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重新坐上了大明皇帝的位置。重新当皇帝之后,他面临着各方面的政治压力。这里面除了来自于朝廷方面的,原来景泰帝朱祁钰留下的旧臣以外,在后宫方面也不平静。当时皇太子朱见深的母亲周贵妃积极谋求皇后的位置,甚至让太监建议废除钱皇后,将她推上皇后之位。从明朝礼法制度来看,这种做法是很合理的。因为钱皇后没有子女,因此可以按照朱瞻基皇后胡氏的旧例进行废除,改立皇太子母亲为新皇后。但朱祁镇却拒绝了这个建议,将提出建议的太监蒋冕严厉贬斥。
对于朱祁镇坚决维护钱皇后的地位,历史上一般认为是他们夫妻两人患难与共,多年的夫妻感情坚固所致。这段感情在很多史书上都有所提及,也成为朱祁镇与钱皇后两人夫妻恩爱的重要证据。可是从史书记载来分析,事情远非如此简单。朱祁镇和钱皇后固然是患难夫妻,固然是有着坚固的亲情,但是站在政治和国家的角度,却不是亲情能够左右的。实际上当时朱祁镇刚刚复辟,在朝廷中势力不算大,甚至连皇太子朱见深都比不上。而拥立他复辟的徐有贞、石亨等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辈,朝廷之中一直动荡不安。
站在国家和政治的角度,立朱见深的母亲周贵妃为皇后是最佳的选择。这样朱祁镇不但能够得到朱见深的支持者拥护,而且也稳固了皇太子和皇帝的位置,是平息政治风波的重要手段。这个方案虽然是太监蒋冕提出的,但实际上也得到了朱祁镇母亲孙太后的首肯,这才摆到了朱祁镇的桌面上。但是朱祁镇却拒绝了这种明显有利于自己的政治操作,坚决支持钱皇位,让周贵妃的野心不能得逞。朱祁镇的这种选择也让很多大臣不理解,引起了不少私下议论的声音。因为朱祁镇向来任性惯了,所以史书才认为他是因为夫妻感情而一意孤行。
实际上从史料来分析,朱祁镇支持钱皇后,是在政治上有着多重考虑的。从礼法上看,废除钱皇后,改立周皇后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操作虽然符合明朝皇室以前的案例,朱瞻基的皇后胡氏就是因为无子而被废除的。但是从政治上看,如此改立皇后并不符合朱祁镇个人的政治利益。虽然周贵妃是皇太子朱见深的生母,立周贵妃为皇后能得到支持朱见深的大臣的拥护,但也会引发很多政治上的动荡。朱祁镇一生几经波折,尤其是经历了土木堡之变的大难,又被在南宫中软禁七年,因此复辟后对各种政治斗争非常的警惕。
当时朱祁镇刚刚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拥护下复辟,重新坐上皇帝位置,但皇权其实是摇摇欲坠的。一方面朝廷中有大量景泰帝留下的旧臣,这些臣属不一定都拥戴朱祁镇复辟。而朱祁镇刚复辟就听从徐有贞的建议,处死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和景泰帝朱祁钰的心腹王文。这使得朝廷中人人自危,政治氛围越发动荡。另一方面拥护朱祁镇复辟的徐有贞、石亨等人需要谋求官爵和权势,朱祁镇为了坐稳皇位不得不在朝廷中向他们妥协。他也想利用这些拥戴他复辟的投机分子打击朱祁钰留下的旧臣,逐步掌控朝廷的大权。
除此之外朝廷中还存在着一股隐形势力,那便是皇太子朱见深的支持者。朱见深是周贵妃所生,是朱祁镇的庶长子,出生后一直没有被立为太子。土木堡之变后,明军在长城外全军覆灭,朱祁镇被瓦剌太师也先抓了俘虏,明朝皇位出现危机。在此情况下于谦、王直等朱祁镇留守北京的大臣向孙太后提出了踞守北京抵抗蒙古瓦剌军队的建议,其中一条便是立朱见深为太子,任命朱祁钰为监国。为了整合军力打北京保卫战,于谦等人又拥立了朱祁钰为皇帝,朱见深依旧为太子。北京保卫战后朱见深当了两年太子,直到被朱祁钰废掉。
大明朝自来有重视太子的政治传统,所谓国本指的就是太子。朱见深当太子是朝廷中几乎所有大臣支持的,也是皇太后孙氏所坚持的,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尽管朱祁钰一度废了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一年后朱见济便夭折了,朝廷中在此掀起了复立朱见深的呼声。以至于在朱祁钰重病,夺门之变发生之前,于谦、王直等朝廷重臣都在谋求拥立朱见深作为朱祁钰的继任者。从这些细节来看,朱见深在朝廷中的地位比朱祁镇还稳固。实际上在夺门之变发生后,依旧有呼声希望朱见深即位,朱祁镇继续当太上皇。
