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王骥是明朝第一个封爵的文官,却被文官集团排挤

王骥是明朝第一个封爵的文官,却被文官集团排挤

与明朝中后期军队不能野战,逢战必输不同,在土木堡之变的军队战斗力是极强的。当时明朝在军事上有着很卓越的成就,将周边的藩属国先后征服,成为整个东亚和太平洋西岸最为强盛的国家。在此过程中明朝出了很多名将,这其中不但有朱元璋和朱棣册封的勋贵家族出身的将领,也有很多文臣出身的名将。王骥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员,他的辉煌战绩堪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最强。他是明成祖永乐四年的进士,由兵科给事中入仕,到明宣宗朱瞻基时已经是兵部尚书。他在对西北、西南各地的战争中立下大功,是明朝文官封爵的第一人。

从历史文献上记载的战绩来看,王骥的战绩比当时被称为军方第一人的英国公张辅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文官出身,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军事理论,也不像勋贵家族那样有着家传根基,可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却几乎凌驾于当时的所有人之上。在中国历史上有此能力的文臣可以说是极为少见的,而就明朝近三百年国祚来看也就寥寥数人而已。由于军事上成就的出色,他受到朝廷内外的广泛好评,还被明英宗朱祁镇封为靖远伯,成为明朝文官封爵的第一人。然而在史书上,王骥的评价却不太高,甚至被人写史的人故意贬低,以至于声名不显。

在当官的初期,王骥和其他进士一样都的是文官路线。他先后当过兵科给事中、应天府府丞、山西按察副使、顺天府尹等职务,在政治上的成就也很出色。

后来明宣宗让他当了兵部侍郎,兼职代管都察院事务,又升他为兵部尚书。从文官的角度来看,他几乎做到了文臣的极限,距离入阁拜相就只有一步之遥。可在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王骥在官场上的好运结束了。他先是在讨论边务时触怒了皇帝而被下狱,获释后又坐了冷板凳。直到鞑靼首领阿台汗入侵甘凉二州,明朝军队连战连败时,朝廷才想起他这位前任兵部尚书。

于是王骥被派到了甘凉二州整理明朝败军,重新面对逐渐崛起的蒙古鞑靼势力。王骥到任后,先斩杀了在之前作战中首先,溃败的指挥使安敬,然后又斥责了领军作战的都督蒋贵,最后裁汰明军中老弱病残,重新整军备战。战备完毕后,王骥领军出塞作战,以蒋贵为先锋攻打敌人盘踞的石城。一路上明军势如破竹,原来强盛的鞑靼军队则一败再败。从石城到兀鲁乃再到亦集乃,明军战功赫赫,抓获了包括敌军左丞脱欢在内的枢密、同知、佥院等官员十五人、万户二人,斩杀鞑靼军队三百余人,俘虏驼马兵甲数千人,降服了大量鞑靼部落。

然后王骥又率领大军采用分进合击的战略,分两路追缴鞑靼军队,俘虏了敌军右丞、达鲁花赤等官员三十人。这一战明军转战两千余里,让鞑靼军队主力彻底溃败,除了首领阿台与朵尔只伯以数骑远遁外,其余的全部投降明朝。王骥这一战让明朝在西北边陲的乱局完全平定,也打出了朱祁镇心里军事第一的地位。

后来麓川思任发父子叛乱,黔国公沐晟领兵出征大败。不仅让左都督方政中伏战死,就连沐晟自己也死在了回撤的路上。思任发的乱军乘机崛起,反攻了大量云南领土,使得整个麓川局势变得糜烂。为了平定麓川乱局,明英宗朱祁镇以王骥为云南总督,提督军政事务,率军南征麓川和缅甸。

从历史文献上看,王骥带兵先后三次出征麓川,彻底平定了麓川叛乱。在麓川掀起叛乱的宣慰使思任发兵败逃到缅甸后被迫自杀,缅甸国王向明军交回思任发尸体,然后向明朝遣使求和。由于在平定麓川之乱过程中的巨大战功,王骥被封为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靖远伯,岁禄一千二百石,世袭指挥同知,赐给貂蝉冠玉带。这个赏赐和册封在明朝还是第一次,他也成为明朝第一个由进士出身后封爵的官员。此后王骥又先后在平定湖广和贵州苗人的战争中领兵出战,成为明朝战功最为卓著的文臣之一。

