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明朝名将袁崇焕,历来都是褒贬不一,争议非常大。明熹宗时期,他自愿领命去驻守关外,孙承宗格外看重,袁崇焕也比较有才能,整顿边防军队,治理关外颇有成效。之后在抗击后金战役中,屡建战功,但得罪了魏忠贤的亲信,受到排挤,因而辞官返乡。
明熹宗驾崩后,朱由检即位,也就是崇祯帝。崇祯帝杀掉了大宦官魏忠贤,重新启用了当初被魏忠贤排挤的大臣,袁崇焕也在其中。
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并上奏对崇祯夸下海口说自己有能力五年复辽。崇祯帝听完之后非常满意,就要袁崇焕大胆干,他会全力支持袁崇焕的计划。从这开始之后袁崇焕做的事情就一直争议不断。
首先他负责辽东之后,就不断提拔自己的亲信,之后擅自处死毛文龙,而为了担心毛文龙手下叛乱,他上奏要求增加军饷,来打发毛文龙的部队。之后皇太极举兵南下,直逼京城,袁崇焕急忙率军支援。
袁军和后金军多次交手,互有胜败。在袁崇焕出色的指挥下,全家奋勇杀敌,后金军损失不少,仍不愿撤退,最后袁崇焕利用炮轰,后金军不得不撤退,京城之危被解除。
按道理袁崇焕在此次战役中有功,但是之后却被大臣弹劾说是袁崇焕把后金军放进关内的,袁崇焕震怒,崇祯帝也不太相信。但有消息传到了皇太极耳中,皇太极没有放过大好机会,故意说袁崇焕和他有往来。崇祯帝立马命人抓了袁崇焕,魏忠贤的余党趁此机会诬陷袁崇焕。崇祯帝定了袁崇焕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
袁崇焕死后,头颅被挂在城门上示众,百姓对他深恶痛绝,纷纷割下他身上的肉,袁崇焕死的非常悲惨。然后第二天袁崇焕的头颅却不见了,原因就是有个姓佘的侍卫趁着天黑把袁崇焕的头颅偷回了家。他是袁崇焕的贴身侍卫,知道将军并没有叛国,不忍心看到将军死无其所,就把头颅埋在了自家的院子里。
之后把孩子聚在一起,让孩子滴血发下三条毒誓:第一,后代子孙永不入仕;第二,后代子孙要替袁将军守墓;第三,他死后要和袁将军合葬,像之前一样守卫将军一样。
后来乾隆皇帝为袁崇焕平反,并得知佘侍卫的后人为袁崇焕守墓的事情,深受感动,就想给佘侍卫的后人封赏,但都被拒绝。直到现在已经过去388年,历经17代,佘侍卫的后人始终没有忘记这个祖训,着实让人钦佩!
文:上下古今团队古城创作
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