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史漫谈
图:来自网络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可谓男儿建功立业的榜样。但就在这一榜单正式确立的短短三年内,其中三位就迅速跌下了神坛:侯君集、张亮被杀,萧瑀被解除爵位、发配到地方当刺史。少为人知的是,其中两人的失势,都与佛教有关。
李世民的铁杆张亮为何草率被杀?
公元646年,凌烟阁功臣录中排名第十六位的张亮被人实名制举报,罪名是收了500个干儿子,并且向江湖术士咨询天命。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就有了谋反的嫌疑。
在相关部门审查后,虽然有大臣认为张亮"反形未具,罪不至死",但李世民还是坚持将这位功臣处斩。
张亮是谁?在24位功勋中,虽然他的存在感最弱(没有之一),但绝对是李世民的铁杆心腹。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私下安排他去洛阳结交关东豪杰,以备不时之需。其后此事被李元吉告发,张亮被抓进大牢后,面对严刑拷打始终一言不发。官府没有证据,再加上秦王府的压力,只好将他无罪释放。
所以,对于这样的死忠,光凭几句片面之词就认为他会谋反,显然过于草率。果然,过了不到一年,李世民就后悔莫及,并将当初坚持认为张亮"反形未具"的李道裕升职。
那么,李世民当时为何轻易动摇了对张亮的信任?自然有对造反者的警惕,但也应有其他原因。史书中接下来的记录,验证了这一推测。
潜在诱因-由于信佛而失去李世民的信任
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在讲到宋公萧瑀被贬时,提到了当时已被杀半年的张亮:
上尝谓张亮曰:"卿既事佛,何不出家?"
你既然这么信佛,为何不出家?还占着官位干嘛!
对于平日与大臣们相处彬彬有礼的李世民来说,这种言辞显然非常不客气了。
当时,同样信佛的萧瑀也在场。听到这话,他以为皇帝是在含沙射影,于是就提出自己要出家。没想到李世民爽快的答应了:"我知道你性情高雅,就不耽误你的好事了。"
萧瑀有些慌神,寻思着:我只是客气客气,您哪能当真呢?尴尬片刻之后,他又向皇帝汇报:"臣刚才想了一会,还是不能出家。"君前无戏言,萧瑀当着一众大臣颠三倒四,李世民被气的牙痒痒。
那么,萧瑀可是在凌烟阁榜单里位列第九的功勋,李世民为啥这么轻易放他走人?
这位大佬平日里毛病实在太多了:对房玄龄等人的地位不满,经常抱怨;时常声称脚疼不上朝,或者上了朝待在外面不进见(当然了,可能也有他是李渊亲信的原因)。而坚持信佛这事,更是给了李世民口实。
十月,他下诏痛斥萧瑀,用了大量篇幅列数他信佛的"罪状":
朕于佛教,非意所遵。求其道者未验福于将来,修其教者翻受辜于既往。至若梁武穷心于释氏,简文锐意于法门,倾帑藏以给僧祗,殚人力以供塔庙。及乎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假馀息于熊蹯,引残魂于雀鷇,子孙覆亡而不暇,社稷俄顷而为墟,报施之征,何其谬也!
李世民的大意是说:佛教倡导的是虚无缥缈之事,而且浪费钱财人力,南朝梁武帝萧衍就是因此而亡国,所以自己对其非常抗拒。其后,他更是数落萧瑀因私废公、正邪不分,将他解除爵位、下放到商州当刺史。
李世民之所以拿两位功臣开刀,是要杀一儆百,告诉朝野内外一个教训:信佛没啥好果子吃。其实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在这方面也持同样的态度,早在公元626年,他就下令大量遣送僧侣还俗,同时对全国的寺庙数量进行了严格规定:
京师留寺三所,诸州各留一所,馀皆罢之。
"南朝四百八十寺",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在中原兴盛了几百年,上至皇室贵胄,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对此孜孜不倦。为何李渊与李世民父子对此持完全相反的态度?
当然不是由于个人爱好,而是出自治国层面的多方位考量。
直接的原因—太穷
在农耕时代,最首要的社会生产资源,当然是人口;而对人口最具摧毁力的,首先是战争,其次是自然灾害,二者合称天灾人祸。而唐朝初年,这两大人口杀手全让李渊父子给碰上了。
隋朝由于无节制的对外战争与庞大工程而亡,其后的军阀混战,更是使人口锐减。据新唐书记载,在贞观初年,"户不及三百万";而在20年前,这一数字八百九十万。
所以,李家父子起兵之后,就一直穷的叮当响。在西进长安时,为了笼络人心,没钱的李渊想了个损招:大量封官,巅峰时期平均每天签下一千多人。当然,这些官是没有俸禄的,甚至还得向李家捐钱。大唐建立后,情况依旧没有好转,朝廷为了给李渊的歌舞伎凑齐行头,曾经向民间借了500套裙襦……
此外天公也不作美,唐朝初年,旱灾与蝗灾频频爆发,李渊父子不得不多次免除赋税;在兼并各个割据势力后,他们也常以减免税收来收买人心、稳定局势;这样下来,政府的财政收入更加窘迫。
那么,这跟信不信佛有啥关系?
