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历史爱好者眼里,明英宗朱祁镇是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在土木堡之变中兵败被俘,后又被瓦剌太师也先无条件送回明朝,最后又发动夺门之变复辟,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至今仍旧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尤其是他从被俘到被释放的整个过程中的经历,在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中是绝无仅有的。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是中原王朝皇权的代表,也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中国数千年来皇帝出了不少,被人抓俘虏的也不少,朱祁镇却是独一无二的。他虽然成为也先的俘虏,享受的却仍是皇帝的待遇,实在令人感到惊奇。
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利用朱祁镇要挟明朝失去效用后,又遭遇了北京保卫战的失败,也先主动提出送回朱祁镇的想法。在明朝与瓦剌进行多轮你来我往的谈判后,朱祁镇被无条件释放,而且以皇帝的礼仪送回了明朝。因此朱祁镇也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无条件被释放的皇帝。于是很多人提出疑问,为什么也先会无条件地送回朱祁镇?要知道朱祁镇毕竟是明朝皇帝的身份,从急功近利的角度看,他是拥有无限大的利用价值的。只要也先能够合理利用,他能向明朝榨取到非常巨大的资源,这对他统治蒙古和瓦剌都是很有利的。
朱祁镇是明朝的皇帝,太后孙氏的亲生儿子,太子朱见深的父亲。即便于谦等人拥立了朱祁钰为皇帝,把朱祁镇尊为太上皇,但他在明朝政治体系中的地位都是无可替代的。虽然也先也曾用朱祁镇要挟明朝,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好处,但这不代表朱祁镇没有了利用价值。实际上从中国古代传统看,失去利用价值的皇帝只能被处死,断没有释放的道理。因为这样的人物一旦东山再起,对他的仇敌而言将会是毁灭性的灾难。所以在历朝历代中,被俘虏的皇帝几乎没有善终的,大多数都是在失去利用价值后被处死。
如果按照两军作战中交换俘虏的原则,对于重要的高级军官或大臣,都会有对等的交换筹码。以朱祁镇的皇帝身份,明朝自然不会有如此高的筹码对应,但也先也可以利用朱祁镇从明朝榨取到大量的资源。当时也先虽然带领瓦剌大军击败了明朝军队,还一度兵临北京城下,但综合实力来看瓦剌是远远不如明朝的。明朝物产丰富,生产力非常发达,这些资源都是瓦剌所需要的。也先贿赂大同的镇守太监郭敬就是为了从明朝弄各种走私的资源,有朱祁镇这么一个皇帝在手里,他还不懂得怎么利用么?
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朱祁镇在瓦剌大营得到的不是俘虏待遇,而是享受皇帝的礼仪。也先甚至让他的弟弟伯颜帖木儿让出自己的大帐,把条件最好的环境让给朱祁镇居住。可以说朱祁镇在瓦剌大营的一年中,基本上没有吃过什么苦,这与古代被俘的皇帝们的遭遇完全不同。从各种角度看,也先对待朱祁镇的态度都是不合情理的。如果说之前他还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意,需要以礼相待,争取朱祁镇的配合。可在朱祁钰登基称帝,兵败德胜门后,他还如此高规格的对待朱祁镇,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可以说,从最直接的利益观来看,朱祁镇是在北京保卫战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也先完全没必要如此高规格的对待他。就算要释放朱祁镇,也先也可以从明朝换取大量资源,而不必搞什么无条件释放。这些问题从最直接的零和博弈角度是难以解释的,也不符合战场上的法则。
可是从当时历史背景和政治格局的角度,却可以发现也先如此选择是非常高明的,极具政治远见。他以皇帝礼仪对待朱祁镇,无条件将其送回北京,得到的利益不在眼前,而在长远。正是因为他如此操作,才使得瓦剌部族发展到了顶峰,统治了几乎旧蒙古时代的所有领地。
