以避免人伦惨剧的发生。毕竟,在中国历史上,"长幼有序"并非必须遵循的传位规则。

但是,透过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李渊的抉择,可能并非出于抗拒废长立幼,更不是单纯的忌惮二儿子的功劳;从一开始,他就偏爱李建成,对于李世民,则打心底里难以亲近。

貌似疏远的父子关系

公元616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负责防御突厥、镇压流民暴动。陪同他的,是时年18岁的李世民;长子李建成则带着其他家眷,根据朝廷的安排留在河东。

那么,跟着李渊出生入死的李世民,是不是老父最亲近的儿子?好像并不是,从两件事可见一斑:

事件一,为了说服李渊起兵,李世民大费周章。在自己多次苦口婆心劝说无果后,他想方设法拉拢了父亲的亲信裴寂,最终通过后者才促使李渊下定决心;

事件二,李世民与刘文静等人根据李渊的指令,冒着风险征兵,并配合除掉了杨广安排在太原的副留守高君雅等人。但这些功劳没啥用,当李建成丢掉弟弟李智云来到太原后,迅速抢占了头把交椅:

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领军大都督

李世民则为右领军大都督,这两支军队,构成了李氏西进关中的主体。

与其他大部分朝代不同,隋唐时期以左为尊。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李世民在军中的地位就居于大哥之下,在父亲面前的话语权甚至比不上外人裴寂。

你可能会认为,这是由长幼、辈分决定的。但其后发生的事件,暗示出真实的原因。

有能力却不听话的李世民

与父亲李渊的相处方式,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俩风格迥异。

公元617年7月,李渊让李元吉留守太原,自己带着李建成、李世民以及几乎全部家底扑向长安。隋王朝留守关中的代王杨侑,则派出宋老生扼守霍邑、屈突通屯兵河东加以应对。

僵持期间,唐军被连日大雨阻碍,再加上前去突厥请兵的刘文静杳无音讯、回太原运粮的人马迟迟未至,李渊与裴寂等人商议,计划暂时回撤太原,另择吉日再图西进。

与其他农民起义军不同,李渊队伍的主体不是饿着肚子搏命的饥民,曾经都是正儿八经的隋朝军人。带着这种队伍,靠的就是起初激起来的一口气。如果此时后撤,在朝廷的软硬兼施之下,他们比农民起义军更容易崩盘。

所以,对于李渊的决定,李世民强烈反对:

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何以自全!

对于二弟的意见,李建成也表示完全赞同。但李渊主意已定,勒令队伍马上起身,其后自己便入营就寝。心有不甘的李世民则连夜守在帐外号啕大哭,并且再次强调"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终于醒悟过来的李渊追悔莫及:"如今队伍已经出发好几个时辰了,怎么办好?"

李世民却早有准备:

右军严而未发;左军虽去,计亦未远,请自追之。

也就是说:李渊的回师命令已经下发好几个时辰了,李世民率领的右军却一直按兵不动;而李建成的左军,则已经按照指令在返回太原的途中。

更微妙的是,李建成并没有随军撤退。在李渊回心转意后,他与李世民一起连夜动身,把自己的左军追了回来。

也就是说,在察觉到父亲决策错误之后,李世民坚持己见,拒不执行命令;而李建成则两手准备—一方面执行军令,但让队伍放慢脚步;另一方面,自己留下来与弟弟一同劝说父亲改变主意。

要知道,此时的李氏父子已经不是简单的家人关系,而是军队的上下级,对于两兄弟而言,服从是第一位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李建成的表现显然更为老道、更有城府,也更加工于心计。

对于李世民的先斩后奏,李渊回应如下:

渊笑曰:"吾之成败皆在尔,知复何言,唯尔所为"。

当笔者还是学生时,看到这句话的理解是:李渊为儿子的先见之明感到欣慰,并表达了对他的无条件信任。

但如今,李渊的笑语在我看来却是另一番涵义:你小子能耐是吧,把老子耍得团团转。既然咱们全部人都靠你,你自己决定好了,干嘛还问我。

如果他真的认为"吾之成败皆在尔",一年后被立为皇太子的就不是李建成了。

我的旨意没你的命令管用?

类似事件并非个例。过了几年,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占领洛阳后,李渊派几名贵妃去洛阳选取宫女和财宝。张婕妤想在秦王面前替自己父亲要一块地,于是请李渊写了一副手令。但这块地已经被李世民赐给立有战功的淮安王李神通,后者因此严词拒绝。

得知此事,李渊气得吹胡子瞪眼:

"我手敕不如汝教邪?"谓左仆射裴寂曰:"此儿久典兵在外,为书生所教,非复昔日子也。"

("教",是几位皇子命令的称谓。)这一事件可能有张婕妤从中添油加醋的原因,但李神通依靠着秦王的命令就不认皇帝的手令,却是事实。虽然从道理上讲,李世民赏赐有功、拒绝走后门的举动并无不妥,但在封建王朝,有什么比皇帝的权威更重要呢?

