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任见:隋炀帝与南北大运河

任见:隋炀帝与南北大运河

任见:隋炀帝与南北大运河【原创】

01

南北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为宏伟巨大的水利工程,世界闻名。

大运河是与隋炀帝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开凿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是隋炀帝即位后,于大业年间完成的“大业”之一。

公元605年三月,几乎在下令“营建洛阳”的同时,隋炀帝“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 ,启动了更大规模的开凿大运河的工程。

黄河与淮河间的人工运河,叫通济渠。

通济渠开挖的同年,隋炀帝“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 ,连接淮河与长江。

接着,又开挖北至涿郡的“永济渠” 。

后,又从京口引长江水直达余杭,入钱塘江。

南起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北至涿郡,沟通海、河、淮、江、钱塘五大水系,贯穿今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六省及北京、天津两市,全长四千华里的南北大运河,——隋炀帝干的!

02

“隋炀帝大运河” ,作为中国古代贯通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最雄伟的一条人工运河。

依照地理划分,大运河总共分为四段: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

通济渠又称汴水、汴渠、汴河,渠广四十步,全长六百五十公里。

通济渠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历现今三省十八县市。

通济渠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贯通了洛阳到扬州,作为大隋时期的交通大动脉,“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 。

黄河和淮河之间的水运,战国时已为鸿沟所沟通。西汉以后,这条运输通道道便逐渐被汴渠所替代。

曹魏、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对汴渠有整修和局部改建。

隋炀帝在其基础上,加开了洛阳段,即自“西苑”开始,开通济渠,“引瀔、洛水达于河” ,大概循着东汉所开阳渠的故道,由偃师至巩义的洛口入黄河。

03

通济渠与汴水分流后折向东南,最后入于淮水。

邗沟又名渠水、韩江、中渎水、山阳渎、淮扬运河、里运河,北起山阳——今天的江苏淮安,南达江都——今天的江苏扬州。

春秋时期,吴国开凿了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 。东汉末年,地方割据,运道并不通畅。东晋时,邗沟开始出现渠化堰坝。

隋炀帝发淮南民夫十余万,在邗沟旧有基础上大规模整修,疏通扩大了邗沟旧道,形成运河规模。

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南起黄河,北到北京,

东汉时期,曹操为征讨乌桓运输粮草,曾开白沟和平虏渠,沟通黄河和海河水系。隋之永济渠,以曹魏旧渠为基础,拓展成为大渠,全长两千多里。

开挖永济渠时,男丁不足,妇女也被迫上阵了,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04

永济渠的宽度不及通济渠,但深度大,运输能力强,可航行庞大的龙舟。

江南运河,又称江南河,是曹魏时期的吴国为了沟通南京和太湖平原而开凿的运河,隋炀帝征发民夫,重新疏凿和拓宽,形成了江南运河。

江南运河,至今鲜活,船很多,船帮压得低低的,几乎与河面一样平,有的还组成船队,宛如水上火车,浩浩荡荡,神气十足。

从某种义上说,有江南运河,才有新上海、新浦东,才有新常州,才有新宁波,总之,才有新长江三角洲,这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长江三角洲的高楼大厦,高耸入天,而且林立,统统源自运河船上的石材、沙料。天天运、时时运,一刻不停,运了几十年,还要运下去。

运河,是为了运输而开凿的人工河流,或疏浚自然河流使其达到通航要求的水道。由河流和运河进行的运输,叫做漕运,开运河的目的就是为了漕运。

05

开凿运河,工程量极为浩大,在古代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开挖四千多里长的大水道,其艰辛困难,可想而知。

隋炀帝刚刚上台主持工作,为何不遗余力地开挖大运河?

