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渊与李世民:到底谁成就了谁?

李渊与李世民:到底谁成就了谁?

如果要评选历史上最憋屈的开国君主,李渊若称第二,那么无人敢称第一。

他憋屈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明明自己是“老子”,却被儿子“请”下了龙椅,令人悲叹!

二是,明明自己是开国帝王,史书却把创业之功归于李世民,自己则被描写成老迈昏庸,让人哂笑!

李渊

历史上的李渊真的如此不堪吗?他真的是坐李世民的顺风车,才躺赢大唐帝国宝座吗?我们一起来看!

李渊最为人所诟病的主要有三点:沉湎酒色、优柔寡断、缺乏军事才能。

李渊沉湎酒色?

关于此点的依据主要有三:一是李渊起兵前,总是以酒色之徒示人。二是因一夜风流被逼反隋。三是60岁的李渊当上太上皇之后,还又生了30多个孩子。

无疑,李渊确实是一个嗜酒好色之人,但是否沉湎其中则不可妄下定论。

李渊退位以后,无所事事,从而专心造人,我们在惊叹于李渊某一方面能力超强之外,对其不能苛责过多,毕竟皇位被亲生儿子夺走难免心中郁闷,给李世民添添堵,也未尝不可!

李渊

而在起事前,李渊沉湎酒色则有难言之隐。当时大隋刚刚经历了杨玄感反隋事变,杨广对士族门阀猜忌甚深,后来又以谋反罪名诛杀了“门族强盛”的右晓卫大将军李浑及其侄将作监李敏,而且当时有谣言说“李氏当为天子”,有人劝杨广“尽诛海内凡李姓者”。李渊既为李姓,又是门阀中人,形势岌岌可危,稍一失算,便会有杀身之祸。故李渊“视天下之分崩,有可乘之机,以远祸而徼福,然且敛意卑伏而不递起”实行韬晦之计,混迹于酒色,以安杨广之心。

由此可见,李渊非但不昏,而且老谋深算,深藏不露。

杨广

李渊优柔寡断?

李渊的优柔寡断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一件是被李世民裹挟起兵;另一件是对于立贤还是立长犹豫不决,终致兄弟相残。

李渊晋阳起兵是谁主导?

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把李渊起事归功于李世民,《旧唐书·高祖本纪》上说,群贼蜂起,江都阻绝,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新唐书》更是把李世民如何“逼迫”李渊谋反的“阴谋”写的一清二楚:李世民和刘文静商量好了起兵事宜之后,生怕李渊不同意,所以“挖了一个坑”让李渊跳,他在李世民的好友裴寂设计下,酒醉之后稀里糊涂地与他的姨表兄弟杨广的两个美人上了床。这后来也作为李渊好色的证据之一。

李渊醉酒误上龙床

但有几个证据表明李渊虽是被“胁迫”,但内心“实喜之”。

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当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时,李渊是“私窃甚喜”,而且还悄悄对李世民说,“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

李渊的意思很明显:天意让我反,我现在不反是因为顾及你的兄弟(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在洛阳)。看来,李渊早已生出反心,只是时机未到。

从李渊起事顺利的犹如神助来看,如果没有预先谋划,很难让人相信。晋阳起兵前李渊迅速地拔出了杨广安插在太原的两颗钉子——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而且李建成也顺利组织李家从洛阳撤离。

李建成

所以,这起胁迫事件明显是“周瑜打黄盖”,甚至,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李渊自编自导的一场戏。毕竟当了半辈子的隋臣,李渊有曹操“吾为周文王”的心思并不奇怪,把自己谋反归结为受儿子胁迫,一可以堵住悠悠众口,二也给自己心理安慰。

退一步讲,就算李世民是起事的主谋,李渊也是“主心骨”,如果没有李渊的人脉,士绅豪族不会纷纷来投靠,比如河东望族裴氏、长孙家,河池的萧瑀、褚亮父子、温氏兄弟等等。甚至于李世民结交的江湖死士,刘弘基、窦琮、唐俭等人,都是李渊故交好友的后人。他们都是冲着李渊的面子,而非李世民这个“毛头小子”!