土木堡之变后,也先带着朱祁镇南下,打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意。他想要借用朱祁镇特殊的皇帝身份,瓦解明朝朝廷的抵抗力量,顺利入驻北京。如此一来他将有机会整合整个蒙古和海西女真的力量,在北方与明朝并列,重现辽宋对峙的格局。他是野心勃勃的,甚至打着主意重现元世祖忽必烈的辉煌。可明朝并不吃他这套,尤其是于谦居然另立皇帝,把也先的打算搞落空了。接着也先又在北京保卫战中遭到失败,自己的主力骑兵在德胜门被埋伏的明朝名将石亨打得溃败,使他完全失去了夺取北京城的机会。
可也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当所有人都觉得朱祁镇失去利用价值时,他却化被动为主动,提出送还朱祁镇,顺势拉开了瓦剌内部政治斗争的序幕。从当时的蒙古各部政治格局看,北京保卫战后对也先是非常不利的。在北京保卫战之前,瓦剌是蒙古三部中最强大的存在,就连大汗脱脱不花都是也先和他的父亲拥立的。鞑靼和兀良哈两部的实力都远不如瓦剌,所以也先是蒙古各部实际上的统治者,而脱脱不花只是傀儡大汗。可北京保卫战后,由于瓦剌的主力在战争中溃败,也先已经没有力量压制鞑靼和脱脱不花了。
脱脱不花是孛儿只斤家族的后人,也是蒙古帝国第二十六位大汗。按道理他才是蒙古的真正统治者,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的首领都是他的臣下。可是由于瓦剌的强大,使得脱脱不花成了摆设。在北京保卫战前,瓦剌势力如日中天,脱脱不花在也先面前只能老老实实的。可北京保卫战后,脱脱不花却抓住时机开始夺权。在北京保卫战中,脱脱不花是带领本部军队攻打东路,从侧面牵制明朝军队。可他得知也先在北京城下大败后,他立刻决定撤军,并迅速遣使向明朝进贡求和,使发动战争的瓦剌和也先陷入被动的局面中。
在这种局面之下,很多蒙古部族倒向了脱脱不花,使得也先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一方面脱脱不花以蒙古大汗的名义挖墙角,使的瓦剌内部不稳,有可能被分而食之。另一方面明朝军队穷追不舍,从北京城下打到紫荆关,再追到居庸关。瓦剌军队连战连败,元气大伤,也先已经无力统合蒙古各部的人马。如果这种不利的局面得不到改观,也先将会被逼上绝路。而也先采取的办法就是善待朱祁镇,并主动提出送朱祁镇回到北京。他这么一弄,反而让明朝和脱脱不花都陷入被动,他们对瓦剌的追击停止了。
也先提出这个请求,并提出要派使团上贡,这就主动表示臣服了。在明朝直接表态之前,脱脱不花是不敢乱说话的,只能静观其变,这就暂时稳定了瓦剌和蒙古内部政局不稳的情况。可这对明朝来说,却是个非常尴尬的事情。朱祁镇送回来,如何对待,朱祁钰的皇帝如何处置,这都成了明朝最棘手的问题。可明朝又不能不接收朱祁镇,毕竟这是皇帝,不收就天下大乱了。可朱祁钰已经在皇位上坐了一年多了,朱祁镇回去怎么弄,这是个大问题。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朱祁钰也不愿意接朱祁镇回去。
虽然有于谦等文臣担保,但朱祁钰仍旧不放心,派出使者都拖拖拉拉的。如此一来,瓦剌和明朝的谈判陷入拉锯战,反而给也先留下了喘息之机。他便利用这个机会重新整合军队,调整瓦剌的布局,为应对脱脱不花的挑战作准备。同时也先又带着朱祁镇去游行,主动向明朝各边境要塞的大将提出送还朱祁镇。这搞得明朝边境非常被动,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大同总兵郭登等人只得把事情上报朝廷,让于谦等人做决断。最后迫于各种政治压力,朱祁钰只能出以礼部右侍郎李实为代表的使团,商量迎接朱祁镇的事情。
相对于朱祁钰的拖拉,朱祁镇对也先反而是很满意的。毕竟作为战败的皇帝,他能够保持皇帝的尊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这是最高的礼仪了。而且也先还提出将妹妹送给朱祁镇做侍妾,这怎么能不让朱祁镇感动。朱祁镇回到明朝后,虽然被软禁在南宫中当太上皇,可在朝廷和军中仍旧有不少势力。瓦剌每年打着朝贡的名义进入北京,还反复给朱祁镇送东西,这就是挑拨朱祁镇和朱祁钰的关系。这样一来朱祁钰忙着内斗,哪有心思管瓦剌的事情,这让也先少了一个大敌。没有了明朝插手,也先对付脱脱不花兄弟就轻松多了。
然后趁着明朝内斗的时候,也先集中力量减除了脱脱不花兄弟,还乘机直接称汗,号大元田盛大可汗,改元添元。于是他成为第一个非孛儿只斤家族出身的蒙古大汗,他所在的绰罗斯也成为继孛儿只斤之后的,第二个蒙古黄金家族。至此蒙古瓦剌彻底消灭了脱脱不花的势力,发展成为东到建州、兀良哈,西到赤斤蒙古、哈密的最强状态。由此可见,对于朱祁镇的处置,也先是老谋深算的。他不像很多短视的胜利者一样,用杀戮来解决问题。他充分地借用了朱祁镇身上政治的力量,为自己统一蒙古创造了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