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年,李治登基的第一年,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决定了长孙无忌将来的命运。
这一年,晋州地震,古代人很迷信的,像地震这种自然灾害,他们一般会认为是上天在示警,这事儿发生后,刚刚登基的李治立刻派人救灾。
但这不是重点!
最关键的是,在李治登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地震了5次,事发地还是一个敏感地区——晋州!
这地儿可是李治登基之前的封地,这里连续5次地震,按照古人的迷信说法,这是上天有什么警示。
李治当场就慌了,赶紧找来他做太子时的老师长行成,求教于他。
面对李治的提问,张先生当即就给出了答案:地震是因为后宫有个女人,朝堂上有个大臣,这俩人儿会威胁陛下的地位,上天提醒你要小心。
初登大宝的李治当时还半信半疑,但这话他是一直记在了心里,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发生了两件事,让他确信这个说法是真的。
由此,长孙无忌就注定了会有个悲剧的结果。
第一件:后宫争夺战
王皇后、萧淑妃、武则天三人之间在后宫互相争斗,李治本来不喜欢王皇后,萧淑妃在武则天打击下,陷入守势,于是两人一起向武则天发难。
很明显,这是后宫争宠,很正常,但在喜欢武则天的李治看来,这是王皇后和萧淑妃迫害武则天。
这事儿应验了当初地震时的第一句话。
第二件:长孙无忌迫害李家宗亲
652年,爆发房遗爱案件,本来是一起普通案件,但在长孙无忌的操控下,很快演变成一场历史大案,很多人被诬陷牵连,处死了很多李家宗室之人。
这个案子长话短说,就是房玄龄的两个儿子房遗直、房遗爱,房玄龄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产生家庭纠纷。
二儿子房遗爱的老婆高阳公主为了搞垮房遗直,导演了一出戏。
652年,李治接到举报,说房遗直贪图高阳公主美貌,意图不轨。对公主图谋不轨,这可是大事。
李治当即下令让长孙无忌彻查,但长孙无忌在查案中借机报复,蓄意构陷打击政敌,将案件扩大化,诬陷李唐宗亲意图谋反。
这件案子最终的结果是,吴王李恪、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被赐死,房遗爱、薛万彻、柴绍的儿子柴令武等被处斩。
所有跟长孙无忌不和的人全部被清洗!
李治当时不忍心杀兄长李恪和叔叔李元景,但长孙无忌说:不行,必须杀!李治只能被迫下令处决以上人物。
这件事让李治认识到了长孙无忌在朝廷的势力和威望,就算是皇帝,也很难动摇。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应验了当初地震时,张老师给他说的第二句话:大臣阴谋!
由此,长孙无忌顺利地变成了皇帝的眼中钉,是计划中要被干掉的人物。
但是李治很清醒,他知道自己登基不久,根基尚浅,不足以与长孙无忌正面对抗。
因此,他选择了暂时隐忍,寻找机会。
真正开始对长孙无忌出手,是在永徽5年(654年),李治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长孙无忌等人反对。
这次他看到了这样一幕,在长孙无忌的号召下,文武百官几乎异口同声地支持长孙无忌。
作为皇帝,似乎是一个人在战斗!于是李治开始寻找战友。
通过观察,他找到了礼部尚书许敬宗作为战友,许敬宗又找到李义府加入,皇帝自此开始组建帝党成员。
准备了很久之后,李治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决定立武则天为后,与长孙无忌再较量一番。
但他还担心一件事,军方的态度!
毕竟长孙无忌是元老级人物,真要是振臂一呼,再来个政变就不好了。
于是他找来军方大佬李勣问话,李将军当场表态,这是陛下家事,陛下自己决定就好。
这话的言外之意是,这是皇帝的家事,军方是不会干涉的,放心去干就行。
有了这番表态,李治心里就有底了。
在立后事件中,李治借此事剪除长孙无忌的羽翼,立武则天为后,树立皇帝权威,再把褚遂良贬官到偏远地区。
此后,长孙无忌也不傻,看懂了这背后的逻辑,因此更加谨言慎行,他又不贪,看起来无懈可击。
但还是让李治找到了机会
659年,有人举报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结党营私,李治派许敬宗彻查此案。
许敬宗的整人手段学习的是长孙无忌的手法,他像当年长孙无忌诬陷吴王李恪谋反一样,借助这个案子,诬陷长孙无忌谋反。
这事儿上报给李治后,本来李治的态度有些动摇,不忍心下手。
但是听了许敬宗一番话后,当场就把长孙无忌贬到黔州去了。
许敬宗说,长孙无忌跟着李世民打过天下,又做了30年宰相,威望极高,要是振臂一呼,可就事儿大了。
还说宇文化及与隋炀帝也有亲戚关系,最后还不是夺了隋炀帝的位置,这事儿长孙无忌也能干出来。
李治最终决定将长孙无忌贬走,到了地方后,许敬宗又派人将长孙无忌逼自尽。
接着对朝廷中长孙无忌一党进行全面清洗,至此,长孙无忌彻底玩儿完。
1.其实,许敬宗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在李治的默许下干的,如果李治不同意,是干不成的。
因此,长孙无忌被诬陷谋反,其实是李治为了削弱或者剪除长孙无忌的势力而默许的行为。
2.武则天还够不上长孙无忌的对手,武氏崛起是在唐高宗中后期,而长孙无忌这个时间段,武则天实力弱爆了,背后是李治操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