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凉国公蓝玉:他的死是咎由自取,还是朱元璋为皇太孙清除障碍?

凉国公蓝玉:他的死是咎由自取,还是朱元璋为皇太孙清除障碍?

前言: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明朝开国之初最后一个大案:蓝玉案爆发。包括凉国公蓝玉在内的大批公侯,以及大量五军都督府、京畿附近卫所的首领官被诛杀。据说当时牵连的人数高达数万人,一定程度上甚至造成了明军指挥官员的断层,逼得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启用大批已经退休的武官出来稳定局面。

那么在这场令人震惊的血腥屠杀背后,究竟是因为嚣张跋扈的当事人蓝玉咎由自取?还是朱元璋精心设计,不管蓝玉等人有无罪行,目的就是要将他们一网打尽呢?

蓝玉:性格决定命运

铁杆太子党蓝玉,定远人,大明开国第二武臣、开平忠武王常遇春的老乡,同时也是他的小舅子。在电视剧《朱元璋》中,为了渲染蓝玉的功劳,把在洪都城(今江西南昌)挡住陈友谅大军的功劳,算在了他的头上。实际上这是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事迹,和蓝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甚至可以说在明朝的开国战争中,蓝玉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朝第一次大封功臣之时,所有6位公爵、28位侯爵和2位伯爵的名单中,并没有蓝玉的名字。

但是在常遇春去世之后,蓝玉逐渐崭露头角。他依靠着平定四川,北征沙漠和讨伐西番的功劳,终于在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获封永昌侯。注意此时蓝玉的侯爵只是流侯,他的后代只能世袭指挥使。直到跟着傅友德平定云南之后,蓝玉永昌侯的爵位才得以世世承袭。

当年常遇春早逝,朱元璋为了纪念这位勇将,让自己的长子朱标娶了常遇春的女儿。常氏成为皇太子妃之后,蓝玉也就变成了皇太子的舅舅,自然而然也就是太子党的核心班底之一。

随着开国元勋的逐渐凋零和年华老去,以蓝玉为首的新生代将领慢慢接班。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的时候,蓝玉出征辽东,还只是宋国公冯胜的副将。但是次年北伐北元王庭之时,蓝玉已经升为了主帅。明军在捕鱼儿海大破元军。包括北元皇帝次子地保奴在内的公主、妃嫔百余人,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被一举俘虏。这场北元版的“靖康之难”,不但令北元朝廷元气大伤,也成就了蓝玉一代战神的赫赫威名。班师之后,蓝玉因功进封凉国公。

嚣张跋扈,目中无人《明史》对于蓝玉的评价是这样的:长身赪面,饶勇略,有大将才”。赪就是红色,换句话说,蓝玉身材高大,面如重枣,智勇双全,如同传说中的武圣关羽一样。可惜关圣人的毛病:嚣张和骄横,蓝大将军一样也不缺。

先说说嚣张。捕鱼儿海大捷之后,蓝玉班师回朝。夜过喜峰关(喜峰口位于唐山市北部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之时,就因为守关官吏未能及时开门迎接,蓝大将军一怒之下,竟然挥军拆毁关隘,扬长而去。大军半夜扣关,守关官吏查证核实,乃是职责所在,而蓝玉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敢如此跋扈。随即又有人向皇帝打小报告,称蓝玉凌辱北元皇妃,致其羞愤自杀。这是破坏老朱本人的民族团结政策,建立口碑很难,破坏名誉却只需要一件事。

再说说骄横,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选择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而在为皇孙创建东宫班底之时,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封太子太师,蓝玉则和曹国公李景隆封太子太傅。蓝玉和朱元璋是儿女亲家,两人辈分相同。李景隆则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儿子,算起来和皇太孙朱允炆辈分相同。蓝玉可能是耻于和孙子辈的李景隆同封太子太傅,因此非常不满,竟然口出怨言称:“我不堪太师耶!”

无中生有的蓝玉案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史上最有权势的太子朱标去世,这也成为蓝玉命运的转折点。太子在世之时,只要蓝玉忠于太子,他的那些缺点朱元璋都能忍。但是现在太子没有了,太孙朱允炆幼弱,蓝玉还能让老朱放心吗?

朱标去世的时候,蓝玉正在领兵西征。此时朱元璋没有选择让他回南京,反而将其打发到四川去平定建昌卫指挥月鲁帖木儿之乱。当时太子之位悬而未决,朱元璋在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之间摇摆不定。因此蓝玉认为老朱把自己调往四川去对付什么乱七八糟的月鲁帖木儿,就是对自己有猜忌之心。反映到具体操作上,就是在执行朱元璋命令之时大打折扣。

既而有诏命玉讨建昌叛酋月鲁帖木儿。玉又欲探入番地,取道松叠,以达建昌。会霖雨积旬,河水泛急,玉悉驱将士渡河。麾下知非上意,多相率道亡。玉不得已,乃由陇右抵建昌。—《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十七》

