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北宋名臣,说起包拯,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他“面如黑炭”的形象,这其实是历代戏曲、民间故事、小说、影视作品等演绎的结果,黑脸形象正是源于他的铁面无私,所以后世称他为“包青天”、“包公”。
事实上,包拯不仅不黑,而且还是典型的白面书生,从历代的官方画像就能看出,不仅如此,包拯幼年家庭条件也很优越,父亲包令仪,官至虞部员外郎,也正是因为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拯可以安心读书,他29岁高中一甲进士,进而为官。
虽然外表冷酷,包拯却是个大孝子,进士及第后,朝廷派他出任建昌知县,但他考虑父母年迈,不想远游,于是主动申请调回家乡附近的和县,但父母还是嫌远,包拯干脆就辞官回了家,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加上陪伴父母以及守孝的时间,包拯远离官场长达十年。
包拯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除了他本身刚正不阿、廉洁公正、不附权贵的品质外,还因为文学作品的神话,尤其是在断案方面,包括《双钉案》、《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等,这些大案要案,在包拯手里也都是手到擒来。
关于包拯断案的演义、传说还有很多很多,总结起来就四个字——断案如神。其实,关于包拯断案的史料记载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件,一件见于《宋史》,另一件见于《孝肃包公墓志铭》。
《宋史》记载,包拯在任天长县令时,有人报案说自家的牛舌被人割了,牛没了舌头就不能吃草,自然也就活不长,包拯他让他回家后偷偷把牛杀了,不要声张。
要知道北宋可是不允许私自杀牛的,没想到他刚把牛杀了,就有人前来报案,于是包拯认定前来报案的人就是割牛舌之人,因为他早就盯上了人家的牛,割牛舌也是为了报复牛的主人。
《孝肃包公墓志铭》记载,有两人在一起喝酒,其中一人身上带了几两金子,但他嗜酒如命,每次喝酒必然大醉,于是想到把金子交给另一人保管,酒醒之后他去要回金子。
保管人却不承认有过此事,于是俩人闹上了公堂,就在审讯过程中,包拯命人带着文书到保管人家取金子,其家人以为他已经招供,于是就拿了出来,如此一来,保管人不承认都不行了。
以上两个案件,虽然都是小案,但却都展现了包拯过人的智慧,这也就难怪为什么许多文学作品都喜欢写包拯,而且把他说成是“大宋第一聪明人”,其实就是将他的智慧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