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是宋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次变法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旧两党之争,直接持续到了金兵南下才彻底划上了句号。王安石变法以“财政”与“军事”为核心,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但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直到清末民初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变法成为了时代主流,王安石变法才得到了正面评价,而在此之前都被看作了亡国乱政之举。
这是因为王安石变法自身的缺陷。变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冗余财政与禁军的局面,充实了朝廷财政,提高了军队效率,可另一方在变法推行过程中,很多举措并不合时宜,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了百姓和地主的利益,让各个阶级都有人抵制新法。在王安石变法时,朝廷上大致可以分为五派势力,有四派都反对王安石,那么这五派的领袖下场如何呢?
第一派:激进的变法派,代表人物: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自然以王安石为核心,他为了推行新法,施行全面改革,面对各种阻拦,也是强硬执行,导致树立了无数的政敌。反对他变法的人都被排挤出了朝廷,然而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由于下级执行的过程中变本加厉,反倒损伤了百姓的利益,王安石黯然罢相。后来虽然再次复相,可由于支持他变法的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高滔滔启用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王安石只能黯然退休,直到去世。等到宋哲宗亲政,王安石的支持者章惇执政,让王安石配享太庙,谥号“文”。
第二派:变法参与派,代表人物:程颢
这一派的朝廷官员参与了王安石变法,开始对王安石是持有支持意见的,但在变法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新法的弊端,于是走到了王安石的对立面,其代表人物就是程颢。程颢被王安石排挤后,开始潜心学术,研究儒学,最终成为一代大儒。他构建了一整套思想体系,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程朱理学”,作为奠基者,程颢可以说影响了后世几百年的思想。后来高滔滔垂帘听政,重新启用旧党,也包括程颢,但程颢还没有到任就先离世了。
第三派:变法异见者,代表人物:苏轼
这一派也知道宋朝发展出现了问题,需要变法革新,这样才能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不过,他们却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在搞乱天下,他们有自己的变法计划,代表人物就是苏轼。苏轼的才华可谓名震天下,他的老师欧阳修赞叹无比,可却迎头赶上了王安石变法。苏轼的许多朋友,包括老师欧阳修,都因为反对新法而被王安石赶出了京师。苏轼也概莫能外,因上书反对新法,被外放徐州、湖州等地,在地方官任上苏轼的政绩非常好。
后来乌台诗案爆发,新党攻击苏轼对皇帝不忠,还是当时已经退休的王安石站出来为苏轼说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作为新党领袖,王安石一言九鼎,这才让苏轼得以从轻发落。后来高滔滔执政,司马光重新执政,新党下台,苏轼也被召回朝廷。当苏轼看到旧党打压新党后,又抨击保守势力的腐败,认为新法并不需要全部废除,仍有可以保留的地方,结果就是苏轼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再次被外放,不过这次去了好地方杭州,还修筑了著名的苏堤。后来,新党旧党互相倾轧,苏轼也颠沛力量,最后在常州去世。
第四派:渐进变法派,代表人物:司马光
与一般人认知不同的是,司马光其实也是支持变法的,只不过他反对的是王安石那种大刀阔斧的变法改革,认为应该循序渐进,慢慢实施。刚开始司马光还对新法持观望态度,可后来由于两人在变法的思路上的差异,让司马光逐渐成为了王安石的最大敌人。比如北宋的财政问题,两人都知道需要改革,但王安石认为要开源,司马光则主张节流。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开源是“与民争利”,王安石则认为司马光的节流“治标不治本”。尤其是“青苗法”,允许县官靠权柄放钱收息,这要比平民放贷收息危害更大,因此司马光表现了强烈不满。最后,司马光退居洛阳,不问政事,编写出了著作《资治通鉴》。后来高滔滔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执政,他重新启用旧党老臣,全面推翻新法,最后因病去世,谥号文正。
第五派:顽固保守派,代表人物:文彦博
这一派是真正的顽固派,与其他三派都不同,他们根本就不支持变法,认为祖宗成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出现问题,是在于执行的过程中出了差错,而非祖制有问题,顽固保守派的代表就是文彦博。文彦博文武双全,早年曾经参与对西夏的战争,镇压过农民起义,然后才入朝执政。他威望极高,在宋仁宗时就已经是群臣依赖的朝廷重臣了。到了王安石变法,文彦博坚决反对,也被明升暗降,排挤出了朝廷。直到司马光重新执政,才请回了文彦博,后来文彦博官至太师,以九十二岁高寿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