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永乐仁宣郑义门被朱元璋赐江南第一家,为何不受朱棣待见

永乐仁宣郑义门被朱元璋赐江南第一家,为何不受朱棣待见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时期,每个朝代都有代表性的官宦家族。这些家族与国家休戚与共,培养大量的朝廷官员,成为封建社会的基础。在明朝也有这样的家族,他们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受到文官集团和士大夫阶层的推崇,被认为是明朝文人的代表,这就是浦江郑义门。郑义门在朱元璋时代非常兴盛,不但有一百多人家族子弟在朝中做官,而且朝廷也给予了很多倾向性的政策,使得郑义门进入了空前的辉煌时代。然而到了明成祖朱棣登基后,郑义门却不被重视,原来的优渥待遇也逐渐被取消,家族开始走向衰落。

郑义门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个家族成为了程朱理学体系下家族治理的典范。它起于北宋年间,由郑义门的始祖郑绮倡导以“孝义立身,肃睦治家”开始,然后在程朱理学的指导下,他们建立了《郑氏规范》和《郑氏家仪》,同居、共财、聚食达十五世之久,合家人口最多时达三千余人,历宋、元、明三朝,屡受旌表。在朱元璋时代,郑义门达到了空前的辉煌,在朝廷做官的有一百七十余人,受到李文忠、宋濂等明朝开国元勋的支持,成为江南士绅家族的典范。朱元璋为了表彰他们,御赐为江南第一家,朝廷也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

在儒家学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三大理想中,郑义门可以说将“齐家”的理想做到了极致。他们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家族规模宏大,组织严密,为世人瞩目而誉播八方。郑义门出来的官员对国家也是忠心耿耿,一百多人为官竟然没有一人为贪官污吏,实在是罕见的奇迹。这是因为在《郑氏规范》对为官之人有着严格的要求,族人入仕,必须奉公勤政,毋蹈贪黩,不可一毫妄取于民。如果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为了保证官员廉洁,郑义门将礼仪作为治廉的重要预防手段和预防措施。

《郑氏家仪》规定,凡成人入仕、诰命、封赠均需举行训戒仪式,让当事人面对列祖列宗听祖训、立誓言,以此来培养与灌输廉政思想,锻造栋梁,达到修身、治家、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在这种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之下,郑义门数百年间无人因贪腐去职或受罚,相反郑义门中出现了许多以清正廉明而著称的族人。这样的情形让郑义门的名声享誉大江南北,成为江南各大士大夫家族的表率。在朱元璋时代,朝廷很多官员与郑义门都有密切的关系,他们积极为郑义门争取各种优渥的政策,使得这个家族兴旺无比。

随着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即位,郑义门开始走向了下坡路。明成祖朱棣对郑义门并没有像朱元璋那样的重视,反而是搞了很多明升暗降的手段。他虽然表面上也能推崇郑义门治家的规范,也认可程朱理学在治理家族方面的理论成果,甚至还给郑义门重修了牌楼。但是在实际的朝廷政策上,郑义门却受到排挤和打压,很多朱元璋时代的优渥政策都被取消,丧失了江南第一家的优越性,逐渐变得与其他士大夫家族没有区别。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郑义门维持得越来越艰难,以至于在天顺年间走到了不得不拆分的地步。

为什么在朱元璋时代备受瞩目的郑义门,到了朱棣时代就不行了呢?浙江地方志、稗官野史和文人笔记上有着各种说法。其中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因为郑义门在靖难之役中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朱棣,而是暗中支持了建文帝朱允炆。甚至还有的文章说,朱允炆之所以能够在南京成功出逃,是因为得到了郑义门的掩护。他们认为,若不是郑义门这么个几千人的大家族掩护,孤身出逃的朱允炆绝不可能逃脱朱棣的天罗地网。朱棣虽然没有抓到核心证据,但对于郑义门怀恨在心,所以登基后便开始削弱和压迫郑义门的官府势力。

