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二年建立松漠都督府后,辽西的局面基本稳定了下来。高宗初期时,也是承袭太宗的政策法规。显庆初,高宗任命窟哥为左监门大将军。然相对于太宗时期,高宗时的国力下降,对边疆的统治也比较松懈。
当武则天便废掉了中宗,改立睿宗,从此开始了她一代女皇的统治。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开始了周武时代。
其后,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积极响应。叛军的一路之下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武则天下令对这些作乱中原的势力残酷镇压,李氏皇族不免也有牵涉其中者,最终都遭遇了牢狱之灾,或被斩杀。
虽然这次的军事战争,以唐朝的胜利结束,但吐蕃依然是个不容小觑的存在,威胁着唐朝的西北边疆,因此唐朝在军事上不敢有丝毫放松,不断加强西北边防。吐蕃的崛起对于唐朝的边疆形势乃至整个唐朝的发展趋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唐朝一直将吐蕃当做一个重要的对手对待。
中央王朝在北疆面对的最大的威胁就是后突厥汗国,后突厥在则天朝时成功复国,且掌控了原单于都护府下的多数辖区,降服铁勒诸姓。
武则天当政后,契丹族的大贺氏联盟首领为窟哥之孙李尽忠。
经历过太宗朝和高宗朝的扶持,契丹族的整体实力有很大的发展。从中原方面来说,武则天统治初期,朝廷内部环境复杂,边疆还要应对后突厥及西北吐蕃的威胁,武周的军事力量被这两个崛起的边疆民族牢牢地牵制住了,没有多余的兵力再去控制其他的北疆民族。
放还契丹本土时,武则天还加封其为新置归诚州刺史,万荣还蕃后又以子入侍。唐朝对于边疆民族送来中原的质子,会赐予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大量的物质赏赐。
武则天析分出来的这三个新的羁縻州,虽然在管理上保持了原有的管理模式,仍然隶属于营州都督府管辖,然而她将契丹部落一分为二,分化了部落内部的势力。在武则天朝时,入内契丹部落侨置羁縻州的设置数量已经发展到了八个(包括玄州),数量可以和本土羁縻府州相比较了,也是一股庞大的势力群体。
高祖、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执行的较好,虽没有真的做到民族平等,然而在对契丹的管辖上,契丹确是实际利益的接收者,所以契丹对于唐朝的管理积极配合。
当唐朝国力下降,实行的民族管理政策偏颇时,如则天朝,契丹就会奋起反抗,单独或是联合其他民族与唐朝对立,以满足自己的利益。
另一方面,契丹不断发展壮大,李尽忠和孙万荣也是颇具野心的人,他们不甘心再受唐的控制。他们发起战乱,最后以失败告终。这场反唐战争,对于契丹的直接影响就是羁縻府州身份丧失,再没有了中原大国的庇护。
而契丹本土部落则又重新回到了突厥的奴役之下。武则天执政期间,可以说是唐朝对契丹管辖的承前启后的一个阶段。松漠都督府废置,营州都督府陷落,使得经历高祖、太宗、高宗三个阶段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东北局势,在武则天这一夕之间回到了起点。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史今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