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女真造反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580年,明朝万历八年。这也是建州女真史上不平常的一年,这个地处辽东,经济落后,人数有限的少数民族武装,竟然揭竿而起,挑战大明王朝的坚固城堡,其领导组织者是建州女真大酋王兀堂。据史学界考证,这次反叛的深层次原因是明朝在辽东的第二次拓边。
明王朝在建国初期制定了辽东内地与少数民族划界隔离的方针,这条隔离线大约在15世纪上半叶形成,此时,建州女真各卫刚在辽东落居不久。此后,又由开原经凤城、宽甸到鸭绿江修建了辽东边墙,以防御女真。
但随着女真部落的强大,明朝政府也越发感觉至来自辽东的少数民族压力,坐立不安,为扼制建州女真各部,明政府以李成梁部为主,策划隔离线向北推进,进行二次拓边,移建了宽甸六堡,使明政府的辽东内地拓展了七八百里。
明时期,边境驻军实行军事屯田,兵耕一体,允许军士带家属,而且还不需要上缴赋税。此举,使得明政府一举两得,但却压迫了女真人的生存空间,引发其强烈不满。
建州女真人在首领王兀堂带领下,趁明巡抚都御史张学颜到宽甸十岔口巡视建堡工程的机会,拦截于半道,诉说明军移建六堡后对其牧猎带来的艰难和危害。但张学颜并没有同意改变拓边政策,王兀堂提出愿意以儿子为人质,请求开设马市,易换盐米布等的要求。明万历四年(1576年),六堡及明边墙竣工,各沿边马市得以开设,女真人不满情绪得以缓解。
但此平静的局面仅维持了三年,因一起马市上明军边将欺压女真人,成了引发建州女真反叛的导火索,明万历七年(1879年)七月份,宽甸马市上明军边将徐国辅之弟徐国臣及苍头军刘佐收买人参,强令减价,引发双方纠纷,导致多人死亡。事后,明军惩治凶手,并以武力要求建州女真各部不得闹事,导致建州女真不满。
开始,各部以少量人马袭扰,偷窃等为主进犯各堡,到了万历八年(1580年),逐渐集结起七千余人,王兀堂开始训练兵马,筹划进攻,明军李成梁部得到消息,带兵至宽甸备战。是年三月份,双方在瑷阳堡、宽甸堡、永甸堡等地交战,最后在鸭儿匮被明军击败。
1580年,建州女真的这次反叛被明军击败,但却是后金政权后来夺取明在辽东政权的一次实战演练。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攻打古勒寨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即后来的清太祖)以十三副遗甲起兵,才真正打破了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稳定的共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