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人,他是明朝末年的时候非常复杂的一个人。倒不是说此人是多么有能耐,而是说有大部分是他的原因,导致了崇祯帝的自缢,败了大明的汉室江山。
此人是谁呢?他就是左良玉,左良玉在明末最为关键的时候,选择犹豫,手握精兵八十万,迟迟不肯前去领兵勤王,一直想保存自己的实力。而此时的情况已经不容犹豫了,皇帝急得一发不可收拾,甚至答应将他父子二人,都封为世袭将军,甚至是把军权都交在他们的手上。
甚至答应只要他肯领兵勤王,最终事成之后,要以藩王之礼待之,他被催无奈,有意拖延时间制定出兵战策、行兵计划。故意拖了好久再送去京城,可是就在他的计划书还没有到达北京的时候,李自成已经率先打开了北京的城门,逼的皇帝没有办法,只有在景山上自缢身亡,崇祯也算是一代雄主了,居然能面对死亡。可是他引以为重的肱股重臣,却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故意拖延,最终要了崇祯皇帝的命,败了大明的汉室江山,可能崇祯帝临死也不会瞑目了吧。
这个左良玉可以说是有弹的也有赞的,有史料记载此人,在崇祯帝自缢之后,大哭三天而不停,最后悲恸吐血,血尽三升而死。你说这到底是一个忠臣,还是一个奸臣呢?所以说历史人物多半很难懂,特别是像他这样的关键性历史人物,一个能左右全局的这种人。
据说左良玉打仗也是如此,一会好一会坏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打仗就大发神威,打的敌人是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这面正高兴着呢,不知道啥时候,又开始大败亏输,自己成了丧家之犬。
传说左良玉当时打仗厉害的时候曾经把张献忠打得看见左良玉的军旗就赶紧撤退逃跑,如果这是真的的话,也算是一员猛将。但是这位大将军,看见李自成就逃跑,都不等人家跟他宣战,就落荒而逃了。这个传说应该是符合事实的。要不然没法解释他最后为什么皇命都不听,就偏偏磨磨蹭蹭不肯定出兵呢,怕一个人怕到这种程度,真的是让后人好生失望。
所以后人对他多半是骂声居多,为什么呢,因为崇祯帝不但是他的君主,而且是他的伯乐。他跟李自成打仗没有赢的时候,但是崇祯帝却对他非常的信任,不但不降罪于他,反而越来越信任他,把军队越来越多的交在他的手上。所以说他对崇祯帝,既没有君臣之忠,也没有报恩之义。
左良玉忠与不忠,历史自然会给出一个公正客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