种柳开河为胜游,不语青山对水流?传统说法。非也。

重大历史事件,总会有它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必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其客观的需要,宜认真仔细地考察、分析。

古代交通运输,除了修路,就是开河。

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陆地交通全靠人力畜力,运输量少,耗费大,特别是远程运输,所运物资抵不上路途中运夫和马牛所食,因此,利用河流进行水上运输,在古代是最便捷最经济的,没有比舟船更划算的了。

行船载量大,航程长,是陆路车马无法企及的。

为此,历代王朝都以国家力量组织漕运,充分利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自然河流,行船输运。

06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都是由西向东的,长江、黄河,源于青藏高原,穿越崇山峻岭,奔腾呼啸,进入东部平原,一泻千里,徐徐人海。

是的,地形决定,中国没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河流。

因此,在古代中国,人工开凿南北走向的运河水道,沟通主要水系,形成水路交通网,以利漕运,也就成为古代中国英雄的事业和追求。

邗沟、鸿沟和汴渠,即是隋前历史上的人工运河。

历代封建帝王,包括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曹操、孙权及隋炀帝的父亲隋文帝在内,都不遗余力地开凿过运河,隋炀帝的不同之处在于,开凿规模超过任何一代帝王。

大隋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状态,以南方的经济来支撑北方的政治,把南方的经济重心与北方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以适应各方面的需要,是统一王朝面临的历史任务。

07

在原有运河基础上,整修和开凿一条沟通南北五大水系的大运河,显然是利国利民的宏伟功业。

隋炀帝开挖南北走向的人工运河,以弥补东西走向自然河流的交通缺憾,服务统一大业,实为大眼光,大作为。

促使隋炀帝定下大决心,兴办如此浩大的工程,也有深刻的经济政治原因。

秦汉时期,只有北方的黄河流域得到开发,及隋,南方长江流域,经济已经发达,南方经济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地。

近些年对洛阳含嘉仓城及洛口、回洛城考古发现,其所储藏,确实主要是来自南方的粮米。

大运河,还具有运兵输军的功能。

开凿南北大运河,在军事上,可以加强隋中央政府对江南地方及北部边塞的控制。其“北通涿郡”——今天的北京市,就为征伐高句丽——今天的朝鲜半岛,做了交通准备。

当然,既然是交通动脉,大运河也就拥有旅游功能了。

08

后山乱曰:由于经济的发展,出于政治的统一,为加强南北联系,促进物资交流,为强化中央集权,支撑军事统治,在以河道为主要交通干线的时代,连接南北的大运河的开凿,势在必行。

所以说,大运河的开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要说隋炀帝杨广,最是一位英雄与魔鬼的复合形象,说他没有功劳,谁也不会相信。

修建大运河,是杨广突出的业绩。

大运河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隋炀帝分三期大规模征用民力,投入这一宏伟工程。

09

第一期是公元605年即大业元年三月,征发河南诸郡男女一百余万人丁,开凿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瀔、洛之水人黄河;又自板渚——今之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之水,经过荥泽进入汴水;最后在开封之东引汴水进入泗水,复通至淮水。

同年,隋炀帝征发淮南民众二十万,整修邗沟,即山阳渎,自山阳——今之今江苏淮安,引淮水至江都——今之江苏扬州,进入长江。

第二期是公元608年即在大业四年初春,征发河北诸郡男女一百余万人丁,开凿永济渠,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通往涿郡——今之北京。

第三期是公元610年即大业六年,隋炀帝又下令开江南河,将京口——今之江苏镇江和浙江余杭连通起来。

三期大工程,三批大征发,三次大挖河,先后动用民众数百万,对人民来说是极大的伤害,但不可否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全国水上交通新环境。

10

隋炀帝动用这么大的力量修建大运河,有人说主要目的是他的个人享乐,但即若如此,其个人享乐之外的客观功劳也是巨大的。

事实正是如此,大运河开通之后,立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强化了南北的统一。

整个大隋帝国的水利工程如同一个蜘蛛网,洛阳城就在这个网的中央。

帝国的财富自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流向洛阳城,流向帝国中心。

斯时,通远市“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贩贸易,车马填塞” ,丰都市“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四百余店,货贿山积” ,工商业繁荣,盛况空前。

贸易市场附近,酒店旅馆云集,成为洛阳最繁华的旺地。

11

而向京城洛阳输入财富,是以劳动者的大批死伤为代价的。

《隋书·食货志》记有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诸州采大木,“引至东都”的史实,“所经州县,递送往返,首尾相属,不绝者千里。而东都役使促迫,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 。死者几乎达半。

隋炀帝声称:“兼三才而建极,一六合而为家,”“日月所照,风雨所沾,孰非我臣!”