在与父亲后宫关系的处理上,李建成可就比较滑头了:

建成与元吉曲意事诸妃嫔,谄谀赂遗,无所不至,以求媚于上。

别说是皇帝,就是现在普通的企业领导,都会吃这一套:体贴周到、急领导所急的才是亲信,李世民这种耿直而又有能力的愣头青,就让他好好干活得了。

李世民功劳渐增,老父李渊却愈发纠结

也许是看到周、隋两朝均被贵族篡夺,李渊对于扩充宗室势力有着深深的执念: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

上皇就是指李渊,他为了保证天下姓李,连关系远到三辈的同宗都被封为王。当然了,若要说到最可靠的人,谁也超不过自己的亲儿子。所以在夺取关中的过程中,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被安排了独当一面的重任;女婿柴绍虽然优秀,也只能在李世民手下当长史。

在公元618年大唐建立后,成了储君的李建成自然不可擅动,李元吉则镇守老巢太原,所以统领各路文臣武将征伐天下的重任,当仁不让的落到了李世民身上。

幸运的是,二儿子虽然仅仅20岁出头,却是一位天生的统帅:他不仅懂兵法、有魄力、行事果断、敢打敢拼,而且任人以才、处事公正、胸怀宽广,无论是老臣新将,都愿意在他手下为李家卖命。

但是,随着李世民的威望与功劳滚雪球般增长,再加上他"帮理不帮亲"的犟脾气,李渊的心情愈发纠结:儿子如此能干,省力省心的父亲自然是老怀安慰;但也有个坏处—别说蹲在东宫的太子,即使是自己的作用也逐渐被弱化。再加上他老是唱反调,以后自己和太子可怎么带队伍?

带着矛盾的心理,李渊开始对李世民进行敲打

虽然心有不满,但李渊在对待子女方面,称得上一位慈父。对于李世民,他决定杀鸡儆猴。这个"鸡",就是刘文静。

刘文静是李世民的铁杆心腹。在他眼里,李世民"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即兼具了刘邦与曹操的优点,因此对其佩服的五体投地。所谓人以群分,刘文静也确实非常能干:

在太原时,他配合李世民促成李渊起兵,并积极征兵,其后配合李渊演戏除掉副留守高君雅;

定下西定关中的策略后,他作为李渊手下行军司马,提出了联络突厥、稳定后方并借兵借马的妙计,在得到李渊同意后,刘文静更是亲自北上加以落实;

在李渊帅主力攻打长安之际,刘文静率军扼守通关,击败并俘虏隋军大将屈突通,解决了唐军的后顾之忧;

在大唐立国后,刘文静受命率人在隋朝开皇律令的基础上修订新法,奠定了唐代法令的基础。

可以说,在李渊起兵最艰难的阶段,刘文静干的都是脏活累活。但这么一位为李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才,却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公元619年,他的职务是民部尚书;当初与他一同在太原的裴寂,这些年并没有立下特别的功劳,但却凭李渊老友的特殊身份,长期占据尚书仆射之职(即宰相)。

九月,由于酒后吐槽裴寂,刘文静被李渊立案审查。面对前来问话的裴寂、萧瑀等人,他表示自己只是发发牢骚:

建义之初,忝为司马,计与长史位望略同;今寂为仆射,据甲第,臣官赏不异众人,东西征讨,老母留京师,风雨无所庇,实有觖望之心。因醉怨言,不能自保。

也就是说,在起兵之处,自己作为司马,裴寂担任长史,两人级别差不多。但其后表现平平的裴寂升任了宰相,东奔西走、立功无数的自己却未受到应有的奖赏;老母留在京城无人照顾,所以自己酒后口出怨言。

刘文静如实吐露出自己的心声(我相信,即使现在,很多职场上的朋友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但李渊听后,不仅毫无触动,反而对臣子们说:"刘文静这些话,显然是要造反啊!"

我们难以想象此时大臣们的反应,很明显,皇帝大人这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但涉及到敏感话题,大多数人选择了明哲保身,只有李纲、萧瑀等大儒表态愿为刘文静担保,李世民更是为自己的得力干将辩解:

昔在晋阳,文静先定非常之策,始告寂知;及克京城,任遇悬隔,令文静觖望则有之,非敢谋反。

其实,保持沉默,是李世民此时最为有利的选择;但若如此,跟着他的能臣们将会心灰意冷;但他据理力争,偏偏更加刺激了李渊,他的话像是在指出:自己及嫡系李文静,才是太原起兵的第一功臣,坐享其成的父亲则赏罚不公。在裴寂添油加醋后,李渊沉思良久,最终下令将刘文静两兄弟处死,并抄没全部家产。

刘文静事件,针对性明显,像是李渊扇在李世民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他就是要告诉儿子:别以为没你和你的人,老子就不行。

紧接着,李渊要用他的自己人,承担李世民以及刘文静之前的工作

这个自己人,正是李渊的铁哥们裴寂。

俩人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当初在太原,二人夜夜笙歌、饮酒作乐;裴寂甚至无视杀头的风险,利用职务之便,安排晋阳宫的宫女伺候李渊。

