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少年读李白,成年看东坡

少年读李白,成年看东坡

唐和宋都是让人向往的。能代表唐风的,李白当仁不让;而宋韵的象征,非苏轼莫可。

古往今来,文人被冠以神仙的,也就李苏二人。李白因《蜀道难》一诗被贺知章以为是谪仙下凡;而苏东坡被称为坡仙,是其诗文词画书法无所不通。

但李白和苏轼谁更有才华呢?这比较起来看似无聊,但确实有人干过。比如宋神宗。

他曾问身边人:我们宋朝,谁能比得了李白?大家好一阵议论,认为只有苏轼。宋神宗很得意开心,又补了一句:白有轼之才,而无轼之学。

李苏二人虽都称为仙,但也有很大区别。

李白为诗仙,是由仙及人的。他的诗篇就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近似神仙的才华、语言都是天生的,独步千古,仅此一家。

而苏轼是由人成仙的,经过后世的锤炼打磨,才慢慢在文学艺术上臻于化境的。

比如,两人都爱写月亮的诗词,苏轼明显受了李白的影响。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脱胎于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和“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也近似。

苏轼的词无论如何豪放旷达,依然还是凡人的视角、常人的情感。

再比如看庐山,苏轼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的纯粹就是人的悟道。

而到了李白登庐山,就变成了“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又是俯视人间。而即便写安史之乱,李白写这一场让大唐帝国坠落的战争,也还是“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宛在云端。

除了诗句不一样,现实中,两人的仙风道骨味也不同。

李白身上自始至终对成仙着魔痴迷。被唐玄宗赐金还山后的他,带着杜甫、高适在梁宋一带求仙访道,用戴建业教授的话讲就是:“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

李杜曾去王屋山拜访道士华盖君,想求得长生不老之术,结果那老道士早已仙去,对他俩打击很大。

而苏轼,虽然儒释道三种文化都能圆通,但骨子里依然是儒家那种经世济人的基因,道文化只是其遇到坎坷时的一种避风港。

他只在黄州赤壁碰壁时,才会想起“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而不像李白是“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要实现“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的愿望,是个重度修仙爱好者。

这也是两人在生活中践行“仙”字的不同处。

李白的书法有《上阳帖》,文章和词也有佳作,但基本还是靠诗歌一骑绝尘。即便是写诗,他最擅长的诗体也是歌行和绝句,而对缩手缩脚的律诗并不感兴趣。

而苏轼的诗在宋代肯定排在榜首,到了唐朝,大约只能跟王维、白居易、李商隐挤在第二排了,而榜首只能是李杜二人。若用高校排名打比方,李杜好比“清北”,而苏轼的诗只能算是“华五”。

但苏轼除了诗以外,他首创豪放词,他的《寒食帖》被列为行书第三,他的文章在唐宋八大家里,也就韩文能和他并雄。

李白好比是拿着奥赛金牌的天赋选手,单科走天下,时时想着特长保送之路;而苏轼却是那个每科都得满分的考生,靠综合第一走晋级之路。

没有盛唐,就不会产生李白,只有那种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海阔天空的自由气息,才会诞生李白;

没有隆宋,也不会产生苏轼,只有百年养士,拥有那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雍容宽裕的宋韵之风,才会酿造苏轼。

而对于读者而言,拥有李白和苏轼,都是一种极大的幸运。

苏轼说,“万里归来颜愈少”,那是历经沧桑之后,已大悟得道,但身上依然涌动着青春的热血。

而李白拒绝长大,背负着谪仙的名号,至死都是少年,从不妥协,永远独立,一生都保持着昂扬奔放的仙风道骨作派。

所以,乘年少,读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到成年,读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书小贴士

《李白传》是著名文学史家李长之先生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和《李白》两书的合集。这部合传,以开阔的视野勾画了盛唐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生,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李白自由不羁的精神轨迹。既有史学家的严谨,又有文学家的才情,深入浅出,带你走进盛唐的斑斓世相和李白的内心世界。

(声明:“启诚学教育“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问青天,李杜,李白,一生,明月,少年,成年,盛唐,东坡,苏轼,故事传记,宋神宗,李杜,李白,李苏,苏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问青天,李杜,李白,一生,明月,少年,成年,盛唐,东坡,苏轼,故事传记,宋神宗,李杜,李白,李苏,苏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问青天,李杜,李白,一生,明月,少年,成年,盛唐,东坡,苏轼,故事传记,宋神宗,李杜,李白,李苏,苏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