开远夷,通绝域,克平九宇,威加八荒,是隋炀帝的“中国梦”,而洛阳城就是他圆梦的舞台。

在营建新洛阳的同时,开挖大运河,在大运河如火如荼的开挖中,新洛阳二期工程亦告竣了。

12

隋炀帝对新都洛阳的建设十分满意,“大悦之” 。

洛阳建设工程的两个负责人宇文恺和杨素得到了嘉奖。

宇文恺荣升工部尚书,赐房地产于城东南履道里。

杨素已位极人臣了,隋炀帝只好在洛阳城东北上好的地段赏赐了他大宅子——最高级的房地产,上东门内积德坊,一坊之地,尽为所有!

杨素是个很会享受的人,宅子经他手一番装修布置,“僭于宫省” 。杨宅门院五重,“高斋曲池” ,冠绝洛城。

大隋洛阳城建成后,便是充实人口,聚集人气。

为使洛阳尽快繁盛起来,附近居民以及天下富商、工艺户数万家,都奉诏安置到洛阳城内居住。

13

公元605年,三月,隋炀帝下令:“徙豫州郭下居民以实”洛阳,又“徙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于洛阳。

公元606年,五月,又“敕江南诸州,科上户分房入洛阳住,名为部京户,六千余家” 。

公元607年,十月,又“敕河北诸郡送工艺户”入洛阳三千余家。

史载,隋炀帝新建洛阳后,洛阳有两万零三千多户,若每户按五口人计,洛阳即有人口一百万以上。

官方组织的人口充实运动,使得大隋洛阳新城的经济文化很快发展起来,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性都会。

14

原先所建的含嘉仓城,已经很大了,其四周有墙,南北长七百二十五米,东西宽六百一十二米,面积四十二万平方米。

仓城内分布有近三百座密封式地下圆形窖穴,一般口径在十五米左右,深度八米左右,窖底经火烧处理,纵横铺木板两层,周围砌木板,上油漆,防潮措施完善。

含嘉仓建在高处,既无风雨水火之虑,又省虫鸟啄食之耗,仓室密封后,与空气隔绝,使虫害减少,的确是较为优越的储粮办法。

考古工作者对隋唐洛阳城的含嘉仓进行了系统发掘,探出粮窖二百六十多个,并发掘了其中六个。仓贮粮食已经碳化的“粟” ,尚有数十万斤。

洛阳城人口快速膨胀,含嘉仓已远远满足不了庞大需求。为此,隋炀帝又新建了洛口仓和回洛仓,来储备粮食。

洛口仓和回洛仓的规模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15

《资治通鉴》说:置洛口仓于巩东南原上,筑仓城,周回二十余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以还,置监官并镇兵千人。十二月,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

粮食储备如此,食盐的储藏量也非常惊人,《大业杂记》记录:街西有子罗仓,仓有盐二十万石。

且说隋之得天下,与利用道教制造“神授”舆论分不开。因此,大隋尊佛更敬道,隋炀帝立都洛阳之后,没有忘记道观的位置,在洛阳市区布建了二十多所。

隋炀帝是个著名的享乐主义者,注重今生、厌恶来世的中国道教,正对他的脾胃,他拨出专款,在北邙山翠云峰上建了一座老子庙,周围遍植松柏,大搞环境绿化,弄得绿色四合,鸟语花香。

此后,隋炀帝又出钱举办道教高峰论坛——玉清玄坛,召开道教代表大会后,又组织学者撰著“新道书” ,服务其统治。

16

在轰轰烈烈的大隋建设热潮中,隋炀帝怀念他曾经收取辉煌战果的南方地面,刚刚下令营建洛阳,即又发布“巡历淮海”的诏书。

听采舆颂,谋及庶民,故能审政刑之得失。是知昧旦思治,欲使幽枉必达,彝伦有章。

而牧宰任称朝委,苟为徼幸以求考课,虚立殿最,不存治实,纲纪于是弗理,冤屈所以莫申,关河重阻,无由自达,朕故建立东京,躬亲存问。

今将巡历淮海,观省风俗,眷求谠言。

隋炀帝说,自己“昧旦思治” ,营建东都洛阳,目的就在于“躬亲存问” ,便于听政。

为了进一步体察民情,眷求谠言,诏告天下,将“巡历淮海,观省风俗” ,听采舆论,跟平民百姓交换意见。

17

怀念,也应该是个原因吧?

别乱指责应该吧,后山曰:二十二岁曾经建功立业的“龙兴故地” ,换做谁,内心深处也怀念啊!

