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靖康之变前宋徽宗已经逃到镇江,为何最后会返回汴梁被金军俘虏?

靖康之变前宋徽宗已经逃到镇江,为何最后会返回汴梁被金军俘虏?

靖康之变是导致北宋灭亡的重要历史事件,也被认为是中原王朝历史上最大的耻辱之一。在这场灭国的灾难中,北宋的两位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被入侵的金军俘虏,包括整个北宋朝廷在内的王公大臣和十万汴梁百姓都被转移到了北方,昔日繁花似锦的东京城化为一片丘墟。这场历史灾难至今仍旧让后人感到痛心不已,也成为值得中国人反思和吸取的经验教训。然而很少人知道,以宋徽宗为首的半个北宋朝廷其实在靖康之变前已经逃到了镇江。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在宋金议和之后他们又返回东京汴梁城,最终却没能逃过落入金军之手的命运。

宋徽宗是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昏君,靖康之变前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就将他的昏聩无能完全表现出来。从金太宗完颜晟即位之后,就积极撕毁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宋朝签订的合约,整军备战南下入侵宋朝的计划。宋徽宗对金国的野心毫无所知,完全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皇帝生活之中,直到金军过了黄河才醒悟过来。可是他不思备战救国,反而做出了一系列荒唐的举动。他第一时间便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然后带着自己的小朝廷南逃。这种荒唐而不负责任的甩锅举动,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也算是凤毛麟角了。

太子赵桓即位后便是宋钦宗,然后朝廷便开始了应对金军的讨论,这些讨论也因为宋徽宗的南逃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当时以宰相白时中、李邦彦为首的主和派提出向襄阳一带逃跑,而以太常少卿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则要求固守东京汴梁城等待救援。宋钦宗跟他的父亲一样是昏聩无能,根本无法做出决策,在逃跑和固守之间反复摇摆。好在李纲承担起了领兵防守东京汴梁的责任,利用汴梁城池高大的优势拖住了金军,给割地勤王大军的到来赢得了时间。最终金军这次南侵未能攻破东京汴梁城,在汴梁周围劫掠一番后退兵而去。

与此同时,宋徽宗却在南逃的路上越走越远。他带着自己的心腹小朝廷先逃到了亳州,然后转移到了镇江,远离了汴梁的抗金战线。在这支逃难的队伍中,除了童贯专门训练的西军精锐军队外,还有很多宋徽宗心腹的朝廷大臣和他们的家眷。而且这支队伍也带走了不少东京汴梁的财富和后勤物资,让李纲领军防守汴梁时陷入了物资紧缺的窘境。

后来随着二十多万勤王军队抵达汴梁,六万的多金军开始处于劣势,汴梁防守的战局好转,宋徽宗才停止了继续南逃的步伐。金军撤退后,宋钦宗接受了大臣汪藻的建议,派李纲南下迎接宋徽宗回汴梁。宋徽宗在与小朝廷的大臣商量后接受了回京安排,这一去便彻底失去了逃生的希望。

后世阅读史书的人对于宋徽宗的决策都感到疑惑,也觉得他的选择非常奇葩,存在种种不合理的地方。宋徽宗本身是昏庸懦弱的性格,又贪图享乐,对于金军围困汴梁的危局是非常清楚的,否则也不会第一时间带兵出逃,把宋朝这个大锅甩到宋钦宗身上。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宋徽宗连皇帝位置都让出来了,可见他对金军的畏惧已经到了骨子里。这么一个畏惧金军的人,还主动接受返回汴梁的建议,实在是让人很难理解。但凡理智一点的人,都会果断选择继续南逃,距离汴梁越远越好。

虽然李纲的坚守和勤王大军的到来,使得汴梁暂时躲过了破城的危局,但金军南下的野心并没有消失,汴梁始终存在很大的危险。而且在李纲坚守汴梁的同时,宋钦宗还暗中派李邦彦去和金军统帅签订割地赔款的协议,这更是说明汴梁的仍旧在危险之中。如此的情况下,宋徽宗居然带着小朝廷回汴梁自投罗网,这就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从他的处事作风来看,他可不是那种舍己为人的皇帝,不落井下石已经不错了,又怎么会将自己陷入危局呢?这个问题让历史爱好者们疑惑不解,他们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

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可以大致推测出当时宋徽宗返回东京汴梁城,大概可能存在这么几种原因。首先从宋徽宗逃到镇江后的操作来看,可以证明他对宋钦宗是非常不放心的,也不是心甘情愿地放弃皇帝大权的。他逃到镇江后并没有老老实实地呆着,而是做出了不少挖墙脚的事情。比如他携带的军队劫掠江南百姓,筹集了不少资金。他用他太上皇的地位拦截了北上勤王的江南军队,把他们作为自己在江南立足的根本。他的这些行为,使得身边的小朝廷与汴梁的大朝廷分庭抗礼,也暴露出他对权力的野心。

他的这些操作明显是在仿照晋元帝司马睿,打算东京汴梁城沦陷后,在江南偏安一隅,维持宋朝半壁江山。他对于宋钦宗守住汴梁是没有任何信心的,所以半路拦截了不少北上的资源和军队,为自己的小朝廷作准备。可以说从他逃出汴梁开始,他就在做牺牲宋钦宗和维持个人权势的准备。让他比较意外的是,李纲的防守和勤王军队的到来,让金军暂时选择撤退。这样一来宋钦宗就暂时稳住局势,这对宋徽宗来说就成了威胁。从法理上说,宋徽宗已经逊位为太上皇,不具备执政的能力,也就无法继续掌控国家大权。

