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江山永固,朱元璋想出了分封制,让自己的儿子镇守全国各个关隘要地,尤其是北方边界,不仅如此,他还允许藩王拥有军队,一旦“朝无正臣,内有奸逆”,藩王就可以“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元璋设计的这套制度并不差,如果太子朱标顺利继位的话,凭借他的威望,没有一个藩王敢造反,但朱标意外去世了,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后,明显镇不住战功赫赫的叔父们。每次想到手握重兵的叔叔们,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炆就有种吃不好、睡不好的压抑感。
毫无疑问,朱允炆想要削藩,但他知道一旦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一招不慎,很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此之时,最受朱允炆信任的大臣是齐泰、黄子澄,他俩力主削藩,但是策略却完全不一致。
齐泰认为擒贼先擒王,所以制定了由强及弱的办法,先对实力最强、擅于带兵的燕王朱棣下手,他劝导朱允炆以加强边防为由,将燕王朱棣的精锐护卫全部调去戍边,同时派出心腹将领深入燕王封地,随时准备敲掉朱棣。从齐泰的部署来看,不出意外的话,朱棣的确会成为瓮中之鳖。
而黄子澄则反对“擒贼先擒王”的策略,他认为应该师出有名,先削去那些在朱元璋时代就有违法事实的藩王,与此同时,安抚朱棣等实力派。如此一来,可以逐步剪除实力稍弱的藩王,等时机差不多了,就可以集中精力削去朱棣等人。
当然,这两种策略本质上没有特别大的区别,都是台面上直接削藩,目的性很强,相比较来说,黄子澄“捏软柿子”的办法有掩耳盗铃的嫌疑。也正是如此,朱允炆更倾向于齐泰的策略,他削掉几个实力较弱的藩王后,便迫不及待地对朱棣下手。
尴尬的是,朱棣没有坐以待毙,心一横,打出了“清君侧”的名号,诬告齐泰、黄子澄等人是奸臣,他要为建文帝朱允炆扫清奸臣。虽说朱允炆占据了道义,在军队人数上也十倍于燕王朱棣,但最终还是没有挡住善战的朱棣,不到两年时间,就丢了皇位。削藩没削成,反倒把自己搭进去了。
其实,在削藩这个问题上,朱允炆还是心急了,假如他能采纳高巍的策略,以推恩为主,慢慢来,完全可以达到兵不血刃的削藩效果,为什么这么说呢?
高巍的“推恩令”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汉朝的推恩令,而是经过了“改良”,他提出了“南北错封”的办法,“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一来,耐心等个几十年,各个藩王的周边就布满了远房亲戚,这些人很难齐心,甚至能够造成彼此监视的局面,假如有谁再想造反,说不定就会成为远房亲戚邀功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