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
杜甫给后世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杜诗具有严格的写实性,描摹出唐朝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全景式图卷,也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诗人内心所激起巨大情感波澜的艺术记录。
杜甫不光是中国的宝藏诗人,其影响力还超越国界,延绵到世界上。在2016年英语全译本问世以前,杜甫作品已被不同的译者选译过很多次。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毕生研究杜甫,把他的诗全部翻译成英文。在宇文所安先生看来,杜甫不是被用来衡量的,杜甫就是标准。其他诗人基本都要以“杜甫”为标准,看看自己离杜甫有多远。2020年,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播出,影响很大。这部作品用影像方式讲述、呈现了杜甫的人生和诗意传奇,在全世界收获了大量关注,成为安慰世道人心的一股清泉。
5月20日下午,“名人大讲堂”将迎来“杜甫文化季”的第二场讲座。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将来到杜甫草堂,登上“名人大讲堂”,带来一场名为《杜甫与传统文化》的演讲。本场讲座由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协调组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中华诗歌研究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协办。
杜甫的作品注本众多,自从南宋出现《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等注本后,“千家注杜”的说法便广为流传。自宋迄今,杜诗的注家、选家及研究著作超过千人。这在文学史上很罕见。纵然是在网络时代,像杜甫这样的大诗人,因其人其诗影响力之大,也屡屡自带流量,成为热议话题。莫砺锋教授因对杜诗解读深刻,被学界同道称为杜甫的“异代知音”。2022年11月,融汇莫砺锋20年研读杜诗心得的著作《杜甫十讲》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在这本书中,莫砺锋从文献文本出发,以杜解杜,以杜证杜,用10个篇章串联起杜甫的生命历程,借杜甫坎坷一生的心灵史还原大唐王朝的盛衰史,并将杜甫置于历史与文化的洪流中,逐字逐句、精读精讲经典杜诗,堪称一部引人入胜的“杜甫诗传”。
在莫砺锋看来,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千头万绪,最适合现代人继承的精华首推其中的思想观念,其中又以儒家精神为核心内容,“从本质上看,一部杜诗的思想价值就在于它是儒家精神的诗语表述。杜甫对儒家的仁爱观念和仁政思想心领神会,他的诗篇,他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在阐释这种理念。杜甫还对儒家的仁爱思想有所发展、补充。孔、孟提出的仁爱之心,其思考对象主要是人类。杜甫则将爱人之心延伸开来,用更加广博的仁爱精神去拥抱所有的生命。杜诗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人大讲堂”定位为普及性、大众浸入式的知识讲坛,力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承活动品牌,探索构建符合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承体系。“名人大讲堂”于2022年首次设置“主题季”,分门别类地围绕四川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优势资源,邀请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生动阐释蕴含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及当代价值,鲜活展示中华文化巴蜀因子的独特魅力。如今,名人大讲堂正处于“杜甫文化季”,正陆续邀请多位名家解读多面杜甫,让更多的人走进这位诗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书写的不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