虽然王骥在战场上立下如此功勋,但是在史书上却名声不显,甚至有不少文官和文人在自己的文章中攻讦他。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变后,由于他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走得近,又是皇帝朱祁镇的心腹,所以受到了整个朝廷的弹劾。北京保卫战后,明代宗朱祁钰即位称帝,王骥再次被下放坐冷板凳。他先是被放到南京总督机务,实际上这在当时就是养老的职位。朱祁镇回归后,他又被兵部尚书于谦扔去守备朱祁镇居住的南宫,彻底远离了明朝朝廷中枢。直到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复辟,王骥才因支持朱祁镇而被复起,再次担任兵部尚书。

分析王骥几起几落,在历史上评价不太高的原因,主要是他在政治上的立场导致的。首先,他虽然是文官出身,却在政治立场上与文官集团格格不入。他与先后两任文官魁首杨士奇和于谦都不和,政治上争端颇多。在麓川之战上,他反对杨士奇主的和策略,战争之中虽然取胜,却被文官集团多次攻讦,靠着王振力保才摆脱不利地位。土木堡之变后,他又与于谦不和,再加上是前朝皇帝的心腹,受到朝廷的排挤,被下放到南京养老。可以说他与两朝的文官集团的矛盾都很激烈,尽管在军事上成就斐然,却被人以各种罪名构陷。

其次,他在治国立场上倾向于军事策略解决问题,对于各地的乱局支持皇帝采用军事手段,这与文官集团的立场是背道而驰的。文官集团代表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他们对于各地的乱局倾向于招抚这略。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爱好和平,是因为军事策略花费更大。士大夫阶层不愿意在军事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尤其是对于西北和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更不是他们利益关注点所在,所以不愿意投入。他们宁愿这些地区长期陷入内乱,百姓民不聊生。王骥在这方面并不赞同文官集团的策略,所以双方利益上存在矛盾冲突。

第三,在朱祁镇复辟的“夺门之变”上,王骥作为镇守南宫的大臣,在政治上支持朱祁镇,军事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次政变在历史上处于负面的地位,再加上王骥在土木堡之变前与宦官王振来往密切。在此期间,王骥成为王振和朱祁镇与文官集团斗争的重要帮手,这使得他成为文官集团的眼中钉肉中刺。因此在很多史书评价王骥时,都写成阿谀奉承之徒,以此来贬低他对明朝的功绩。由于在明朝中前期,史书的撰写都是由文官集团掌控的,所以在历史上形成了这样的评价。直到明朝晚期,文人群体中才开始给王骥平反。

实际上将王骥打造成文官封爵第一人,并非是对他的奖赏,而是文官集团架空王骥的阴谋。在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形成的文官政治环境下,勋贵阶层逐渐成为武将集团的代表,而朝廷中也逐渐形成了文贵武贱的风气。于是在朝廷官员的升迁上,明朝有了勋贵不能入阁的潜规则,甚至当尚书都成为奢望。杨士奇等人同意朱祁镇给王骥封爵,暗地里的主意就是阻止王骥入阁。朱祁镇年轻没有政治经验,而王振也怕王骥入阁后威胁他的地位,于是王骥便被不明不白的坑了。这种坑人手段在明朝政治中很常见,大名鼎鼎的王阳明也是这样被坑的。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使得王骥虽然立下大功,却在政治上被各种歧视和打压。朱祁镇执政时还能庇护他,可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上台,文官集团一手遮天,王骥就坐了冷板凳。好在于谦知道王骥军事能力卓越,内部动荡不息的明朝需要这位名将稳固军事基础,并没有采取政治迫害的手段。如果是明朝中晚期的那些内阁首辅,肯定会不顾国家安危,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打击政敌,那样王骥根本撑不到“夺门之变”。因此在文官集团掌管的史书和社会舆论方面,王骥被各种黑,使得他的名声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军,明朝,王骥,朱祁镇,朝廷,鞑靼,军事,成就,军队,集团,知识科普,王骥,朱祁镇,麓川,文官集团,文官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军,明朝,王骥,朱祁镇,朝廷,鞑靼,军事,成就,军队,集团,知识科普,王骥,朱祁镇,麓川,文官集团,文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军,明朝,王骥,朱祁镇,朝廷,鞑靼,军事,成就,军队,集团,知识科普,王骥,朱祁镇,麓川,文官集团,文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