蓝玉的这番举动,自然逃脱不了朱元璋的耳目。本来就在犹豫接班人人选的老皇帝必然会给蓝玉一个负面评分,甚至有可能朱元璋心中已经动了对蓝玉的杀心。而等他回京之后,又为了自己不是太子太师而口出怨言,恐怕进一步坚定了老朱除掉他的决心。

当年太子妃常氏一共为朱标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朱雄英不幸早夭,次子朱允熥按理即是朱元璋嫡长孙。而最终被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是太子次妃吕氏所生,按理只是庶子。老朱之所以弃嫡孙而立庶孙,最大的可能是担心以蓝玉为首的武将勋贵会在朱允熥继位后把持朝政,最终江山变色。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首告蓝玉谋反。说是凉国公串联在京勋贵和高级将领,准备趁朱元璋在当月十五日亲耕籍田的时候起事造反。所谓的天子亲耕籍田,是指春耕之前皇帝率诸侯和文武大臣亲自耕田的典礼。

朱元璋迅速组织抓捕,将包括凉国公蓝玉、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景川侯曹震、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吏部尚书詹徽,侍郎傅友文在内的大批勋贵及文武官员悉数逮捕。这些人在受到审讯之后,几乎都被迅速处决。而蓝玉远在山西的党羽,则由皇帝第三子晋王朱棡负责解决。这一次的行动,稳准狠,充分体现了朱元璋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特征,笔者可以负责任地指出,这就是一场冤案。

根据《明史》、《明实录》、《逆臣录》和《太祖皇帝钦录》等史书的记录,死于本次大屠杀的勋贵以及高级武官名单如下:

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太子妃常氏弟弟,朱允熥的舅舅),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会宁侯张温、沈阳侯察罕、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宣宁侯曹泰、东平侯韩勋、安庆侯仇正、怀远侯曹兴、全宁侯孙恪、西凉侯濮玙、东川侯胡海之子胡玉,东莞伯何荣、徽先伯桑敬。左军都督黄辂、杨泉、马俊,右军都督王诚、聂纬、王铭,中军都督谢熊、汪信、萧用,前军都督杨春、张政,后军都督祝哲、陶文、茅鼎。

蓝玉案细节蓝玉等人死后,朱元璋组织出版了《逆臣录》,里面有大量涉案人员的供词。可惜由于事出仓促,供词之间前后矛盾,漏洞百出,本身就是此案为冤案的铁证。而据笔者对大明皇室成员在蓝玉案期间的几个动向,可以很好地做出辅助证明。

其一、就在蓝玉行刑当日,刑场上来了一位特殊来客:蓝玉的女婿、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蜀王的封国在四川成都,他千里迢迢赶回南京,却距离其岳父受刑的时间分毫不差,是不是细思极恐?两天后,惊魂未定的蜀王匆匆返回封国。

其二、就在蓝玉案前不足一个月的时候,皇第十四子肃王朱楧、皇第十五子辽王朱植、皇第十六子庆王朱栴、皇第十七子宁王朱权匆匆离开南京,前往各自封国就藩。一般来说,明代亲王都会在本身成婚,封国内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才会就藩。而肃王等王这次离京,却既未成婚,封国内甚至连王宫都尚未竣工。

癸亥,诏肃王楧、辽王植、庆王栴、宁王权之国。初命肃王都甘肃,辽王都广宁,庆王都宁夏,宁王都大宁。至是甘肃以狭西各卫调戍士马未集,命肃王且驻平凉。广宁以宫殿未成,命辽王且驻大淩河北。宁夏以粮饷未敷,命庆王且驻庆阳北古韦州城,以就延安、绥德租赋。惟宁王就国。—《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十四》

之所以如此匆忙,其实很好理解。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铲除勋贵,所以儿子们就没有联姻的必要了。同时蓝玉党羽众多,老皇帝本人为谨慎起见,让儿子们分散各地,也是一个保存革命火种的好办法。

结语:太子朱标突然去世,为了避免主少国疑,权臣篡位的险恶后果,朱元璋下狠心解决了蓝玉集团。这一次大清洗过后,兵权被分到了朱元璋自己的儿子们手上。把兵权分到皇族手上,总比掌握在外人手上要好。即使日后发生了靖难战争,夺取皇位的不还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么?江山还是姓朱,又有什么不同?

蓝玉作为明初一代战神,他的死令人惋惜。而作为其党羽惨遭株连的武勋集团,更是令人扼腕。讲个小故事,靖难战争后期朱棣大军杀到长江边上,负责江防的都督陈瑄卖主求荣。可是我们真的能骂他吗?当年他可是蓝大将军帐下的亲兵,谁又能说他的行为不是为老上司复仇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元璋,国公,常遇春,皇太子,皇帝,建昌,朱标,蓝玉,公元,老朱,消息资讯,朱元璋,常遇春,朱标,蓝玉,太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元璋,国公,常遇春,皇太子,皇帝,建昌,朱标,蓝玉,公元,老朱,消息资讯,朱元璋,常遇春,朱标,蓝玉,太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元璋,国公,常遇春,皇太子,皇帝,建昌,朱标,蓝玉,公元,老朱,消息资讯,朱元璋,常遇春,朱标,蓝玉,太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