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每一个姓氏,都有着独特的来源,是一个家族传承乃至血缘的符号,所以中国人特别重视姓氏,正所谓“坐不改姓,行不改名”!
但并不绝对,一个人姓什么,有时候也会变动,最常见的如皇帝赐姓、少数民族汉化等改姓,历史上的徐世勣、郑成功等都得到过皇帝赐姓,少数民族使用汉姓的情况就更多了,如今很多满族人就已经改为汉姓。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为了躲避灾难,为了整个家族的存亡,不得不改名换姓,这种现象在王朝更迭时尤其频繁,本文谈的话题就于此有关。
在山东淄博市博山区,有一个叫“昃家庄”的地方,该庄和周围聚集了大量昃姓村民。然而在宋朝《百家姓》中,却没有记载昃姓,清末《续百家姓》中也不存在昃姓,这就难免引人好奇,昃姓到底有何渊源、从何而来?
当地昃姓村民介绍,他们是明朝皇族后人,祖先为了避难而改为昃姓,流传至今已有17代,按一代20年计算距今大约340余年历史。但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有一种攀附心理,总喜欢拿历史名人作祖先,如今甚至还有人自称秦桧后人,所以昃姓村民自称朱元璋后人并不奇怪。
不过,学者考证《博山县志》、《昃氏族谱》等相关资料之后却发现,昃姓村民的确是明朝皇族后裔,准确的说应该是明末衡王后人,姓氏之中暗藏玄机。
根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淄博隶属青州府(如今是潍坊辖下青州市),先后有三位明朝皇子被封于青州。
封于青州的藩王,第一个是齐恭王朱榑,朱元璋的第七子,但生性狂妄藐视法律,1399年朱允炆削藩,就将朱榑贬为庶人,朱棣靖难成功之后恢复了他的亲王身份,但因为犯事又被贬为庶人,最后朱棣孙子朱瞻基将他赐死。总之,朱榑及后人去向比较清晰,没有改名换姓的理由和动机。
第二个是汉王朱高煦,朱棣的二儿子,身强力壮作战勇猛,一心惦记皇位,被朱棣封于青州,却始终不肯就藩,而是待在北京不同搞阴谋,朱棣和朱高炽都忍了他,但朱瞻基忍无可忍,上台之后就将他贬为庶人,最终朱高煦死于西安门内。与朱榑一样,朱高煦及后人也没有改名换姓的理由。
第三个是衡王朱佑楎(他的印章,见上图),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1487年被封于青州。从朱佑楎开始到明末,一共历经六世、七王,末代衡王朱由棷,与永历皇帝朱由榔辈分相同,两人同样凄惨。
1644年,吴三桂联合清军击败李自成,清军入关,北方大地沦陷。忠于明王朝的衡王府裨将李士元,劝说朱由棷称帝,挑旗反顺抗清,但朱由棷胆小如鼠,反而投降了清军。面对这等好事,刚刚入关的清军自然欢迎之至,但好景不长,1645年时天下反清浪潮汹涌,顺治借口衡王府有人造反,将朱由棷骗到北京软禁了起来,1646年直接找了一个理由将他给杀了,并抄斩衡王府,同期被杀的明朝藩王及家人数万。
于是,青州衡王家族四散逃命,来不及逃走的则被变卖为奴,家产财宝“半归禅刹,半入侯门”,逃走的一支来到山东境内西部群山中一个被称作“坡庄”的地方,就是如今山东淄博博山区域城镇昃家庄。国破家亡心难平,但继续使用“朱姓”又怕被发现,所以族人以《千字文》中“日月盈昃”一语为据,将朱氏改为昃氏,明志自己为明王朝宗亲,寄托了对故明王朝的哀思,又避免了满清王朝对朱明遗族的残酷追杀。
不过,关于昃来历,还有一个说法。
《昃氏族谱》和《碑文》考证:昃氏先祖昃龙、昃凤,系明朝朱氏后裔,逃难到博山西山王大岭下,时已过午。因太阳偏西为昃,故取其义命姓氏为昃。后以姓氏命村名为“昃家庄”。
因为对清朝怀有灭国深仇,而且顺治谎言骗杀末代衡王,所以昃氏对其后代留有“居青山,广谋田,务桑农,不取仕”的遗训。根据史书记载,昃氏尽管田地不少,属于富裕之家,但在清朝却没有一个当官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昃氏是衡王后裔的结论。
如今,全国昃姓一共有1万多人,主要分布于陕西府谷县、山西保德县、山东淄博博山区和香港台湾台北这五个地方,但按照山东淄博昃姓后人说法,“昃家庄是昃姓人的老家”。
有意思的是,昃的读音是zè,但根据文献记载,当初衡王后人以昃为姓时读音为hān,白读为hán,而如今淄博博山区昃姓人口中却读zhai(音同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