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拍场传奇
1992年,香港佳士得出现了一件宋哥窑八方贯耳瓶(传世品)。
此前预先曾到日本等地展览,引发了一阵轰动。对这件东西,各大藏家看法不一,众说纷纭,有许多知名鉴定行家都不敢认。
当时,故宫博物院鉴定专家,陶瓷泰斗级的人物耿宝昌先生,联合港埠收藏家欧百龄先生一同前往观赏,认定该标确是一件难得的珍品,与故宫及首都博物馆藏品类似。
然而在当时,由于存在争议,这件藏品,拍卖到了一千万元,虽然当时这已经是不菲的价格,然而耿宝昌先生认为,这一价格远远不止反映出他的真实市场价。如今,随着对哥窑研究的深入,这件藏品经佳士得一战成名,又得到了诸多鉴定大家认可背书,未来一定潜藏着更深的价值。
什么是哥窑?
众所周知,哥窑是五大名窑之一。以其仿古的器型,别具标识的开片千变万化,宛若天成之痕迹,凉如雪,裂似雷,插一瓶烟,不辨花和叶。碧晕檀痕姿态别,东风悄把琼酥捻。滟潋空濛天水接。极富宋式美学之风雅。
宋 哥窑青釉双耳三足炉 故宫博物院藏
哥窑釉色的特点就是就是典型的“冰裂纹”且呈现“金丝铁线”的效果。冰裂纹往往呈现出“鳝鱼血”的色泽,此外还有“梅花片墨纹”“叶脉纹”“文武片”等等。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宋 哥窑灰青釉胆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他的胎体,多为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由于胎色较黑及高温下器物口沿釉汁流泻而隐显胎色,故有紫口铁足之说。
宋 哥窑灰青釉高足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哥窑器形有各式瓶、炉、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见仿古造型,底足制作不十分规整,釉面常见
“哥窑”一词,目前为止的史料来看,最早见于元人孔齐的《静斋至正直记》一书,书云:“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
‘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今在庆元(宋时庆元一直属龙泉县管辖,据《今县释名》,宋庆元二年分龙泉松源乡地置县,始以年号为名设立庆元县。)见一寻常青器菜盆,质虽粗,其色亦如旧窑……’”。
南宋 哥窑青釉双鱼耳炉 故宫博物院藏
与汝窑一样,哥窑瓷器存世数量相当稀少,大部分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六十余件传世哥窑瓷器,其中大部分为宫廷旧藏,少数通过社会征集等方式获得。
史书记载中的哥窑
《遵生八笺》说哥窑:
”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紫口,乃器口上仰,釉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微露紫痕。此何足贵?惟尚铁足,以他处之土咸不及此。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但汁料不如官料佳耳。”
南宋 哥窑米黄釉葵花式洗 故宫博物院藏
《格古要论》载:
“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元末新烧者,土脉麄(粗)燥,色亦不好。”
宋 哥窑葵口洗 上海博物馆藏
千年窑址之迷
关于哥窑的窑址,需要从众所周知的“哥窑”和“弟窑”也就是龙泉窑的故事说起。
在“哥窑、弟窑”的说法上,流传着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烧窑的故事。传说弟弟章生二烧了个“弟窑”即“龙泉”,而哥哥为章生一也烧了个窑,为“哥窑”。为了让哥哥的窑不被选中,弟弟暗中使坏,在釉料中加入了一些其他的矿料,本想着让哥哥烧毁,不想竟然意外造就了“哥窑”金丝铁线的美感。
宋 哥窑花口碗(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解释说:
“哥窑,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冶瓷业,兄名生一,当时别其名曰哥窑,其胎质细,坚,体重,多裂纹,即开片也。”
这就是说,南宋处州龙泉县(今属浙江省)有章姓兄弟俩以烧瓷为业,哥哥章生一烧的瓷器以胎细质坚、断裂开片为特色,因而被命名为哥窑。而弟弟烧制的瓷器叫“弟窑”,也叫龙泉窑。
宋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956年以来在龙泉县的考古发掘,即发现了黑胎青釉、细丝片纹的龙泉青瓷。但人们对这一说法却仍有怀疑,因为传世的宋代哥窑,琢器造型多仿青铜器,俨然为宫廷用瓷样式,按理应该出自官窑;而如上所述,章生一的哥窑显然只是民间私窑。
浙江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
另一种说法是,哥窑是南宋皇帝在偏安江南时,仿造其皇兄建造官窑的形制,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官窑,因为是学着哥哥的样子建造的窑,所以被叫做“哥哥窑”。
如《遵生八笺》里就说:
“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
《格古要论》中也记载道:
“哥哥窑,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今亦少有”。