当时汴梁附近有近二十万勤王大军,这对于数万金军来说是很大的数量优势。同时在河北的康王赵构组建了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召集了河北和山东的宋军抵抗金军入侵,有切断金军后路的势头。这样的局面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稳固的,金军也再难有渡过黄河突袭汴梁的机会。在这样的局面下,稳住汴梁局势的宋钦宗就成了众望所归,也就逐渐掌握了国家大权。这对于宋徽宗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在他心里宋钦宗只是用来背锅的儿子,国家大权还是他自己掌控的。所以他想要继续掌握国家大权,就必须回到汴梁从宋钦宗手里夺取。

第二,从当时宋朝军队的兵力部署来看,北方军队的实力明显强于南方,这也是宋徽宗不得不北归的原因。由于长期和辽国、西夏作战,宋军在北方边境屯驻了大量军队,而中原腹地和江南则相对兵力空虚,士兵的战斗能力也非常弱。如果宋徽宗继续南下至金陵或杭州偏安,没有强大的军队是很难稳住局势的。北方的军队都集中到了汴梁周围勤王,或者在太原周围防御金军入侵,宋徽宗在南方得到的军队非常有限。虽然他拦截了不少北上勤王的南方军队,但这些军队战斗力弱,是无法与北方军队抗衡的。

如果他想要继续掌控宋朝,就必须得到北方军队的支持。他躲在南方,北方军队自然不会对他有什么好感,这等于是主动放弃了军权。在封建王朝时代军权为皇权的根本之一,没有军权的皇帝只能成为傀儡,被权臣和军阀玩弄于股掌之间。宋徽宗虽然治国上昏庸无能,但是在政治斗争上却是行家。对于权力斗争的主次他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不能放任军权流入宋钦宗之手。他带着小朝廷北归,小朝廷中如童贯等人都是以前掌控北军的大臣,在军队中影响力极大。小朝廷的回归,宋徽宗就能利用这些关系重新掌权,把宋钦宗搞成傀儡皇帝。

第三,北宋朝廷的根基在北方,宋徽宗在南方根基浅,无法与汴梁的宋钦宗长期对峙。由于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夺了后周柴家的江山,所以后周和后汉为主的将门世家成了北宋的根基。与这些将门世家共生的北方地区士绅群体又成为北宋朝廷的骨干力量,掌握着北宋政治的命脉,成为了主导北宋政治的重要力量之一。整个北宋时代,从宋真宗时的天禧党争,到宋仁宗的庆历新政,再到宋神宗的熙宁变法,都充斥着北方士绅支持的文官集团的影子。而在此过程中,南方士绅支持的南党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政治上受到很大的压迫。

虽然宋徽宗即位后逐渐把政治风向偏向了南方人较多的新党,但对于长期由北方人垄断的朝廷来说,北方党的势力仍旧是最强的。由于长期与西夏和辽国的作战,国家的资源也长期倾向于北方党,所以北宋时代的国家根基和北方的军民完全绑定在一起。这样的情况下,宋徽宗停留在南方是得不到北方官员支持的。而他统治时期又在江南等地大搞花石纲等奢侈品,还强行圈地占田,搞得江南民不聊生,使江南士绅对他的印象极差。所以他呆在江南既得不到北方官员的支持,又被江南士绅所排斥,两面不是人。

在东京汴梁城没有沦陷的前提下,它的政治地位在宋朝无可替代,宋徽宗江南偏安一隅的计划就不可能实行。如果长期南北对峙搞二元政治,国家权力和资源自然就会向汴梁汇聚,停留在南方的宋徽宗会陷入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到时候他虽然有着太上皇的地位,但对国家大政的话语权就会被宋钦宗所抢夺。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不得不回到汴梁城,与宋钦宗争夺政治资源,维持自己对于国家大政的主导权。只是他没有想到,宋钦宗居然在政治上犯糊涂,宁愿向金军称臣割地赔款,也要和他争权,搞得汴梁城里危机重重,最终父子俩只能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从各种史料的文献来看,宋徽宗返回汴梁城,就是为了自己的皇帝野心而做出的选择。他高估了自己政治上的影响力,也低估了宋钦宗维护自己皇权的意志,使得父子俩在政治上斗得不可开交。在金军威胁没有消除的时候,政治上的内讧自然给了金军乘虚而入的机会。宋钦宗为了维护个人权力,竟然选了丝毫不懂军事的孙博领军防守汴梁,将这个东方第一大城拱手送给了金军。汴梁城破后,皇城自然无法防御,灭国只是早晚的事情。早知如此,宋徽宗还不如留在镇江,宋钦宗即便兵败,北宋朝廷也不至于被金军一锅端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汴梁,宋徽宗,宋钦宗,朝廷,皇帝,东京,李纲,镇江,金军,军队,知识科普,汴梁,汴梁城,宋徽宗,宋钦宗,金军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汴梁,宋徽宗,宋钦宗,朝廷,皇帝,东京,李纲,镇江,金军,军队,知识科普,汴梁,汴梁城,宋徽宗,宋钦宗,金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汴梁,宋徽宗,宋钦宗,朝廷,皇帝,东京,李纲,镇江,金军,军队,知识科普,汴梁,汴梁城,宋徽宗,宋钦宗,金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