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率领大军攻占关中长安,平灭后秦,是东晋建立以来北伐最大的成果。在刘裕之前东晋朝廷的掌权者有过屡次北伐的经历,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不要说占领长安这种政治上极具象征的大城,即便是将军队开到旧都洛阳附近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可以说刘裕占领长安是他此生最为巅峰的时刻,也是南朝军事上对北朝最具战略优势的时刻。可是这种优势并没有保持多久,随着刘裕率领大军返回建康,胡夏国主赫连勃勃南下入侵关中,东晋军队在与赫连勃勃的大战中一败涂地,使得关中长安要地得而复失。
丢失了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南朝再次失去了战略优势,而刘裕也错过了一一统天下的契机。即便后来刘裕取东晋而代之,开创了刘宋的江山社稷,却也无法再度发起如此强大的攻势。对于关中长安得而复失的原因,在历史上有很多人讨论。有的人认为刘裕的心思并不在关中,所以并未重视关中的防御和发展。也有人认为是刘裕让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镇守关中,儿女刘义真却压不住手下的骄兵悍将,致使东晋军队内讧,让赫连勃勃有机可乘。还有人认为是东晋军队不想留在关中,思想情绪造成士气低落,所以不是赫连勃勃大军的对手。
上述的这些原因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从史书描述来看,都不是其中的真正原因。上述说法只是描述了赫连勃勃南下时东晋各方面的情况而已,并不能说明其核心问题。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分析,东晋军队在赫连勃勃面前一击即溃其根本原因在刘裕的次子刘义真身上。但并非很多人认为的刘义真无法驾驭刘裕留下的骄兵悍将,而是刘义真为了自己的野心,挑拨东晋军队内部斗争,致使军队的战斗力被极大的削弱。当面对赫连勃勃大军时,东晋军队居然忙于内斗,无法团结对敌,最终在战争中全军覆灭。
很多史书上都认为这场战争中东晋的失败,是由于刘义真年仅十二岁,无法驾驭麾下的骄兵悍将,才使得他们内讧的。这种说法看似有一些道理,其实与史实不符。刘义真是十二岁不假,但在古代社会,这样的人基本上都以当做半个成人使用了。在官宦家族中,重点培养的子弟在十二岁时已经尝试着接触政务,并在实践中进行学习了。刘义真是刘裕最宠爱的儿子,出兵北伐时专门带在身边,并且安排了很多名士教导,说明他是被重点培养的。既然如此,以刘裕的雄才大略就不可能想不到刘义真的能力是否能驾驭麾下骄兵悍将的问题。
实际上在刘裕离开关中前,他已经对此进行了相对完备的安排。一方面让出身于关中的王修、王镇恶、傅弘之等人主导东晋军队在关中的大权,另一方面又以出身于江南的沈田子、朱龄石等人作为钳制北方将领的抓手。他甚至在沈田子面前将王镇恶比作钟会,而将沈田子比作卫瓘。这实际上就是暗示了若北方军队割据自立,南方军队可以相机处置的权力。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于如何安排关中事宜是处心积虑的,是以南北方军队的制衡来进行权力平衡的。有了这样的权力平衡,刘义真驾驭这些骄兵悍将的难度会小很多。
某些半桶水的历史爱好者认为,刘义真是个娃娃,没法做出正确决断,所以没法驾驭互相不服的骄兵悍将。实际上这个说法完全是想当然,是忽略了历史背景的主观臆测。刘义真只有十二岁不假,但做出决策并非他一人,刘裕给他配备了完整的参谋团队。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刘裕手下首席谋士王修,再加上一些出自于东晋各门阀的官宦名士。这样的团队足以支撑刘义真在关中的权力,也能够驾驭东晋在关中的军队。王修虽然是关中人,但是却在东晋成名,对刘裕忠心耿耿,所以刘裕对于王修是非常放心的。
刘裕离开关中前,“自执刘义真手以授王修,令修执其子孝孙手以授高祖。”,由此可以看出他对王修的信任。可以说在他对关中长安的安排下,王修才是最为核心的角色,而刘义真则是关中长安的未来,王镇恶和沈田子都不是他的期望。由此可见关中长安的实际掌权者并非刘义真,而是王修,刘义真只是在王修的教导下进行政务学习。所以不存在刘义真对关中的军政大事进行决策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会由以王修为首的团队进行决策。关中的内讧也不是从王修团队开始的,而是从王镇恶和沈田子开始的。
面对赫连勃勃南下入侵的大军时,沈田子在前方一触即溃,又惧怕与他有矛盾的王镇恶趁机以军法处置,于是设计暗杀了王镇恶,并以王镇恶谋反的罪名上报。然后王修以此罪名处死沈田子,让东晋军队还未大战便在内讧中损失两员大将。接着刘义真又以谋反的罪名处死王修,使得东晋军队群龙无首,面对赫连勃勃大军只能各自为战,最终不得已撤出长安城。在南撤的过程中,东晋军队被赫连勃勃大军击溃,最终全军覆灭,只有刘义真在中兵参军段宏的救助下才狼狈地逃回东晋。至此关中长安被赫连勃勃占据,战略形势发生逆转。