从永乐初年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看,这种说法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并无法在史料上找到确实的证据。实际上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证据,那郑义门面对的将不是朱棣的削弱和打压,恐怕是在强权之下的连根拔起。虽然朱棣取消了郑义门在朱元璋时代的很多优渥政策,但是表面上还是尊崇了郑义门的超然地位,甚至还出钱重修牌楼。这说明朱棣至少从政治上是没有将郑义门连根拔起的意愿,更谈不上因为暗中支持朱允炆而带来的灭族之祸。从各方面的史料分析,朱棣之所以不待见郑义门,还是与郑义门在永乐年间的政治态度有关。

郑义门是个庞大的家族,整个家族人口有三千多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大量的隐民。家族中在朝廷中当过官吏的有一百多人,除去年老和辞官的,在任的也有好几十人。这么大的官僚群体,对朝廷的影响力可想而知。在朱元璋时代,郑家受到朱元璋的重视,其族长郑濂多次受到朱元璋的召见,以请教治理家族的办法。因此郑义门成为江南各大家族的典范,甚至皇族中的管理制度,都有参照郑义门的成分。在某种程度上,郑义门的政治态度,就代表了江南士绅的政治态度,这对朝廷的政治路线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实际上在朱元璋去世时留下了未来的政治路线,就写在了《皇明祖训》中,他要求后代子孙按照这个指导方针进行治国。然而朱棣登基后并没有按照这个方针治国,在很多地方甚至否定了朱元璋的政策,这也与他扫除朱允炆在朝廷的残余势力有关。对于郑义门来说,朱棣的行为无疑是大逆不道的。对他们而言,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就相当于郑义门的家规在家族的作用。郑义门的官员们坚持自家家规数百年,自然对于朱元璋的遗训更加的认可。于是在这方面与朱棣有了不同的政治理念,难免在执政上产生冲突。

朱棣是造反起家当的皇帝,得位本来就不正。他登基后就受到了江南士绅的抵制和反对,为此杀了一大批支持朱允炆的官员,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方孝孺一家。他的这种做法虽然暂时稳定了皇位,却受到千夫所指,江南各地与之阳奉阴违的家族数不胜数。郑义门作为江南第一家,是江南各大士大夫家族的典范,自然也就成了朱棣的眼中钉肉中刺。朱棣取消朱元璋赐给郑义门的优渥待遇,在政治上排挤和打压他们,实际上也是在杀鸡儆猴,威慑江南各大家族。他不可能将江南士绅都杀光,只能通过这种办法来体现皇帝的权威。

但是从明朝的史料来看,朱棣这么做的效果并不好。他虽然成功的削弱了以郑义门为首的江南各大家族在朝廷的势力,却并没有彻底改变朝廷的局势。江南各大家族不敢与他明着反对,但依旧不支持他,于是使他在南京的执政举步维艰。让朱棣最为难受的是,江南各大家族居然偏向了皇太子朱高炽,这让朱棣就很尴尬了。江南是明朝赋税最大的来源,明朝不可能放弃江南的税赋而大开杀戒。当时北元蒙古趁着靖难之役时明朝兵力南移而对明朝北方虎视眈眈,朱棣想要稳定边境形势,也离不开江南赋税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在南京待得特别难受。一方面这里是江南士绅的地盘,他的势力相对薄弱,朝政中难以得到正面的支持,政策推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北方急需军队驱逐南下的蒙古人,重建在靖难之役中被损害的长城防线。最终朱棣选择了率军北上,将儿子朱高炽放在南京监国。这样朱棣既远离了郑义门等家族的掣肘,又利用朱高炽拉拢了这些家族,让江南的资源能够为北方的战争出力。从这角度看,恩威并用显然比一味的打压要好。但朱棣永远不会恢复对郑义门的优渥政策,因为这样的家族存在永远是对朝廷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在文官集团强大的时候,这样的家族就会成为文官内阁与皇帝掰手腕的底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治,时代,登基,家族,朱元璋,江南,朝廷,郑义,政策,朱棣,知识科普,朱元璋,江南,江南士绅,郑义门,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时代,登基,家族,朱元璋,江南,朝廷,郑义,政策,朱棣,知识科普,朱元璋,江南,江南士绅,郑义门,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时代,登基,家族,朱元璋,江南,朝廷,郑义,政策,朱棣,知识科普,朱元璋,江南,江南士绅,郑义门,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