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仁宗为何不选赵允初,而是选赵宗实继承皇位?

宋仁宗为何不选赵允初,而是选赵宗实继承皇位?

皇位传承向来是中国古代王朝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所以从储君的选择开始就是国家大事。到了北宋中期的时候,由于宋仁宗赵祯无子,宋朝的皇位传承再次出现了难产的困局。为了解决这种困局,朝廷大臣们提出了从邻近宗室给赵祯过继皇嗣子的想法,以此来延续赵宋皇室对国家的统治。在选择皇嗣子的过程中,有两名候选人脱颖而出。一位是后来的宋英宗,当时还是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的赵忠实。另一位则是八贤王赵元俨最小的儿子,也是赵祯同辈中最小堂弟的赵允初。经过一番考察和角逐后,赵忠实胜过赵允初成为皇嗣子。

这次对于皇嗣子的考察可谓是一波三折,又夹杂着朝廷内外政治斗争的因素,所以引发了不小的政治动荡。朝廷大臣们支持赵宗实的不少,以韩琦、欧阳修为宰执大臣的团队几乎都将赵宗实作为皇嗣子的第一人选。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异议,他们推举赵允初为皇嗣子,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便是赵祯的心腹宦官,入内都知任守忠。虽然最终是赵忠实获胜,但这次斗争并没有结束。实际上在宋仁宗去世后的一年里,支持赵允初的任守忠依旧在为此活动,甚至想要将赵宗实拉下皇帝宝座,这也让嘉祐八年成为宋朝政治最为动荡的一年。

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对宋英宗赵宗实是比较熟悉的,甚至对其父亲赵允让也经过了一番考证。但对于赵允初却比较陌生,他甚至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多少名声。赵允初是八贤王赵元俨最小的儿子,在宋仁宗即位之初便被皇太后刘娥引入宫中养育了。实际上朝廷大臣们选择皇嗣子的标准之一,便是幼年时有过在宫中养育的经历。从这方面看,赵允初和赵忠实都是有这样经历的,所以成为皇嗣子的优先候选人。赵宗实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朝廷大臣的支持,实际上在文彦博和富弼当宰相的时候,他们就在力推让赵忠实成为太子。

宋仁宗赵祯子息困难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他多次生子都出现了夭折,以至于在晚年出现储君难产的情况。在此期间,赵忠实几次作为养子进宫,所以他被朝廷大臣们认为是最佳的皇嗣子人选。但宋仁宗却不太乐意,一方面因为他还想生个自己的儿子,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赵宗实被文臣们所控制,出现傀儡皇帝的危局。赵允初的情况与赵宗实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他在宫中的名声比赵宗实好。赵允初从出生开始就带着光环,据说他是宋真宗次子周王赵祐转世,再加上其父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赵元俨,所以在宗室里面支持者不少。

朝臣们推举赵宗实,是因为他们认为赵宗实一言一行都很像赵祯,有着贤明君主的潜质。再加上赵宗实的父亲赵允让是宗室的判大宗正事,直接管理赵宋皇室内部事务的郡王,所以政治资本比较雄厚。比较有趣的是,赵允让最早也是作为赵祯的备胎被送入宫中养育,等赵祯出世后才被宋真宗送出宫。因为有着父子两代当备胎的经验,所以赵宗实在朝廷大臣中的名声很好。尤其是文官集团的大臣,早就将他视为皇嗣子的不二人选。与赵宗实相比,赵允初却是文官集团不看重的,甚至在舆论上都是打压的存在。

历史上的史书中常常给赵允初一个评价叫做“不慧”,甚至被认为是“痴呆”,所以收到朝臣们的嫌弃,认为不是皇嗣子的优秀人选。有稗官野史传说,赵允初与慕容氏结婚后,连夫妻敦伦之道都不懂,因而受到王公大臣们的嘲笑。宰相王珪在赵允初的墓志铭上评价其为“天性寡欲,终身不近声色”,这几乎就是在用春秋笔法骂人了。再加上赵允初去世后也没有留下子嗣,所以他的身后名声就遭到了不少文臣的嘲笑和贬低。然而从很多史料上看,赵允初似乎并不如文官们所描绘的那样一无是处,而是受到宫内宫外欢迎的。

史料上赵允初给人一种呆萌的印象,与宫里的侍卫、宦官、宫女等的关系都非常好。宋仁宗很疼爱这个小堂弟,经常把他召进宫喝茶。他为人也是大大咧咧的,到宫中也不太讲礼仪,所以很多人觉得他不懂人情世故。但宋仁宗很宠赵允初,让他各种官运亨通,升官就跟坐火箭一样的快。宋仁宗在位期间最高只封了六个郡王,而赵允初便是其中之一。很多史书上认为,任守忠等人力推赵允初为皇嗣子,是为了便于将其发展成傀儡皇帝。而宋仁宗不立赵允初为皇嗣子,是因为他觉得这位堂弟太憨厚老实,不能担当大事。