南下巡游,是件大事,前提是得有交通,于是下诏火速完备通济渠和邗沟的扫尾工程,赶紧通水,连接黄淮,以达江都。

数日后,隋炀帝又遣黄门侍郎王弘、于士澄等前往江南,办理材料,制作龙舟以及各色船舰数万艘。

隋炀帝既有魄力一声令下征发百万民众营造东都,又征发百万民夫开凿运河,当然同样有魄力下令为巡游而建造大量豪华船只。

粗算一下,造船所役夫工,亦在数十万之多,加上巡游路上所费,需用将是不亚于营建洛阳、开挖运河的又一大工役。

18

历时五个月,王弘、于士澄在扬州督造的船队如期完成,加班加点,赶赴洛阳,“奉迎”隋炀帝。

《大业杂记》说,龙舟船队有楼船伍千一百九十一艘。

《隋书·炀帝纪》跟《大业杂记》抬杠说:“数万艘。”

船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规制特别,用工精致,各色船只在形制、功用、大小、花色上,均有明显区别。

隋炀帝乘坐的龙舟,形貌巨大,豪华无比,堪称水上巨无霸宫殿。

《大业杂记》记录其尺寸为:“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 ,雕镂奇丽,金碧辉煌,其四重。上一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一百六十个房间,皆饰以丹粉,装以珠翠,下一重为大房间,经济舱,住内侍宦官及操舟水手。

19

最上层是办公场所。中间两层网络朱丝,极尽奢靡,是生活和娱乐场所。下层都是服务员。

龙舟“以青丝大绦绳六条,两岸引进” 。

旧小说有诗曰:“牙作帆樯锦作缆,兰为橹楫桂为桡。繁华不信人间有,疑是龙宫蜃气高。”

翔螭舟是皇后乘坐的船,翔者,盘旋而飞,螭者,无角之龙也,一种吉祥物,刻画在船首。

翔螭舟规制虽较龙舟“差小” ,身量稍小,但其装饰却与龙舟无异。

妃嫔乘“浮景舟” ,贵人、美女乘“漾彩舟” ,均为二重,跟在皇后翔螭舟的屁股后面。

随行干部所乘船只,也按级别分配。

诸王公主和二品以上的乘五楼船,四品和僧尼、道士乘二楼船,六品至九品的从官,只能乘黄篾舫,竹篾编制顶盖的篷船。

乘船者总数,依最低限度的估计也超过了十万人。

20

公元605年,夏八月,水势最好的月份,隋炀帝自洛阳西苑出发,先乘小舟,由漕渠出洛口,至黄河,在黄河上换乘王弘、于士澄开来“奉迎”的龙舟。

庞大的龙舟船队,沿着大运河,浩浩荡荡,向隋炀帝的江都故地驶去。

通济渠上,“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沿两岸而行,旌旗蔽野” 。

皇上的头船已经开出去五十天了,最后一艘船才刚刚离开黄河。

隋炀帝命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后军,护卫船队。河道内千舸竞发,两岸边彩旗招展,威武雄壮,无可比拟。

船除载人外,还载有“兵器帐幕”及“内外百司供奉之物” ,甚是沉重,由两岸挽夫牵引行进,两岸共用招募来的挽船民夫达八万余人。

船只规制不一,乘坐者身份尊卑高低有别,纤夫也分成了不同的等级。

21

挽引“龙舟”的称“殿脚” ,有一千零八十人,分为三班,每班三百六十人,还有工作服呢,中央政府供给纤夫们的服装鞋帽,花红柳绿,煞是美艳,皆“著杂锦采装子袄行,缠鞋袜” 。

到底是为中央首长服务,尽管干的是粗笨的力气活,还是要光鲜体面的。

挽引“翔螭舟”的名“殿角” ,九百人,挽引“浮景舟”的称“船脚” ,每船一百人,其他纤夫,每船约五十人,都穿着黄衫子。

十二禁卫军的官兵船,兼载军备物资,由士卒自己拉纤,不分配民夫。

船队错落有致,鱼贯前行,船队之间,快捷的小飞舸来回出没,为“宫人、习水者乘之,往来供脚” ,供饭食,送物品,打捞不慎落水者。

运河两岸,修筑好了柳树成荫的御道,八万多名纤夫行走,还有两队骑兵夹岸护送,合计二三十万人。

河上行驶着光彩耀目的船只,陆地上飘扬着五色缤纷的彩旗。

南巡船队,上万条大船,船头船尾连接起来,竟有二百里长,像滚滚洪流,沿新修的运河,徐往东南。

22

供给皇家船队的食宿生活,沿途民众苦不堪言。

为了满足船队大批人员的享受,沿途各级干部命令两岸的百姓,给隋炀帝他们准备吃的喝的,叫做“献食” 。

“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辇,极水陆珍奇” ,一个州甚至出动一百辆牛车,用来装载精美的饮食。

