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魏晋南北朝10:皇帝走马灯换个不停,南朝士族就不曾肖想过皇位吗?

魏晋南北朝10:皇帝走马灯换个不停,南朝士族就不曾肖想过皇位吗?

南朝,高高在上的士族们,拥有广袤庄园,手下婢奴无数,这一代吃穿不愁,后一代衣食无忧。

还有什么需要努力的吗?

比如做皇帝?

非不想也,实不能也。

开玩笑,这个位置岂有那么好坐?

没见前面的那些个家族先驱,除了掀起巨浪,战乱频发,还剩下什么?

318年,西晋落幕,东晋落户建康。

北方大族纷纷南下,原本在北方占据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的他们,衣冠南渡,与南方本土士族之间的矛盾不只限于政治的争夺,还有地盘、文化、经济、地位。

琅琊王氏出身的王导审时度势、左右逢源,不仅努力稳固朝纲,帮助晋元帝坐稳龙座,还得对抗外敌,小心抗拒北方的军事压迫。

王导主内,王敦主外,王家两兄弟牢牢把控了东晋政治、军事大权,晋元帝已然成为吉祥物,“王与马,共天下”。

彼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这个称号,无时不在敲击王敦躁动的小心脏,啃噬着他意欲取而代之的私欲。

再加上司马睿有意牵制手握重兵的王敦,对他来说,失去兵权,无异于自杀。

这样的结局,配合当时混乱的局面,再加上晋之宝座原就来得不正。

下一步,是不是就可以效仿司马先辈,取而代之?

要知道,司马家的皇帝之位怎么来的,大家心知肚明。

早死晚死都得死,不如放手搏一搏。

事实上,他确实这样做了。

毕竟,士族力量势大,权臣手握重权,皇帝积弱无力,不肖想一下都对不起自己身居高位。

王敦败就败在师出无名,且那个时候,政治、军事权力除了王家,还有别的士族手握重权。

王导之后,君臣共治的权力棒在士族大家之间轮替交换,庾亮、桓温、谢安挨个登场,他们身后,是整个家族给予的底气。

但,东晋乱局太多了,除了北伐战争,东晋国土上不停上演兵乱、人乱。

王敦之乱、苏峻之乱、桓温篡位、孙恩之乱、桓玄之乱、卢循之乱,大家自己人打自己人,东晋乱作一团。

最终的结果是,该打的仗打了,该死的人都死了,谁也没落着好。

大王打架,小鬼捡漏。

反而是大权旁落,军事权落入了庶族出身的军伍刘裕之手。

东晋是流亡政府,政权全靠士族给面子。

军权,没在皇帝手里。

是的,地主家没有余粮,皇帝手里没兵。

掌握大量兵力的,是北府和西府。(西晋王军早已不复存在,北府、西府招募的主要是南下流民,性质介于官民之间,自负盈亏)

军权,在士族手里。

忠于朝廷时,它就是利器,比如用作淝水之战的战斗力。

心存逆心时,它就是毒药,比如充作了桓温篡位的打手。

桓温篡位-孙恩之乱-桓玄之乱,合在一起,给了士族之外的下层军伍掌权领兵的机会。

刘裕趁势灭了桓玄,利用兵权扩充实力。

枪杆子里出政权,他一直懂的。

士族没有抗衡之力,称帝不过迟早的事儿。

鉴于自己的上位经历,防范于未然非常有必要。

刘裕一上台便做了两件重要的事,大量启用寒门庶族出身的人担任中枢要职,意在剥离士族原本的权力,同时将军政交予宗室藩王。

结果嘛,不尽理想,同室操戈、内乱频发。

后面的梁武帝吸取了前者失败的经验,倒是想要恢复士族荣光,奈何士族子弟不给力,早不复魏晋风度,只剩一身被酒肉掏空的身体。

宋齐梁陈四朝皇帝,无不是杀戮中取得政权,虽取得至高皇权,内里淫乱无尊、低俗不堪,却实为士族鄙视之群体。

反观士族呢,朽木一块,又无实力,得过且过,安于享受。

管你朝代更迭,关我鸟事。

士族早已没有了当初与王共天下的实力,又怎么能肖想那遥不可及的皇位呢?

本文由彭豆儿原创,欢迎点赞+评论+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治,晋南,肖想,王敦,走马灯,东晋,皇帝,北朝,南朝,士族,故事传记,刘裕,皇帝,北府,士族,晋元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晋南,肖想,王敦,走马灯,东晋,皇帝,北朝,南朝,士族,故事传记,刘裕,皇帝,北府,士族,晋元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晋南,肖想,王敦,走马灯,东晋,皇帝,北朝,南朝,士族,故事传记,刘裕,皇帝,北府,士族,晋元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