长孙无忌

总体来说,起兵一事的主导者一定是李渊本人,李世民“胁迫”只是计划中的一环。《旧唐书》《新唐书》的叙事者都被李世民的意志影响了。

李渊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无疑就是对立嫡立贤犹豫不决,终致玄武门之变。

对于接班人,李渊的最初设想是立嫡立长,然而李世民的功劳太大,“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以致后来又打算立能力更强,功绩更大的李世民,这样忽而左,忽而右,弄得两个儿子无所适从。最终使有“功高不赏之惧”的李世民抢先发难,射杀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

造成这样的结果,李渊难辞其咎,这不是富家子弟在争家产,而是血腥的皇位之争,或许李渊自己也没想到,儿子们竟然发生残酷倾轧,李渊无谓的“父爱泛滥”,终酿苦果。

但我们也不能过于求全责备,如果是你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你怎么办,立李世民为太子?没有大错的李建成怎么办?封王离京?早晚还是一场血战。

总之李渊相比李世民的果敢、冲劲,确实在性格上有瞻前顾后的毛病,但我们可以理解为谋定而后动,从起兵一事可见一斑。而在立储一事上,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李渊优柔寡断,他只是“父爱泛滥”罢了,事实上又有多少英明雄主栽在了接班人一事上。

李渊军事才能差?

杨坚在世时,李渊就曾任谯、陇、岐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历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无论是刺史还是太守,都是地方军事行政长官,没有一点军事能力明显是不行的。

据《旧唐书》载,大业十二年,身为右骁卫将军的李渊还同马邑郡守王仁恭一同北击突厥。在与突厥的战斗中,他还曾率领六千步兵击败两万多人的突厥军,而且在军中将领无不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李渊还在笑谈自若指挥战斗。

李渊

可见,李渊的军事能力虽然远不及被毛伟人称为“自古能军无出其右”的李世民,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

李唐江山是谁打下来的?

确实,李世民的战功无人可比,但完全说李唐江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却是根本站不住脚!

李唐在入主关中之前,对外作战都是李渊亲自挂帅。比如在霍邑大败宋老生,围攻河东守将屈突通,渡黄河挺进西南,到最后攻入长安。这短短五个月时间内,唐军进展神速,从太原一路势如破竹直入长安。不能不说这与李渊高屋建瓴的战略以及军事才华密切相关。

李渊

李世民在浅水原之战大败薛举之前,曾被薛仁杲击败,如果没有李渊稳定后方,此一战就能将新生的大唐打入万劫不复境地;如果没有李渊的大力支持,李世民是否能够二次领兵都很难说。

李渊在李唐创建中的作用还是主要体现在后勤、经济、政治方面。

一入长安,李渊就称帝了,这可能与李渊年龄偏大有关系,有点迫不及待的感觉,这也为以后李世民功高震主埋下了伏笔。李渊称帝后再也没有亲自带兵征战过,这与大多数的开国帝王“出则为将、入则为相”完全不同,也可以说,李渊在开国皇帝应尽的义务中,只承担了为相的那部分。

李渊

如果只从“为相”的角度考虑,李渊其实做得相当不错。比如继承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在军事制度上采用府兵制,创立十二卫;利用自己的人脉,招贤纳士,世家子弟纷纷来投。而这些基本都是在李渊称帝后短短三年内完成的。这些措施为李世民的对外征战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兵源和钱粮。

所以,综合来说,李渊是一位老谋深算、善于后勤保障、类似于萧何、诸葛亮一类的政治家,他在创建李唐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组织者”的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李世民的功劳更在其上,但如果说李唐建立是靠李世民打下来的,则明显有点夸大其词。两者并不是“谁成就了谁”的关系,而是一外一内、一张一驰的互补关系,如果二人调一下个,李世民负责内和驰,李渊负责外和张,那就会和朱元璋与朱标,朱棣与朱高炽一样,相得益彰、一顺百顺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兄弟,晋阳,李世民,儿子,李建成,杨广,成就,新唐书,起兵,故事传记,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杨广,李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兄弟,晋阳,李世民,儿子,李建成,杨广,成就,新唐书,起兵,故事传记,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杨广,李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兄弟,晋阳,李世民,儿子,李建成,杨广,成就,新唐书,起兵,故事传记,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杨广,李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