“后官厌饫,将发之际,多弃埋之” 。

劳民伤财的佳肴过于丰盛,后宫美女们吃得发腻,就抛进河里。

州县领导,逼着百姓办酒席,不办不行啊,送的酒席多到百千桌。大量剩菜,就在岸边掘个坑埋掉。

被迫献食的百姓,每天都在十数万众,以致沿途骚然,农事抛荒,民不得安居,都弄得倾家荡产了。

23

曾经,宿州在疏浚濉河时,发掘出许多稷子,令考古人员困惑。

当地百姓传说,隋炀帝下扬州时,此段河道地势较高,水势枯竭,不能通船,当地干部乃以稷子拌香油铺在干河床上,纤挽龙舟滑行,有歌曰:“大隋炀帝下扬州,楚国稷子伴香油” 。

传说真假难辨,百姓的爱憎却明白无误。

超大规模的船队,空前盛大的仪式,可谓空前绝后,百姓叫苦,隋炀帝却以《泛龙舟》诗叫好。

舳胪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

侍臣虞世基、虞世南兄弟俩,拍马屁迎合,各有《奉和幸江都应诏诗》 ,虞世基说:“泽国翔宸驾,水府泛楼船。”虞世南说:“安流进玉舳,戒道翼金吾。”

24

斯时隋朝大臣们没有二话,全是高叫和谐盛世,升平气象的。

隋炀帝下江都,心中不存白姓,是其问题所在。然而在旧小说中,江都巡游则留下了满路淫秽。

《隋书·食货志》记载,龙舟船队挽船纤夫都是招募来的壮男,小说《大业拾遗记》改成“择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板镂金楫,号为殿脚女” 。

《隋炀帝艳史》更奇妙,描述王弘向隋炀帝提议,选取吴越十五六岁的女子牵缆,说:“以女子牵缆原要美观,添入男人便不韵矣。若虑女子单调,莫若再选一千嫩羊,与美人相伴而行,岂不妙哉!”

《隋唐演义》也以吴越美人锦牵绣挽,玉曳珠摇,百样风流,千般袅娜,加之嫩羊上套,古来未见,激动得头晕眼花。

25

蛾眉作队,一千条锦缆牵娇;粉黛分行,五百双纤腰挽媚。香风蹴地,两岸边兰麝氤氲;彩袖翻空,一路上绮罗荡漾。

沙分岸转,齐轻轻斜侧金莲;水涌舟回,尽款款低横玉腕。袅袅婷婷,风里行来花有足;遮遮掩掩,月中过去水无痕。

羞杀凌波仙子,笑他奔月姮娥。分明无数洛川神,仿佛许多湘汉女。似怕春光将去,故教彩线长牵;如愁淑女难求,聊把赤绳偷击。

正是:珠围翠绕春无限,更把风流一串穿。

旧小说迎合小市民趣味,杜撰本领确实非凡,《隋炀帝艳史》中还有分教:“天子风流不让仙,看花特地泛龙船。绿荫两岸垂杨度,红袖千行锦缆牵。丽胜西池羞穆主,富于牛头笑张骞。君王岂不欣欣乐,只是斯民实可怜。”

前边隋炀帝出尽淫丑,后面倒说到了点子上,不顾百姓死活,乃一昏暴之君。

旧文学传诵千百年,其描述是否历史真实呢?