关系大了!上文中李世民提到:"倾帑藏以给僧祗,殚人力以供塔庙",僧侣不仅不从事生产,反而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供养;无节制的宗教建筑修建,更是消耗了无尽的劳动力;此外,由于出家人不用缴税、服兵役,许多百姓混入空门。总而言之,佛教势力越大,国家及社会负担就越重。
出于上述考虑,在百废待兴之际,李渊与李世民多次清理宗教队伍,除了那些真正的有德行的僧侣,大量混日子的假出家人被赶回家里种田、当兵。同时,为了防止情况反复,李世民屡屡对不好的苗头进行打压,张亮和萧瑀,正好撞在枪口上了。
唐朝政府积极执政风格的现实需求
我们都知道,在经过数百年的民族融合后,作为再度大一统的中原政权,唐朝以武立国,尚武之风比强汉有过之而无不及。唐太宗在位期间,几乎年年对外主动作战,突厥、吐谷浑、吐蕃、薛延陀、高句丽、西域高昌国等等都成了打击对象;他的儿子-看似懦弱的李治在位时,也延续了这一作风,多次与吐蕃、突厥、契丹、铁勒以及高句丽甚至日本等国交手。
唐王朝这一国策的主要出发点,当然不是有些人以为的穷兵黩武,而是为了持续削弱游牧民族的潜在威胁,尽量扩大中原王朝的战略生存空间,避免异族入主中原的局面再度出现。
而在当时完善的府兵制下,民就是兵、兵也是民,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客观上需要政府加强民间思维的引导,鼓励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佛教思想,客观上与这一蓬勃向上基调格格不入。虽然有很多利于促进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但佛家总体上过于消极,宿命、无欲、舍身、行善、与世无争等主张,不利于唐王朝从上至下战略思想的统一。毕竟,如果相信神佛、抱着仁慈之心的将士上了战场,战斗力必定大打折扣。
最关键的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的客观需要
承接几百年的分裂以及短命的隋王朝,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李唐,必须首先统一思想认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结合商鞅变法的上百年实践以及李斯等人的理论,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巨大创举,奠定了大一统国家治理模式的基础模型。
西汉建立后,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却在客观上使中央集权制度遭受了挑战。为了消灭隐患,汉景帝、汉武帝采取了削藩、推恩令等措施,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际上是外儒内法),确立了最适合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武器。两汉前后持续四百年,这一制度功不可没。
但在西晋时期,司马氏为了稳固"家天下",再度实行分封制,这一开倒车的行为导致了八王之乱,最终将中原引向彻底崩溃。其后的数百年间,频繁的政权更迭,中央集权制度不复存在;在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下,儒家思想体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在这一思想真空环境下获得长足发展的,除了家族优先的门阀制度,还有早已从西域传入的佛教。面对连绵不断战乱与剥削带来的痛苦,底层的老百姓迫切需要精神的庇护所,在两汉时期没有市场的佛家思想恰好满足了这一现实需要。对此局面,统治阶层也乐见其成。所以在南北朝期间,佛教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佛教的出世主义,天生与提倡忠君孝亲的孔孟之道相悖,与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体系产生了现实矛盾。因此,即使在南北朝期间,那些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少数民族帝王也会打压佛教,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他们虽出自鲜卑族,但完全接受了汉族文化思想体系、以中原正统王朝自居。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考虑,这二位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除佛运动。
而唐朝承接短暂的隋王朝,吸取过去数百年社会撕裂与动乱的教训,迫切需要恢复并强化中央集权制度。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在思想体系上统一认识,重拾孔孟之道。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世民曾对朝臣说:
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以为如鸟有翼,如鱼有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耳。
将儒家思想视为自己的生命线,充分体现了唐太宗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要想在民间推行孔孟之道,必须首先在统治阶层树立正面的榜样。这就不难想象,张亮、萧瑀这两位凌烟阁功臣坚持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会让李世民多么愤怒与失望。
如果说科举制是为了在制度上抗衡南北朝以来日益强势的门阀体系,那么抑佛崇儒,则是在思想上重新凝聚丢失数百年的中央王朝向心力。
其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完善,唐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制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社会思想文化上也展现出包容并蓄的开放姿态,佛、道等宗教逐渐迎来了新的发展黄金期。
后记:《西游记》中,唐僧的御弟身份哪里来?
从史实来看,李世民把唐僧封为御弟的情节显然是不可能的了。不过,这一说法确实也有出处。在玄奘西行经过西域的佛教国家高昌时,高昌王麹文泰与其义结金兰,并提供了慷慨的资助,玄奘也答应取经返回时投桃报李。
然而世事无常。在公元640年,由于高昌阻挠西域国家向唐王朝进贡,侯君集率唐军奔袭数千里,一举将其灭国,并在原址上建立了大名鼎鼎的安西都护府。至于麹文泰,则在唐军兵临城下前就因忧病交加而死,他与结拜兄弟相聚的愿望随之成为了泡影。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