意思是说哥哥窑的瓷器,是南宋哥哥窑生产出来的,器物青色的釉面上开有浓淡不一的纹片,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今天已经很少见到了。史料记载,宋高宗仿照哥哥的制瓷风格烧造御用瓷器,民间就形象地把这种具有汴京官窑风格的窑称为哥哥窑,这也是哥窑的一大来源。
宋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哥窑比官窑开片更明显一些,但是有且哥窑器物,仍然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官窑,因此,除了“汝官不分”外,亦有“官哥”不分的说法。
哥窑窑址的不同观点
对哥窑瓷器的研究,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结合各地遗址都出土的一些类似传世哥窑的器物,通过对比器物的胎、釉、开片,以及对出土品的化学成分进行科学分析,研究者们对哥窑的观点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其中备受大家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是传世哥窑的窑址与年代问题,所持主要观点如下:
1、传世哥窑为浙江杭州老虎洞窑元代地层的产品,目前考古界、博物馆等学术界大部分学者持这一观点。
郊坛下老虎洞窑址
2、传世哥窑是宋代的御用官窑,修内司官窑就是传世哥窑;
3、传世哥窑瓷器宋元两朝都有,要区别对待。哥窑的窑址也不止一处,有学者认为部分瓷 器为杭州老虎洞窑元代时期生产,而部分产品的产地目前尚不清楚;
老虎洞元代地层出土的仿哥窑
4、传世哥窑的产地有河南、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等观点;
5、有学者认为其窑址仍是个谜,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现;
6、传世哥窑年代有宋、 元、明代或更晚等观点。由此可见,传世哥窑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难解之谜,且观点纷杂,莫衷一是。
借助科技设备,揭开千年窑址之谜
科学分析与研究是解决这些难解之谜的有效途径之一,许多机构也都投入过研究,得出的结论趋向一致: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家治老师曾陆续对老虎洞宋、元代地层出土瓷片,杭州万松岭采集瓷片、郊坛下官窑瓷片、半片传世哥窑青釉洗、元大都哥窑型瓷片进行了分析。
上海博物馆
2010年,上海博物馆对两件馆藏传世哥窑葵口盘进行了无损元素分析,通过对比部分南方地区瓷片的元素分析结果,推断两件哥窑瓷器的产地在杭州,并认为两件器物有元代烧造的可能性。
故宫博物院
201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哥窑研讨会上, 上海博物馆陈克伦研究员带来了上海博物馆的最新研究,他们利用便携X射线荧光设备对上海博物馆藏的10件传世哥窑器物釉进行元素分析,并将之与7片杭州老虎洞元代地层、6片龙泉溪口瓦窑垟窑址瓷片分析进行对比,认为传世哥窑的产地是杭州老虎洞地区而非龙泉地区。
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传世哥窑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
201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结合文保科技部,利用 上便携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40件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哥窑、南宋官窑和明清仿哥釉器物进行了无损检测分析:
经过对以上的因子分析散点图分析,传世哥窑瓷器与浙江杭州窑址遗址瓷片的对比分析,传世哥窑瓷器与杭州老虎洞窑元代地层、少数几个卷烟厂遗址出土瓷片的样品点落在同一区域,而与郊坛下窑址的瓷片样品点距离较远,传世哥窑瓷器釉的元素组成与杭州老虎洞元代地层瓷片非常相近,无法相互区分。
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址
对已测30件传世哥窑器物釉与浙江杭州老虎洞窑址元代地层以及少数几个卷烟厂遗址出土瓷片釉接近,即相对于江西景德镇、河南、浙江龙泉,传世哥窑器的窑址更接近杭州,窑址有可能位于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址附近。
结论:传世哥窑瓷器与相关窑址瓷片釉的元素对比分析显示,传世哥窑瓷器的产地在浙江杭州,窑址可能在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址附近。
宋 哥窑葵口盘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高3.5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4.8厘米。六瓣葵花口,浅弧腹,大平底,小圈足。青灰色釉,釉面厚润 如脂,满布“金丝铁线”般开片纹,足端刮釉垫烧。此盘造型玲珑小巧,典雅可爱,开片深浅不一,如织如网,釉中气泡聚沫攒珠,紫口铁足,是宋代哥窑的精细之作。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藏品征集(yelin10723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