26

隋炀帝不惜耗资巨万,即位之初,便造就如此盛大空前的船队,匆忙巡游江都,乍看浮华已极,但仔细分析,此等规模的南巡,仅为一时兴起,心血来潮,是难以说得通的。

隋炀帝玩出这么高的水平——大规模巡游江都,和营造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应该是通盘考虑的了。

营建洛阳,在于加强对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控制,以维护王朝大一统。

盛张仪卫,大讲排场,其实也是要以皇帝的威风震慑江南,稳固统治。

正因如此,隋炀帝南巡,特意带着南陈后主陈叔宝的遗孀沈婺华。

陈叔宝死后,沈婺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 ,隋朝宽恕了她。

隋炀帝带着这位知书识礼的亡国皇后,其用意,显然是联络南人的感情,怀柔江南的干部们。

若是为了游玩和享乐,带此老妇岂不碍事也乎?

27

当然,隋炀帝初登九五,即猛作显摆,炫耀功业的心理肯定是有的,你们看看,当年坐镇江都的青年藩王,如今腰粗到何种程度,哼哼!哼!

同时,南巡也是联络旧交,赏赐功臣的机会。

龙舟行至东平郡,今天的山东郓城一带,太守吐万绪迎谒皇上,隋炀帝让他登上龙舟,问长问短,吐万绪“陈谢往事” ,“吐槽”有术,吐出千头万绪,隋炀帝激动不已,对老吐又是加官,又是赏钱。

事实上,隋炀帝到了江都,送给江东父老的第一件礼物,就是宣布大赦江淮,免除五年租赋。

第二件好事,是好纳女人的隋炀帝盛张礼仪,将旧陈后主的第六个女儿陈婤封为贵人。

因为隋炀帝与小陈婤的感情,原先被隋文帝流放至边远的陈朝皇室子弟,隋炀帝让他们“尽还京师,随才叙用” ,“并为守宰,遍于天下” ,都翻身又当上了国家干部。

28

你说陈朝子弟命运的巨变归功于女子得宠,那么隋文帝的小妾宣华夫人也让隋炀帝“宠”了,那旧陈的皇室子弟咋不翻身见太阳呢?

事情只能说明,政策变化,动因更深。

说明,隋炀帝纳陈婤,是政治联姻,是为了疏通大隋皇室与南朝人士的感情,令旧陈遗老感恩戴德,真正地收复他们的心。

因此说,隋炀帝纳陈婤,对融合南北士人,维护国家长久统一,具有深远的意义。

隋炀帝巡视江都期间,对文化建设十分看重。

他离开洛阳时,命人把国家收藏的名画书法“尽将随驾” ,到了江都,便开办展览,让南人认识北方艺术,可谓用心良苦。

29

随行人员,既有中原鸿懦,如大文豪薛道衡,博学通识的牛弘,还有大批僧尼道士,让他们到隋炀帝当年开建的江都四道场,讲经弘法,以宗教慰人。

炀帝杨广也是佛徒天子,莅临南方,继续他以前对江南宗教人士的怀柔政策,敬设蔬饭,赐物山寺,恭听讲经,谦称弟子,拉拢僧徒。

杨广派遣散骑侍郎兼通事舍人张乾威,两次送给天台山寺“大铜钟一口、袈裟一领、褊袒二领、衣物三百段、飞龙绫法衣一百六十领”及多量生活用品。

天台寺僧人“伏惟皇帝陛下起居万福” ,虔诚得不可开交。

九月二十六日,炀帝让通事舍人李大方宣敕江南诸州僧人们至扬州相见。在会晤中,杨广称高僧作“师” ,自己谦为“弟子” 。

隋炀帝的这一姿态,表明他在延续当年藩居江都时宽容的宗教政策。

后山认为,隋炀帝迫不及待地巡历淮海,躬亲存问,感化笼络江南人以成天下一统伟业的目的,是存在的。

2004.4于瑞欧村

~

任见,另署后山,理科出身,早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主要作品有《西欧史传》(6卷)《帝都传奇》(10卷),《牡丹传奇》(10卷),《刘禹锡传》,《白居易传》,《曹操传》(陆版+湾版),《丝路密码》(2卷,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洛阳往事》等逾百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运输,河流,古代,洛阳,沟通,淮河,大运河,隋炀帝,任见,黄河,观点评论,江都,洛阳,通济渠,大运河,隋炀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运输,河流,古代,洛阳,沟通,淮河,大运河,隋炀帝,任见,黄河,观点评论,江都,洛阳,通济渠,大运河,隋炀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运输,河流,古代,洛阳,沟通,淮河,大运河,隋炀帝,任见,黄河,观点评论,江都,洛阳,通济渠,大运河,隋炀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