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元朝的两都之战,为何大都方面能战胜上都方面?

元朝的两都之战,为何大都方面能战胜上都方面?

元朝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病死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八月,留守大都(今北京)的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和西安王阿刺忒纳失里发动兵变,遣使迎立武宗海山次子图帖睦尔。九月,即帝位,改元天历,是为文宗。

同月,辽王脱脱、梁王王禅、左丞相倒剌沙等亦于上都拥立泰定帝幼子阿剌吉八即帝位,改元天顺。

大都与上都各拥一帝,形成对峙局面,大都的元武宗一系与上都的泰定帝两系势力,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激烈的内战。

当时河南、湖广、江西、江浙等行省支持大都政权,而辽东、关陕、川蜀等地则先后起兵响应上都。双方展开激战。燕铁木儿督军力战,上都军于大都城下屡次受挫。十月,东路蒙古元帅不花帖木儿与齐王月鲁帖木儿乘上都守备空虚,自辽东出兵,进围上都。倒剌沙出降,被诛。阿剌吉八不知所终。王禅兵败逃遁,脱脱被俘杀。两都之战以大都政权获得全胜而告终。

那元朝的两都之战,为何大都方面能战胜上都方面?

一、大都方面的军事统帅燕铁木儿很有军事才华。

燕铁木儿出身于显贵的土土哈钦察军事家族,床兀儿第三子,早年随元武宗镇边多年,历练了较强的实战经验。同时燕帖木儿从武宗朝开始历任军政要职,练就了较强的理政能力。从武宗朝开始至泰定帝朝,燕帖木儿历任:正俸大夫、同知宣徽院事、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太仆卿、同佥枢密院事、佥枢密院事等职。

两都之战爆发以后,燕铁木儿作为军事统帅身先士卒、英勇奋战,采取了灵活机动的作战策略。

燕铁木儿看到上都方面兵力分散的弱点,除加强长城各关隘防守外,把作战主力收揽于麾下,采用迅速奔袭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来攻的各路上都军队。

而上都方面“:陕西军队三路进攻,给大都方面造成相当的威胁,但其进军迟缓,未能与上都军队做到配合作战,且缺乏统一的指挥,难以形成前后夹攻之势。”上都的全面进攻还致使其兵力分散,最终被燕铁木儿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式所击败。

二、大都方面相比上都方面占据地利优势。

大都是元朝的政治中心,为加强统治,元政权以大都为中心建立了极为繁密的驿站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联系与控制;运河与海运的开通也使得地方物资源源不断的流入大都。

两都之战中大都方面就曾通过海运从中原江浙地区运来了大批粮食。“命海道万户府来年运米三百一十万石。”

河南行省平章伯颜是属海山(元武宗)一派。两都之战爆发后,伯颜给予了大都在物资供应和兵力补充上的全力支持。

除了河南行省对大都提供支持外,江西、江浙等行省也造兵器、调戍兵前往京畿地区,直到两都之战结束江浙军队还在不断地前往大都支援。

上都地处草原南端,地处偏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很难经的起长期的对垒作战的消耗。另外大都方面切断了上都与京畿腹地、与南方中原地区的联系,使上都不能调动和征发中原和南方各省的人力和物资,使上都难以得到人力和物资的补充。而这些优势尽为大都方面所利用。

三、大都方面在军事上得到了诸多中央宿卫军和地方镇戍军的支持。

元代设置了一个庞大的宿卫亲军组织加强对京畿地区的护卫。“诸国人之勇悍者聚为进军宿卫。”宿卫军主要有:隆镇卫、西域卫、唐兀卫、贵赤卫、钦察卫、阿速卫、斡罗思卫等,大多戍守在两都之间的交通干道附近,肩负保护都城北大门的任务。其中阿速卫驻守在古北口旁的潮河川,贵赤卫屯驻在檀州,钦察卫则常年在上都路及其附近屯驻。

两都之战爆发后,燕铁木儿弟撒敦和其子唐其势带领钦察卫军返回大都,加强大都的防守。而贵赤卫、阿速卫和隆镇卫投奔大都,增加了大都方面的军事力量,同时削弱了上都的军事力量。

在地方上除了征调的五卫屯田兵外,大都方面还控制着驻守湖广的平阳和保定两万户军、也速迭儿的山东河北蒙古军都万户军、朵列图的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军、不花帖木儿的东路蒙古军等多支蒙古镇戍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帖木儿,内蒙古,作战,方面,上都,两都之战,燕铁木儿,钦察,大都,消息资讯,武宗朝,燕帖木儿,泰定帝,京畿地区,燕铁木儿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帖木儿,内蒙古,作战,方面,上都,两都之战,燕铁木儿,钦察,大都,消息资讯,武宗朝,燕帖木儿,泰定帝,京畿地区,燕铁木儿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帖木儿,内蒙古,作战,方面,上都,两都之战,燕铁木儿,钦察,大都,消息资讯,武宗朝,燕帖木儿,泰定帝,京畿地区,燕铁木儿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