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白身世之谜浅探之二

李白身世之谜浅探之二

1、李白出生在西域。从考据来看,李白生于武后大足元年(701年),迁到四川为神龙元年(705年)。

2、碎叶城筑城时间较晚。碎叶属焉耆,贞元十八年(644年)平焉耆。

3、李白既然是李暠后裔,为何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下诏,将

4、李白称李阳冰为从叔,李阳冰为赵郡李氏,李白却被称为“山东人”。因此断定李白:

针对第一点,我们要肯定陈寅恪先生的考证,李白的出生时间和年龄是非常重要的,是出生地争论焦点的主要依据。陈寅恪先生依据李白的《为宋中丞自荐表》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文中

我们列举其一,就拿

李白既然生于701年,而《草堂集序》和《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都记载李白全家在神龙初(705年)才到达四川,

碎叶城的历史还可追溯再早,我们可以举出例子的是初唐著名的高僧

另一个就是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遣兵大败吐谷浑,

因而可以这么认为,碎叶城较早就存在,只是名称有所变动,从归属来说,碎叶城贞观二年(628年)归属突厥,后归属安西都护府(640年),再后归属焉耆都督府(690年),焉耆都督府归属安西都护府,而更早则不见记载。碎叶城最后正式筑城并且定下来是调露元年(690年),前期的碎叶城也存在,只是泛指。

从上面可以看出,李白祖先居住(贬谪)在碎叶城,并不代表当时归属西域管辖,很有可能是唐代安西都护府下设的军事建制单位,而李白祖先因罪被贬戍边,即有可能是隋末,也有可能是唐初。具体详情我们后面再讨论。因而陈寅恪先生依据李白出生在碎叶认为当时属于胡人管辖论据不足,而郭沫若先生的两个碎叶城也并不恰当,因为当时并不存在“中亚碎叶”,

所谓的

其次,《旧唐书》记载是不严谨的。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仅流传了一百年左右,北宋朝廷认为《旧唐书》芜杂不精,另命宋祁和欧阳修编撰唐书,从此,署名刘昫所编的唐书遂不再流传。直到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浙江余姚人闻人诠在苏州征借到当地人士所藏《旧唐书》,请苏州府学训导沈桐在苏州府学里对书稿作校对并开版印刷,因而许多资料真实性存疑,纰漏不少。就拿李白籍贯“山东人”来说,就是很不严谨,因为南北朝时期一直到唐代,非常注重郡望,记载某人传记一般针对籍贯,要么郡县并写,要么只写州郡,很少有如此标注籍贯的,况且当时也没有“山东”这种籍贯存在,因而这里的“山东人”太蹊跷,怀疑是明代所增添,因为明代才开始设立山东布政使司。

隋代西部疆域图

我们要认识到郭先生的《李白与杜甫》文章创作年代是1971年,带有时代特性,阶级性偏重于历史考证,因而难免会有失偏颇。关于郭沫若先生的一些论据,我们后面会进一步论证,这里暂时不提。我只想指出的是,按照郭先生的观点,李白冒籍皇家姓氏,并且非要和李唐攀上亲缘关系,就是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那么这个论据也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来讨论冒籍的目的。从李白的很多诗词中,包括郭先生自己引用的诗词,可以看出李白试想建功立业,“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如果攀上李姓可以得到这样的实惠,那么可以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然而,现实是李白因为未知的原因不能参加科举。因为按照当时科举制度,加入李白可以参加科举,从才华来说对李白不存在中不中举的问题,而是能拿到什么好名次的问题;有的人可能会质疑当时流行

先看李白是不是工商殊类。李白很明显不是工商业者,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

再看李白是不是

那么就回到郭沫若认为的冒籍问题。如果是冒籍,主要目的是为了抬高门第,进而为参加科举创造舆论,如果不能参加科举,冒籍岂不是自找苦吃?!况且按照李白的雄心壮志,一直想求功名而不得。至于为了前途而自认罪臣之后?

唐朝西域石染典过所(通行证),1959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

综上所述,陈寅恪先生的西域胡人说和郭沫若先生的西域汉人冒籍说,都存在论据不足,不能自圆其说。因而,李白确实属于李氏后代,并且可以肯定,李阳冰的《草堂集序》和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山东,西域,冒籍,叶城,李白,归属,身世,之谜,先生,消息资讯,陈寅恪,李白,碎叶城,郭沫若,李阳冰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山东,西域,冒籍,叶城,李白,归属,身世,之谜,先生,消息资讯,陈寅恪,李白,碎叶城,郭沫若,李阳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山东,西域,冒籍,叶城,李白,归属,身世,之谜,先生,消息资讯,陈寅恪,李白,碎叶城,郭沫若,李阳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