实际上这种说法都是文官们的史书中讲出来的,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看,却存在着各种明显的漏洞。比如文官们都说赵允初不懂人事,以至于自己无后。但在宰相王安石的《临川集》中记载,赵允初有个女儿封嘉兴郡君,嫁给殿直梁铸。这就典型的自相矛盾了,既然不懂人事,为何又生了女儿?显然这就是文臣们为了力推赵忠实上位,而搞出来的舆论战。说任守忠等人力推赵允初,是为了控制成傀儡皇帝,其实这也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当时宫里掌权的除了宋仁宗之外,曹皇后也不是随便拿捏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从宋朝的史料来分析,任守忠作为宦官能够插手皇嗣子的事情,背后不是没有势力支持的。他虽然是宫里最具权势的宦官,也是宋仁宗的心腹,但以宋朝的制度是不可能出现宦官专权的。任守忠是从监军宦官的位置上发迹的,因为在战争中立下过功劳,所以很受宋仁宗看重。宋仁宗在皇祐到至和年间大肆提拔宦官,其目的便是为了掣肘文官集团对宫内事物的干涉。而宦官也可以作为监军出征,也防止了文官集团和北宋将门的勾结。从任守忠的人生经历看,他与北宋将门是走得很近的,而宫里最大的北宋将门代表人物便是曹皇后。

如果说任守忠想要挟天子而令诸侯,那肯定绕不开北宋将门这一关。曹皇后作为出身于北宋将门的政治代言人,自然不会坐视自己身后的利益受到侵害。所以说任守忠是想要把赵允初当傀儡皇帝的说法,完全是文臣们自编自导的流言而已。因为任守忠长期与文臣们不和,又与北宋将门关联密切,出现这种流言的构陷并不意外。实际上这是北宋文官集团打击政敌的常用手段,就连为国立下大功的名将狄青也没法逃脱。因此在赵允初和赵忠实竞争皇嗣子的背后,也有着文官集团和北宋将门争权夺利的影子。

从史料记载来看,赵允初之所以在皇嗣子争夺中败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出身有着比较尴尬的地位。首先他是赵祯的堂弟,而不是堂侄。皇嗣子是堂侄过继给皇帝产生的,把堂弟过继成皇嗣子,中国古代未有先例。赵匡胤和赵光义之间的皇位传承已经将宋朝皇统搅得一团糟了,如果再来一次兄终弟及,宋朝皇统不知道会乱成啥样?这可是关系到宋朝存亡的大事,搞不好就会有亡国大患。宋仁宗做事一向小心谨慎,所以不敢在这方面开先河。况且又有文官集团强烈反对,所以他放弃这个传承方向也是有所考虑的。

其次,赵允初的父亲赵元俨在宋朝政治格局中是反对派和野心家,与文官集团关系极差。赵元俨在民间口碑很好,作为宋太宗赵光义的第八个儿子,有着八贤王的称号。赵光义一度想把皇位传给赵元俨,因受到文官集团的阻挡而没有成功。宋真宗病重时,赵元俨就曾谋求发动政变夺取宋仁宗的皇位,因为被宰相李迪阻拦而失败。宋仁宗登基后,赵元俨先后挑拨皇太后刘娥和赵祯的关系,暗中结交朝臣和将领,用这种方式干预朝政,其实是皇帝的野心不死。因为这个原因,刘娥把赵允初放在宫中养育,实际上也是掣肘赵元俨。

因为赵元俨在政治上受到文官集团的排斥,所以赵允初顺理成章地就站在了文官集团的对立面。尽管赵允初受到赵祯的欢迎,但文官集团对此并不感冒。而作为北宋朝廷重要组成部分的北宋将门,大多数都是宋太祖赵匡胤一席的,并不会对赵光义的子孙进行支持。所以赵允初的政治背景方面支持的人不多,反对派倒是不少。任守忠等推出赵允初,只是北宋将门和文官集团对垒的筹码而已。当双方利益交换达成后,赵允初就没有什么政治价值了。再加上他自己对这个竞争也不热心,所以也就没法成为皇位的继承人。

尽管如此,赵允初也没能跳出皇位争夺的怪圈,作为竞争失败者也是死得蹊跷。在宋英宗刚即位的一年里,因为政治斗争使得朝廷动荡,赵宗实也不得不选择称病让曹太后垂帘听政。而赵允初作为最初的皇位竞争者,再次被任守忠等推上前台。尽管他什么都没有做,但依旧在赵宗实亲政后莫名其妙地死亡。从他死亡时间看,正好在赵宗实亲政后的几个月内,因此传出了不少阴谋论的说法。赵允初是否被赵宗实暗算,历史上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但他死得恰到好处,也从侧面证明了宋朝皇位竞争的残酷和惨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任守忠,宋仁宗,赵宗,朝廷,皇位,宦官,赵祯,赵允初,赵忠实,支持,知识科普,任守忠,宋仁宗,赵宗实,文官集团,赵允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任守忠,宋仁宗,赵宗,朝廷,皇位,宦官,赵祯,赵允初,赵忠实,支持,知识科普,任守忠,宋仁宗,赵宗实,文官集团,赵允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任守忠,宋仁宗,赵宗,朝廷,皇位,宦官,赵祯,赵允初,赵忠实,支持,知识科普,任守忠,宋仁宗,赵宗实,文官集团,赵允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