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博物院中,有着这样一组珍宝,“乱世隐,盛世出”,多位帝王对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千多年来被人反复寻找,司马光的父亲也为它差点丧命,它就是有着“中华第一古物”之称的陈仓石鼓。
公元627年,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今宝鸡市石鼓山)的北阪,一个放羊老人发现了10面怪异的花岗岩大石。这些石头体形似鼓,圆而见方,上窄下大,高约3尺,中间微凸,模样奇特。老人将其中一块巨石上的泥土清理掉后,赫然发现了大量神秘文字,且笔法奇特,无人能够解读。而其他9块巨石不出意料,也有文字显露。
在那个迷信上天的时代,当地人都认为是天神降下的旨意,一时间乡民闻风而至,焚香祭拜,祈求得到上天的庇佑。而一些文人墨客则纷纷拓下石上的文字,遍寻名家研究。陈仓石鼓的文字之谜不仅没有解开,反而随着一些民间传说变得越发神秘。
一百多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李亨在雍城避难时听说了石鼓的传闻,便让人把10面石鼓运下陈仓,迁往雍城。在唐肃宗的带领下,满朝文武对这10面石鼓进行鉴赏。没多久,安史叛军杀至雍城,唐肃宗与满朝文武仓皇出逃,十面石鼓也被埋入地下珍藏。
安史之乱后,天下太平,地方官吏查到了石鼓的下落,请来名家主持挖掘。韩愈对此非常激动,上书朝廷,一定要将石鼓移到京城太学府内妥善保存,并重立其学术。但当时的皇帝并不关心此事,韩愈的奏折也因此被压了8年之久。直到郑余庆就任凤翔尹,兼职国子祭酒,主掌国家学术教育、文化事业,想起了韩愈的奏折,才重提此事,希望朝廷能将陈仓石鼓妥善保存。唐朝政府这才将石鼓移至当地的孔庙。
石鼓重新现世,却因为之前保护措施做得不到位,导致蚀迹斑斑,上面的文字也残缺不缺。更令朝野惋惜的是,其中一面作原石鼓突然丢失了。90多年后,唐王朝狼烟再起,凤翔孔庙也在战火中坍塌,庙内所藏的石鼓在一夜之间被人偷走。
北宋仁宗时期,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宋仁宗在翻阅之前的史料时偶然看到了陈仓石鼓的信息,对此非常感兴趣。一向喜欢选贤任能的他,为了获得石鼓的下落,不惜以高官厚禄许之。大小官员闻风而动,都希望能借石鼓一事谋得仕途上的升迁。
而当时在凤翔担任知府的,正是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司马池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9面石鼓。但为了能获得宋仁宗更大的奖赏,他竟然画蛇添足,私下命石匠用相似的石料,参照石鼓拓本仿制出一面假的“作原石鼓”。此事可以堪称宋朝第一大文物造假事件。而司马池也果然因为这份奇功获得宋仁宗的褒奖。
但面对司马池献上的“作原石鼓”,无论是宋仁宗,还是北宋的金石大家们,都表示怀疑。从唐末就丢失的“作原石鼓”,怎么就在你司马池手上找到呢?经过仔细研究鉴定,大家得出一致结论:这是一件赝品。宋仁宗大怒,司马池差点因欺君之罪被杀。
而“作原石鼓”的重现,与金石收藏家向传师有很大的关系。司马池作假的事传出后,“作原石鼓”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坊间认为其价值能以一敌九,随机引发豪强们一掷万金到凤翔寻找“作原石鼓”。而向传师便是其中的一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向传师得到一份太氏石鼓文拓本。对比手上其他的石鼓文拓本,向传师惊喜的发现,里面居然有“作原石鼓”的字样。他认为“作原石鼓”一定是被太氏家族收藏,便立刻赶往凤翔。结果他到了太氏村庄后才得知,太氏家族一年半之前就因为瘟疫全部死亡了。为了防止感染其他人,官府将他们的房子、财产全部烧光。
就在向传师失望之际,他竟然在当地一个屠夫家里发现了“作原石鼓”的痕迹。原来“作原石鼓”早就被一分为二,上部被乡民削去,中间被掏成凹状用来捣米,上面断裂的两条边被屠夫当作了磨刀石。上面的文字更是磨损严重,仅剩下4行文字。向传师急忙通知凤翔知府,连夜派兵将“作原石鼓”运回凤翔。
向传师因寻回“作原石鼓”立下大功,他也因此得到一整套石鼓文拓本。而根据石鼓文拓本上的文字显示,这讲述的是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它为《猎碣》。它也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
宋徽宗是历史上著名的书画皇帝,为了保护石鼓,竟然让人给石鼓文字槽缝之间填注黄金,为它装上了金身。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被押往金朝都城,与他们一同被带走的,还有各种金银珠宝以及后宫家眷。而石鼓因为上面镶满了黄金,也被带走。
石鼓到了燕京后,金人不懂中原文化,将石鼓上面的黄金抠下来后,就将它随手扔在了一边。石鼓也因此再次丢失。后来南宋与蒙古联手灭金,随军而至的御史大夫王檝在机缘巧合下发现了被掩埋在废墟下的石鼓,石鼓才重新现世,被迁至孔庙,并派专人看守。此后的元明清三代,石鼓都一直留在北京。
在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为了防止国宝流落海外,石鼓也被不断迁移,先后抵达南京和重庆。抗战胜利后,石鼓又被重新运回南京。但在此过程中,运送石鼓的汽车两次发生翻车事故,石鼓差点再次遭劫。解放战争末期,老蒋撤退台湾之际,命人将国宝文物大量运走。原本石鼓已被运至机场,但因超重被留了下来,终得保全。此后一直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它不仅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更成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