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讲话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强了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信心。而随着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政策落地,民营经济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提供充分的产品和服务、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创新创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重要作用,呈现出“56789”的显著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截至2022年末,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已达到4700多万户,十年翻了两番多。可见,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
促进共同富裕重要推手
民营经济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无数普通中国人通过勤劳致富、创新创业致富,不少民营企业家凭着“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也推动了企业发展、员工富裕和经济繁荣。作为要素的整合者、市场的开拓者、创新的推动者,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因勤劳而成功、因奋斗而富有。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们,示范、引领、带动和帮助了一大批劳动者通过创新创业实现了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自主创业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许多创新创业者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能力,不仅自己实现了富裕,而且也帮助共同参与创新创业的群体实现了富裕。与此同时,民营经济在推动普遍富裕,促进光彩事业、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作。有人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会使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阻碍走向共同富裕。这种认识是片面和错误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大量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涌现,就不会有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就很难有充分就业和民生的持续改善,就不会有成千上万的普通老百姓脱贫致富。未来,要实现共同富裕,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必须发展壮大起来、活跃起来,这样普通民众的收入才能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质量显著提升,不断取得发明专利数量与质量的突破,民营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全国65%左右的发明专利、70%左右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都来自民营企业。这背后是民营企业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2022年全国研发投入前一千的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高达1.4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加23.14%,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38.58%。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有突出的优势。民营企业市场嗅觉敏锐、创新动力强、机制灵活、反应快,敢于涉足新领域、采用新技术、开发新工艺,不断推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这有利于提升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也有助加快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国家竞争力。因此,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民企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民企,助力中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整体提升。
民营企业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中国海外发展空间,推进新型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海关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外贸企业51万家,进出口值达到21.4万亿元,增长12.9%,进出口规模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达50.9%,提高2.3个百分点,对中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80.8%,外贸“稳定器”作用持续发挥。
推动跨境投资主要力量
民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也是中国经济迈向全球化的积极活跃力量。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投资金额,民营企业已经占据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半壁江山,并呈现更加积极活跃的态势。近年来,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国际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为带动相关产品、技术、服务出口,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中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很多东道国对外国国有企业的投资都极为谨慎,一方面担心国家安全,另方面担心引发民族情绪,造成社会混乱。但民营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投资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没有国资背景,一般不会触动东道国政府和民众的敏感神经。
此外,民营企业有灵活的生产经营机制,使企业能得心应手地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在当前美国威胁“脱鈎断链”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的不利环境下,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是突破美国封锁和战略遏制,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一项长期政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顶层统筹、多策并举。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外部环境亟待优化,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稳定预期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只有这样,民营企业家才能有清晰预期,才能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新、大胆发展。为此,要长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为他们消除顾虑,放下包袱,激发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当前,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也面临多重压力和困难,一些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突出表现为“两难”,即融资难和盈利难。“两难”的外因是“两高”,即成本高和税费高;内因是“两低”,即产品附加值低和科技含量低。
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做精主业不动摇,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企业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加快转型升级,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才能够消化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使民营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并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佳、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