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东晋军队的内讧是从沈田子和王镇恶两位大将开始的。很多人把他们的内功归咎于刘义真年幼压不住阵势,这完全是自以为是的猜测,史书中根本没有这种史实的描述。沈田子和王镇恶之间的矛盾,是东晋灭后秦战争中争功导致。这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东晋军队中北方军与南方军之间的矛盾,而王镇恶和沈田子就是这两个派系的代言人。本来东晋的军队大多数是南方军,以荆州和扬州军队为主。他们都是来自于东晋各门阀士族治理下的区域,与来自与北方南下逃难人组成的北府兵格格不入。
自淝水之战后,北府兵崛起,成为了东晋军队中最为精锐的部分。北府兵在刘牢之、刘裕等名将的带领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不但取得了淝水大战的胜利,还先后平定了孙恩之乱、桓玄之乱,卢循之乱,并参与了平定南燕的战争,成为东晋军队的基石力量。而南方军则在这些战争中一败再败,甚至在内乱中北府兵打得狼狈不堪,所以双方军队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在刘裕北伐后秦的军队中,北府兵和南方军同时存在,而北府兵在战争中的表现又优于南方军,所以在军功上高了一筹。
因此以沈田子为首的南方将领对王镇恶等北方将领不服,在各种方面进行挑衅和摩擦,最终导致了内讧的产生。从军队的角度看,王镇恶和沈田子的内讧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东晋南北两军矛盾必然爆发的体现。只是恰好在赫连勃勃率军南下时爆发,给东晋军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王修为了坚定执法,也为稳定关中局势和团结军队,坚决处死了沈田子,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当时东晋在关中军队处于劣势,必须依靠以北方人为主的北府兵,和关中的老百姓支持。如果不依照军法处死沈田子,必然造成北府兵和关中百姓离心离德,如此情况面对赫连勃勃的大军就没法打了。
也正是这样及时的处置,才稳定了关中的局势,使傅弘之能够全力击败赫连勃勃之子赫连璝,使长安得意暂时保全。实际上在王镇恶和沈田子死后,东晋在关中的实力并没有大损,基本上保证的相对完整的军事力量。这种情况下依托长安大城的有利地形和城防优势,加上东晋军队以逸待劳的军力,与赫连勃勃在关中和长安附近进行消耗战是有可能的。然而在此关键时刻,刘义真却杀了王修,使得东晋军队群龙无首“人情离骇,莫相统一”。王修之死造成了南北两军彻底分裂,双方各行其是,使战争形势急转直下。
分析东晋军队内讧的原因和发展过程,王镇恶和沈田子只是导火索,刘义真杀王修才是造成形势彻底糜烂的根本原因。那么问题来了,刘义真为什么要杀王修呢?史书上说刘义真是听信了手下的谗言,所以用谋反的罪名杀了王修。可仔细一分析便可以看出,这明显是在甩锅。当赫连勃勃大军屯兵近在咫尺的时候,刘义真以手下两句谗言就杀了自己的主帅,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如果刘义真真是娃娃,他根本杀不了王修,因为他不会有任何实际权力。如果不是娃娃,那他杀王修就肯定有必须要动手的原因。
结合刘义真一生的历史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刘义真杀王修是东晋内部南北之争的延续。刘义真虽然是刘裕的次子,而刘裕也是北方人南下,但刘义真却不喜欢北方人,身边围绕的都是南方士族门阀的名士。他是极具野心的人,即便在刘裕去世和刘义符登基称帝的情况下,都在联合门阀官员谋求争夺皇位的事宜。
刘义真身边的团队是刘裕精心配置的,既有王修这样的北方名士,又有南方士族门阀的名士。王修虽然掌握其中大权,但是南方士族门阀的官员却受到刘义真的信任。王修之死实际上就是刘义真听从南方门阀士族的选择,也是他排挤北方军队和官员,造成东晋军队内讧分裂的开始。
从整个事情发生的过程来看,王镇恶和沈田子的内讧并没有对东晋军队造成太大损伤,反而是刘义真杀王修使东晋军队彻底崩溃。王修死后,东晋军队完全不受控制。刘义真只管让南方军队龟缩于长安防守,而北方军要么自行南撤,要么投降赫连勃勃的军队。南方军在行动过程中又劫掠长安地方的百姓,使得民心离心离德,大量百姓主动投靠赫连勃勃,当胡夏军队南下的带路党。在这样军心民心都失去的情况下,东晋军队凭什么跟赫连勃勃作战。从史实来看,刘义真能逃回东晋都是运气,他的这一切完全是作死的操作。
综上所述,关中长安得而复失,刘义真大军全军覆灭的根本原因不在刘义真压不住骄兵悍将,而是他只信任南方军而排斥打压北方将领。在南北两军矛盾激烈,内讧出现的初期,他不但没有支持王修平定内部矛盾,还利用内部矛盾杀了王修。这实际上是为了自己能够全盘掌握东晋军队大权,出于排除异己的考虑。
他作为刘裕的次子是没资格当太子的,但为了和哥哥刘义符争权,他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为了得到南方士族门阀的支持,他靠向了南方军,于是打压和排挤北方军,这才引发了东晋军队的内讧。因为与北方军和北方百姓离心离德,使得东晋军队在关中众叛亲离,战争的失败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