李渊也够意思,在称帝后第一时间任命铁哥们为丞相;这还不算,其后唐朝严禁民间私自铸钱,但裴寂与李世民、李建成一起,独享法外的特权。

但正如刘文静所说,在打天下的紧要关头,其他人把脑袋别在腰带上玩命,得到的待遇却远不及守着皇帝作乐的裴寂,李渊的老脸肯定挂不住。

不过机会来了,就在刘文静犯事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刘武周仗着突厥的支持,大肆侵扰李渊的老巢太原。两位老哥们一合计,决定就这个事立点战功,好堵住悠悠众口。

刘文静死后,裴寂被任命为晋州道行军总管,全权负责讨伐刘武周。然而现实与理想间差了十万八千里,在他的带领下,唐军被刘武周的部将宋金刚打得溃不成军、一泻千里。紧接着,在敌军围困太原之际,留守的李元吉直接开溜,把自家的老巢举手送给了刘武周。

其后对方乘胜南下,裴寂根本无法抵挡。无奈之下,他焚烧百姓的积蓄,以驱赶他们进入城堡坚守。这下百姓们可不乐意了:你们这样跟土匪有啥分别?刘武周来了也不会这样对咱们呢!部分当地人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与刘武周内外呼应。

此时的形势岌岌可危,唐王朝在崤山以东地区的地盘基本失控,长安深受震动。李渊面临着最大危机,情急之下,他准备下令放弃崤山以东、龟缩固守关中。

让李渊无奈的现实—关键时刻,还得靠李世民

危急时刻,被冷落了一阵的李世民挺身而出,向父亲主动请缨:

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精兵三万,必能平殄武周,克复汾、晋。

一直拉不下脸面的李渊终于等到了台阶,他把关中精兵悉数托付给儿子,并且亲自赶到华阴送行。

绝境之中看秦王,这是大唐建立过程中被屡次证实的真理。北上的李世民浴血奋战近一年,将刘武周势力连根拔起,刘武周、宋金刚二人也被突厥杀人灭口。此外,李世民还收复了尉迟敬德等一众猛将,秦王府的实力再次大增。

虽然折了面子,但好歹保住了位子,此时的李渊甚是开心,他于是放手让李世民紧接着东征王世充。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世民在洛阳围城打援,不仅如愿拿下洛阳,顺带还把前来支援王世充的窦建德十余万大军击溃。

公元621年7月,李世民凯旋回到长安。他身披穿金甲,身后跟着李元吉、李世勣等25位武将及精骑万人,把窦建德、王世充押到太庙告慰李氏列祖列宗。

此时的李世民,战功与威望如日中天,忠于他的文臣武将占据了大唐政权的主体。形势已经逐渐明朗:除非李世民被杀,或者他自己愿意退居二线,任何人都难以继续将其压制。

同年,迫于人心与舆论压力,李渊为李世民创造了个新职位—天策上将,位居所有王公之上。同时还兼任了司徒。

但是,事实证明,李渊仍没放弃对李世民的掣肘:丢掉太原的齐王李元吉被封为司空,害得大唐丢掉半壁江山的裴寂在被了一顿骂后又被官复原职;公元622年,李世民把刘黑闼打得只剩半口气时,却被李渊临阵召回,换上李建成去捡功劳。

结语

从李世民在开设天策府后四处招揽文人、设立"十八学士"的举动来看,他对自己的定位,绝非父亲安排的"上将"角色。但随着天下逐渐被平定,政权逐渐趋稳之际,兔死狗烹,他以及跟随自己立下无数战功的文臣武将们,势必会面临逐渐被削弱、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对于这一局面,李渊不可能不清楚,但他心存侥幸,既不能任人以才、传位于李世民,又不敢投鼠忌器、架空秦王势力,最终不得不咽下骨肉相残的苦果。所以说,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既是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围绕政权接班人争夺战的一次终极对决,也是不受父亲待见的李世民突破多年压制的一次彻底反抗。

从人伦来讲,李世民确实背上了污名;但从情理而言,他的选择也无可厚非。时至今日,有多少像他这样能力出众、功劳卓越,却因不善于迎合而被无情压制的人才。李世民应该感谢李渊,毕竟这位父亲并非心狠手辣之人。

(在登上帝位三年后,李世民就为刘文静平反,并将裴寂流放静州,不知太上皇李渊作何感想。)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正史漫谈原创,无责任猜想,欢迎讨论,也不怕板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事件,父亲,太原留守,李世民,调和,儿子,李建成,队伍,命令,消息资讯,李渊,李世民,刘文静,李建成,裴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事件,父亲,太原留守,李世民,调和,儿子,李建成,队伍,命令,消息资讯,李渊,李世民,刘文静,李建成,裴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事件,父亲,太原留守,李世民,调和,儿子,李建成,队伍,命令,消息资讯,李渊,李世民,刘文静,李建成,裴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