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分封制遗毒③朱元璋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分封制遗毒③朱元璋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之前跟大家分析了周、汉、晋开国采取分封制的原因和分封制带来的后果。

现在,是时候讲一讲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分封制王朝——大明王朝,为我们这个系列打上一个句号。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元人并没有被赶尽杀绝,更没有原地蒸发,他们跑回了祖上龙兴之地,蒙古草原,史称北元。

北元虽然已经失势,但仍以正统自居,依旧自称“大元大蒙古”。这说明他们还幻想着有朝一日杀回南方,重新统治华夏大地。

猛人朱元璋当然不能忍,于是进行了大小规模十数次北伐,但一直无法将所有草原部族消灭或者臣服。

这使得明朝边境必须有大军镇守,以预防北方异族的袭扰。

有唐朝藩镇将领坐大威胁中央的先例在前,明朝对异姓将军们不放心;而有汉、晋分封诸王导致七王之乱、八王之乱的前例,老朱又担心皇室内乱。于是,老朱在分封制的基础上又做出了优化改进。

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出去,给予一定兵权,从几千到一万多不等,护卫亲王安全。其中九个有能力的儿子封在北边国境线上,领更多军队,守卫边疆。

但是老朱没有给藩王们经济和政治权力。你们不用想着怎么搞钱,中央每年定时定量发给你们;不要想着搞政治,这不是你该考虑的事。老朱认为这样能遏制藩王们的势力,中央也能更有效地控制地方。

当然,老朱肯定是有私心的。他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衣食无忧,永享富贵。不然,为什么边境放不下了,还要把其余皇子封在内陆呢?

本来,这样的设计大概率是行得通的,因为当时大明集团未来的继承人是已经帮助老朱理政多年在朝中威望极高的太子——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老朱称帝当年,就立了朱标做皇太子,当时朱标已经十几岁了。朱标自幼见过天下纷争,知道民间疾苦,为人仁厚,温文儒雅。于私,他对弟弟们疼爱有加,又有教导之恩,在弟弟们中威望极高;于公,他20出头就已经帮助老朱处理政务,处理政务得心应手。

如果他能顺利接班,故事的结局也许会很美好,朱允炆和朱棣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可惜没有如果。

1392年,朱标在外出巡游为大明迁都选址,染了风寒,回来没多久就去世了。

老朱很爱这个儿子,爱屋及乌,也很爱儿子的儿子。朱标没了,大明集团未来的继承人也得重新选。朱标病重期间,朱允炆尽心侍奉,让老朱不由得就想起朱标。“ 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那你就代替你爹,扛起大明的担子吧。

朱标逝世同年,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未来老朱撒手人寰,他就会继承大明集团。

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时间来到1398年,朱元璋薨逝,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

建文太年轻,没有政治根基,而四叔朱棣又实在太优秀,有大臣议论老朱为什么不立朱棣而立朱允炆。

这话传到建文的耳朵里,使他又惊又惧。是啊,我的叔叔们比我优秀,他们的存在对我的威胁太大了。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废物,也为了解决心头大患,建文决定做点什么。

比如说,削藩。

建文长得眉清目秀的,出手却相当狠辣。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直接就废掉了周、齐、湘、代、岷五位藩王。

这引起了朱棣的警觉,并做起了战争准备。

1399年,朱棣依老朱定下的祖训,称力推削藩的齐泰、黄子澄是奸臣,发兵南下,要“清君侧,靖国难。”

老朱在世时,怕朝臣不服朱允炆,生前大肆屠戮权臣名将,导致建文此时只得启用老迈的耿炳文发兵平叛,耿炳文兵败后又派年轻没有领兵实战经验的李景隆征讨朱棣。

朝廷有百万大军,而朱棣只有区区数万军马。理论上来讲,此次平叛中央军大获全胜是不会有问题的。

问题就出在,大军出征,建文来了一句“勿使朕背杀叔之名”。

这句话怎么理解?

①你们打的时候注意点,别杀了我燕王叔叔,这样我会背上杀叔之名;

②你们打的时候用力点,直接把朱老四打死,别带回来让我杀。

很不幸,李景隆理解成了第一种解读,于是他在平叛战争中好几次放水,让朱棣丝血逃生。

在这种背景下,朱棣带着几万部队跟中央百万大军打了三年,最终推到大明高地——南京。败退守卫南京的李景隆开了城门,迎朱棣进城。没想到吧,米莱迪拆了自家防御塔。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建文剃发逃生,朱棣登基称帝,年号永乐。

朱棣本人能征善战,不然单靠李景隆放水也不可能直推到南京,他继位后把都城迁到北京,天子守国门。并数次亲自领兵北伐,希望一举消灭草原部族,使大明北境再无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藩王镇守边境了。

朱棣登基后,也对藩王进行了削弱,但动作不大,基本上就是减少一些护卫,并把一些边境的藩王迁至内陆,并没有大规模系统性削藩。

朱棣的孙子朱瞻基继位后,他的二叔汉王朱高熙叛乱,朱瞻基亲自领兵平叛,朱高熙投降,被废为庶人,后被杀。他的弟弟朱高燧见势不妙,主动请求去除护卫,朱瞻基念他态度良好,不再追究先前行为,朱高燧得以善终。

朱瞻基在位时,以各种理由削去各地藩王绝大部分兵权,仅保留少量卫军护卫藩王的安全,而藩王们的封号和俸禄不变。这样的削藩有利有弊,因为荣华富贵没有受到影响,只是少了兵权,没有造反野心的藩王自然没有意见,而心里有想法的藩王势单力薄,也不敢有意见。于是,朱瞻基顺利完成削藩。

藩王们的兵权都给削了,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继位后,御驾亲征反被俘虏,随后也先率领的瓦剌大军兵围北京城,藩王们自然也就没有兵力勤王。如果不是一代奇男子于谦的出现,大明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南宋,王室被俘为奴,朝廷偏安一隅。

而在明末的农民起义中,朱元璋的后人们更是被愤怒、饥饿的农民像猪羊一样宰割,甚至煮而分食。

朱元璋出身苦寒,深知挨饿的滋味不好受,他可能只是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们能够永享荣华富贵。

但是很显然,老朱的数学不好,也不懂得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按照老朱定下的规矩,藩王每生一个孩子中央就多给一份俸禄,每年中央给的俸禄足够一个人在享受锦衣玉食之余还能多出很大一笔钱。

发现问题没有?藩王生孩子是个赚钱的生意。

不让参与政治,不让搞经济,不给兵权,无所事事的朱家人玩了命的生孩子。

经过两百多年裂变,当初老朱的二十几个儿子竟然给他生了几十万后裔。这庞大的朱氏贵族不事生产,趴在帝国身上吸血,最终成为帝国财政的巨大负担。到了明后期,朝廷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都要用来供养这群水蛭。

而这些王爷人心不足,得寸进尺,不思民间疾苦,反而大搞土地兼并、垄断田产。平常年份,农民们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到了灾年,农民们食不果腹,甚至不得不易子而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劳苦半生却饿得瘦骨嶙峋的农民们,看着这群啥也不做却能山珍海味吃得像猪一样的皇族后裔,不禁要问,凭什么呢?

那就反了他娘的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元璋,李景隆,中央,朱标,遗毒,朱允炆,大明,朱棣,大军,老朱,故事传记,藩王,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元璋,李景隆,中央,朱标,遗毒,朱允炆,大明,朱棣,大军,老朱,故事传记,藩王,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元璋,李景隆,中央,朱标,遗毒,朱允炆,大明,朱棣,大军,老朱,故事传记,藩王,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