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一代,崇文抑武,读书人的地位很高,相对唐朝来说,宋代科举取士人数相当多,正式录取的超过两万人,对于那些屡试不中的人,也大开方便之门,可以量才而用,所以社会上形成了好学的风气,甚至出现了“唐宋八大家、苏家占小半”的佳话,所谓的“苏家”就是指苏洵、苏轼和苏辙,其中苏洵为父,苏轼和苏辙为子。
苏家是四川眉山人,作为父亲的苏洵天生聪明,但却恃才而骄,年轻时不怎么好学,却又经常看不起同辈的人,但在乡试中自视清高的苏洵却名落孙山,痛改前非后,二十七岁的苏洵开始发愤读书,最终成了大文豪。在他40岁左右,在家丁忧,闭门不出,将毕生学问传授给苏轼和苏辙两兄弟。
苏轼长大后,首次赴京赶考,主考官欧阳修被他的诗词文赋所打动,认为他“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在欧阳修的赞赏下,苏轼的新作经常能轰动京城,成为众人争相学习的榜样。
虽然苏轼才华横溢,俨然当时的明星人物,但仕途经历却一波三折。苏轼名满京城时,父亲苏洵突然病逝,他与弟弟苏辙按规定回家守孝三年,等他再次回到京城时,王安石上任宣布变法,曾经的师友欧阳修等人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而被迫离开京城。不久之后,苏轼也因为上疏针砭时弊,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排挤,最终只得去地方做官,五年间先后去过山东、江苏、浙江任职。
苏轼四十三岁时,被调往湖州担任知州,由于他天性豪迈,有着诗人的气质与脾气,因此在给朝廷的“谢恩”表疏中说自己被新党利用,“愚不适时”,映射王安石等人,结果被新党人抓住了把柄,刻意弹劾苏轼“于君不忠,包藏祸心”,于是爆发了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等数十人被押解回京,听候发落。
对于新党来说,这是置苏轼于死地的好机会,因此不遗余力地落井下石,关押了100多天的苏轼几乎绝望了。好在他在朝中人脉关系后,许多人替他上书求情,这才免了死罪,贬到黄州,一路颠沛流离,还历经了丧子之痛。在接下来的经历中,虽然有过东山再起,但大多数时候流落贬谪,最远被贬到了海南儋州。
也正是这种颠沛流离,让苏轼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看法,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苏轼醉心山水,不问世事,他最宠爱的小妾产下幼子,高兴之余的苏轼,写了一首“洗儿戏作”的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在这首诗中,苏轼一反人之常情,不希望幼子天生聪明,而是希望他能“愚而鲁”,而又能一辈子顺顺利利地升迁高官,虽然诗中有无奈,很多年轻人都天生聪明,望子成龙,所以并对此不理解,唯有到了不惑之年,再读此诗时,既能感受到苏轼对自己一生怀才不遇的感慨,也能品味出对世事的针砭,更能看出去幼子的“计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