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孙,唐代著名皇帝。李隆基在位期间,很有政治作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和她的党羽;登基以后任用贤能的大臣,例如姚崇,在他统治时期,国家依旧维持盛世太平。
但是到了唐玄宗晚年,由于宠爱杨贵妃,爱屋及乌信任奸臣杨国忠,朝政逐渐怠惰,加上安史之乱的打击,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现在人们一提及李隆基,首先想到的就是杨贵妃,只因通过这个女子,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马嵬坡下的悲剧、玄宗晚年的凄惨、残酷的战争等等。久而久之,会认为,李隆基最爱的甚至唯一爱的人就是杨玉环,殊不知还有一人,也是他的真爱,这就是武惠妃。
武惠妃,名落衡,她还有一重身份:武则天的侄孙女。
《旧唐书》说,她的父亲早亡,因此得到武则天的怜爱,自幼便在宫中居住。
落衡出生于699年,足足比李隆基小了14岁。由于有着同样的成长环境,我们可以当然地认为,她与皇帝是在皇宫中相遇、相恋。
史书记载,开元十年(722年)武氏获得惠妃称号,这年刚刚23岁。但是最初,她只是个婕妤,并且,于716年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夏悼王,婚后十月怀胎计算,武氏嫁给玄宗的时间,往上可以早在16岁。
这时那位大名鼎鼎的杨贵妃才刚刚出生,而故事的男主角却已经和武惠妃展开一虐恋。
李隆基与落衡之间的阻碍,不是生于两人内部,而是来自于外人的干扰。
《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记载,武惠妃有很长一段时间享受的是专房之宠,她共为大唐生下了四子三女就是很好的证据。最初,李隆基想要立她为皇后,可是受到了谏臣的反对,理由有二:
其一,当时的太子并非惠妃所生,而惠妃本身是有儿子的,这样不利于政治稳定。
其二,自武则天以后,文武百官对武氏女子百般提防,生怕历史再次重演。
唐玄宗一想,是这个理儿,立后一事遂作罢。
皇后没当成,武惠妃心里还是气的,以至于后来发生了多次针对太子李瑛的阴谋,后世猜测均是她受益。
惠妃有一女婿,名叫杨洄,史书对他的定性是个阴险奸诈之人,主要还是因为他陷害太子一事。
杨洄揣度到了岳母心中的不平,开始联合一些奸臣手下暗地跟踪太子,准备挑出他生活中的错误。737年,杨洄诽谤道:太子与太子妃兄弟来往密切,准备谋反,又设计让他们穿着铠甲进宫,坐实了罪名。最终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均被杀。
反看驸马杨洄,在整件事中扮演着一个投机者的角色,他知道如果太子被废,那下一个储君很有可能是盛宠之下武惠妃的儿子,未来新皇登基,自己即是功臣,又是妹夫。
落衡死于公元737年,唐玄宗追封她为皇后。这个名分可以看作,生前无法享受,死后得到补偿。武惠妃这一生,没少争宠,也没少添乱,虽然正史中都没有明确说太子是死于她手,可是“工于心计,有野心”还是基本可信的,皇帝也不是傻子,并非全然不知。在这种情况下,玄宗依旧追封皇后,只能说是真爱无疑了。
宠妃已死,有关她的故事却没有结束。
武惠妃有一个儿子,名李瑁,被封寿王,深受父亲母亲的宠爱。寿王十五岁,在姐姐的婚礼上看中一个十六岁的少女,一见钟情,此人便是杨玉环,不久二人成婚,过了五年幸福的日子。
惠妃死后,唐玄宗抑郁无聊,有人进言寿王妃相貌美丽,更重要的是她懂得音律,擅长舞蹈,一见之下,果真成了李隆基的知音。
后面的故事就是我们都知道的了,杨玉环成了贵妃,再次专宠,她的兄弟姐妹都受到礼遇,后《长恨歌》中说“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众生女”。可同时,由于不知收敛,她的兄弟也越来越放肆,成为唐代著名奸臣。直到安史之乱石破天惊,马嵬坡下香消玉殒。
后记:武惠妃陷害太子一说是有争议的,虽然现在主流言论是断定她的所作所为,可是《新唐书》,《旧唐书》都没有直言阴谋的过程和细节。武惠妃死于惊吓,疑似做贼心虚,但是《新唐书》也只是说在她死后以皇后礼下葬,并没言及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