正是因为朱见深的太子地位稳固,作为太子生母的周贵妃才有了夺取皇后之位的野心。她经过多方串联,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还获得了孙太后的首肯,便通过太监蒋冕把问题放到了桌面上。在她看来这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因为朱祁镇要坐稳皇位,也需要太子党大臣的支持。如果政治斗争闹起来,朱祁钰也有继续回南宫当太上皇的风险。但朱祁镇并没有如周贵妃所愿,不但拒绝了废除钱皇后的建议,而且将提出建议的蒋冕等人贬斥降罪。这不但对周贵妃是重大打击,也让支持朱见深的大臣们感到恼怒。
在很多大臣看来,朱祁镇站在朱见深的角度考虑,以周贵妃代替钱皇后是理所应当的,包括孙太后都是这个思路。从表面上看,这的确能让朱祁镇的政治利益最大化,能够帮他坐稳皇位。然而从朱祁镇的角度看,如此操作他便只能成为傀儡皇帝。如果周贵妃当了皇后,朝廷和后宫都是太子党的天下,那朱祁镇便是帮朱见深守皇位的看门人。这不论是站在皇帝的角度,还是站在父亲的角度,都是朱祁镇不能接受的。更何况朝廷中还有野心勃勃的徐有贞、石亨等人在争夺朝廷大权,因此他更不可能甘心做傀儡皇帝。
朱祁镇对权力是看得很重的,向来是要乾纲独断的皇帝。在正统年间他就扶持王振与文官集团斗,目的就是独自掌控朝政大权。天顺年间虽然是复辟,但朱祁镇也不会轻易将朝权拱手让人。对于徐有贞、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的功臣,朱祁镇还可以用官爵相酬。可朱见深的党羽在政变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而且朱见深还是他的儿子,他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放弃皇权?因此站在固守皇权的角度,朱祁镇不但不会改立周贵妃为皇后,而且还会压制朱见深的太子党,甚至会制造徐有贞、石亨等人和太子党的冲突,以谋权掌控朝廷大权。
除此之外朱祁镇支持钱皇后还有个考虑,那便是通过钱皇后的家族掌控锦衣卫和京营的军队,这是他坐稳皇位的根本。钱皇后家族是靖难功臣世家,她的曾祖父钱整,是成祖朱棣做燕王时的老部下,任燕山护卫副千户。她的祖父钱通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父亲钱贵继承了祖传的武职,多次随明成祖、明宣宗北征,凭借战功升至都指挥佥事。钱皇后成为皇后时,钱贵被提拔为中府都督同知,是掌控京营军权的重要人物。可以说钱家是北京世袭勋贵中的标志,朱祁镇大婚时甚至让英国公张辅和成国公朱勇为正使,可见其家族在勋贵中的地位。
钱家在土木堡之变中也受到重创,在朱祁钰执政期间因为和朱祁镇的关系也备受打压,但毕竟勋贵家族的人脉关系还在。当时钱皇后的两个哥哥都死在了土木堡之变中,她的弟弟留下了一个遗腹子钱雄。朱祁镇对这位侄子非常的看重,不断地给他加官晋爵,让他年纪轻轻就坐到了都督同知的位置上。世人都说这是因为朱祁镇与钱皇后患难与共,钱皇后在朱祁镇落难期间吃尽了苦头,甚至有了眼瞎腿瘸的残疾,还丧失了生育功能。其实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朱祁镇通过钱雄加强了与北京勋贵家族的联系。
明朝的军队基本上都掌握在勋贵家族手中,虽然因为文人的掣肘不能自由调动,但家族势力还是颇大的。朱祁镇通过钱家加强与勋贵的联系,把自己的人安插到锦衣卫和京营之中,这是他为了坐稳皇帝位的必要操作。从他复辟开始就把朝权交给朝廷中的大臣们争夺,但对军权却看得非常紧。
后来曹石叛乱时,朱祁镇能够平乱控制朝廷大局,全靠他对锦衣卫和京营的掌控。正是因为掌控了这些权力,朱祁镇才不至于沦落为傀儡皇帝,在复辟后依旧掌控着国家大权。可以说经历了百般磨难的朱祁镇非常警惕和清醒,他知道军权是政治的底线,这个底线不能交给任何人,只能亲自掌控。
皇后之位在古代不仅仅是皇帝的妻子,也具有很强的政治含义。皇后由谁来做,很多时候不是由皇帝个人感情或喜好来决定,而是由国家政治形势来选择。朱祁镇坚决支持钱皇后,否定了周贵妃当皇后的建议,实际上也是给拥立朱见深即位的舆论按下了暂停键。
实际上就当时的政治形势而言,朱见深上台对明朝并不是好事。他年龄太小,而且也没有政治经验,对于国家是很大的危机。在经过了夺门之变和朱祁钰去世的政治风波后,明朝政治需要快速回稳。这个时候捧出太子,实际上是对国家而言也是大害,朱祁镇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所以强烈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